阿嬤家講座 談厭女思想的前世今生

(攝影/邱國榮)

【邱國榮台北報導】「書中自有顏如玉」,飽讀詩書便能抱得美人歸?在文學涵養教育過程中,仍然會看到物化女性的字句,現今的文字,從紙張到網路,依然充斥著對女性不友善的詞語,讓多數女性不敢說出打破界線的可能。婦女救援基金會附設「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在8月22日於中正紀念堂視聽室舉辦「書中自有顏如玉-厭女思想的前世今生」座談,討論女性主義相關議題。

曾是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現為專職作家的瞿欣怡,她鼓勵受到性侵害的受害者,透過書寫的方式得到療癒,但要將自己的遭遇說出來或書寫出來,必須要確定環境是安全的條件。雖然會看到有些受害者勇敢說出自己曾經被性侵的遭遇,其實都是因為她們的內在已經有了足夠能量。可是當環境不友善的時候,一般而言,受害者是沒有辦法講出遭遇;譬如,父母會責怪女兒可能因為是穿著不妥才會遇到鹹豬手。因此,可以藉由書寫得到療癒,但首要的是,「要確保環境是可以接住妳」,受害當事人不會被責備。

(攝影/邱國榮)

瞿欣怡透過許多研究的統計數字,讓人看到性侵害的嚴重程度。在台灣方面,根據行政院衛福部保護司的統計,光是2018年性侵案件通報件數共有1萬1458件,平均每天有31件性侵案的通報,也就是每一個小時就有一人受害。另外,在2018年通報的一萬多案件裡面,被害者跟加害者當中有血親關係、客戶關係、上司下屬關係,以及師生關係等權勢關係的性侵案件,每年共有2120件,占了12.9%。

另外,根據監察委員王幼鈴委員的調查報告顯示,2013年到2017年間,受害者願意站出來,並交由法官審理的妨礙性自主案件,在「權勢性侵」「權勢猥褻」以及「權勢性交未遂」等這些部分,被提出來審理的只有87件。瞿欣怡指出,權勢性侵的恐怖在於透過職務權力上的權勢,進行脅迫性侵。

性侵害的創傷,除了有來自於環境的不友善,受害者內在也有很多的幽微,其中包括責備自己,而且時間拉得非常長。瞿欣怡建議受害者在還沒有確定環境安全的狀態下,可以用手寫日記的方式,以書寫來得到療癒,透過寫作會對遭遇有更深刻感受,有憤怒、恐怖、羞恥感等各種感受。她推薦閱讀《飢餓:你只看見我的身體,沒看見我內心的痛》,作者將自己被性侵的遭遇寫下,思緒跟著書寫而不斷發現到許多深刻感受。

關於遭遇性侵的書寫,不得不提到在2017年與2018年席捲西方社會的「MeToo運動」,這是用於譴責性侵犯與性騷擾行為,鼓勵女性在網路社群平台上公開被侵犯的經歷,以使人們能認識到這些行為的普遍性。

研究專長在性別與傳播的政治大學方念萱副教授指出,在當時「MeToo運動」很快吹到了亞洲,其中也在台灣,可是台灣並沒有掀起風起雲湧,原因她認為,這跟台灣的網路文化環境有關,如果受害者在網路上公開被性侵的遭遇,非常有可能遭來訕笑與謾罵。

網路社群越來越豐富,卻也越來越複雜,開始有人在討論,若是在網路上分享的文章,看起來是寓言的、假說的、虛構的,雖然只有懂得人知道確有其事,但難道不會對被影射的人,構成傷害?方念萱表示,當一個人必須用匿名、必須寓言式,或是故事體的書寫時候,就是因為網路環境不安全,「能夠使每人放自己在安全環境、說自己的故事,我覺得這很重要。」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