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T總會年會直播 敢有可能?

信眾關注教會代議制 發動全台連署要求議事網路直播 了解議場實際狀況

總會議長陳明志牧師親自出面接受「改革中!長老教會」發言人遞交的連署書。(攝影/林宜瑩)

【林宜瑩專題報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第62屆總委會第1次會議5月16日在總會事務所召開前,一群青年到總會召開記者會,由傳道師張洵宜擔任發言人,直指第62屆總會年會期間限制議事及報告時「不得拍照、錄影、錄音、手機直播」,有部分正議員濫用此體制發表涉及性別、年齡歧視等脫序言論,因此在網路發起「改革中!長老教會」活動。從4月26日至5月15日共有600位長老教會牧長信徒具名連署表態。總會議長陳明志牧師與書記張顯爵牧師基於尊重其意見表達的立場,親自出面接受年輕人的陳情。

「改革中!長老教會」提出三項改革訴求,包括:一、年會議事公開透明化,全程視訊及文字直播,會後應上網完整公布議案討論內容、發言紀錄及議決結果;二、應正式修法,將正議員席次減半,同時開放三分之一正議員名額給平信徒青年與婦女;三、銓衡過程應公開透明,受推薦者需有專業背景或經驗,並考量受推薦者之性別、族群及對弱勢群體的公義意識,藉此減少年會中不當政治角力和各類歧視言論。陳明志、張顯爵除親自接下連署聲明書,經與總會幹部討論後,也將「改革中!長老教會」新聞稿,發給出席會議的總委們。

不過相關的討論,是在七星、嘉義、台南中會提出「第62屆總會通常年會有違反議員須知案」。該案由指出,在第62屆總會年會後,有人在臉書發表事工報告及人事案之發言內容,以語錄、側記方式呈現;並有團體自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各地的會友」在臉書發起「改革中!長老教會」粉絲專頁,發表詆毀議員名譽之內容,對會場內外有違反議事須知者全程錄音、錄影之情形,如何善處?請總委會正視。

在討論該案時有總委指出,發起者有本宗傳道、牧師,在網路上所側錄正議員在年會中發言並不完整,導致有人發言遭列「不堪語錄」,其個人名譽遭詆毀;而且被側錄者的所屬中會、姓名等個人資料都曝光在網路上,對當事人造成相當困擾;有總委直言,既然議員須知規定不得錄音、錄影、直播,違反者就該被戒規;更何況無論牧傳信徒都有「誓約」,對教會內爭議不應四處播揚,期望總委會應該依法規處理,讓中區會在處理時有所依循。

有總委認為,應與這群長老教會青年進行對話,不該動不動就要懲戒,而是聆聽年輕人的心聲與期待,以勸勉包容態度善意相待,才能圓滿解決;現在用手機錄音、錄影或直播實在很容易,想在總會年會中禁止,執行上恐怕很困難,對議事秩序規範也深覺應確切建立,讓議事運作更趨完善;對開放青年及婦女名額參與年會,有總委認為這主張很好,可請總會信仰教制研議。

但也有人直言,年輕人主要是衝著同性婚姻議題而來,不同意見者就可能成為「眾矢之的」,期望大家能尊重長老教會體制,應循體制內管道表達,而不是用外圍施壓,如此恐會混亂教會秩序。總委會最後針對「第62屆總會通常年會有違反議員須知案」的決議是:「1.於《台灣教會公報》中呼籲有關本次總會之相關側錄文件自社群網站撤下。2.派小組:薛伯讚牧師(召)、竹嫵.法之山牧師、張培理牧師、陳惠琴長老、許祝月長老,由李信仁傳道師為主責幹事。」

鑑於相關議題在教會引起正反兩極熱烈討論,《台灣教會公報》期許成為不同意見之間的對話平台,邀請眾教會共同思考當今教會所面臨的問題。

維持治理精神 長老年輕化更可行

(攝影/林宜瑩)

【陳逸凡專題報導】2017年1月第427期《女宣》雜誌曾刊出台南中會鹽行教會牧師梁哲懋所寫的〈改革宗裡的代議制度〉,闡明不同教會體制的差異,而長老宗採用「代議制」,是為了避免教會中的單點決策,強調代議、共和,由會眾選出代表組成議會,經由議會共同的決議來治理教會,其理念與今日為人熟知的「民主制」其實有所差異。針對「改革中!長老教會」連署所提出的三點訴求,梁哲懋接受本報專訪表達看法。

梁哲懋表示,他思考的是這些訴求是否違反長老教會「長老治會」的精神。即所有「治理」的議會,包括小會、中會、總會,一定是有長老職的人才能主持,後來雖有開放少數名額,例如中會裡有青年、婦女、松年代表,希望聽取更多的聲音,但是因為人數少,基本上仍沒有違反長老治會的精神。因此若要開放三分之一平信徒代表,如何不與長老治會的精神衝突,會是一個很大的難題。

「長老年輕化,是一個比較可行的方向。」梁哲懋舉例,若是大學畢業22歲被選為執事,30歲就有機會被選為長老。但是有兩個問題:一、會友是否願意選年輕人?二、年輕人是否有共識出面積極參與教會議會政治?依照現況來看,這兩件事都沒有發生。一來長輩不信任年輕人,二來年輕人連團契會長都很怕被選到,如何參與教會議會政治發聲?

另一個訴求「銓衡公開透明」,梁哲懋分析,目前為止運作方式其實並無違反這個原則,因為現行即是由各中會推薦名單,由13人組成「銓衡小組」討論後決定,最後也須交由總會通過。至於被推薦人需要具有相關專長,則有模糊空間。以台灣教會公報社及各級教會學校為例,具什麼樣的條件,才算符合相關專長呢?

梁哲懋認為,連署的三個訴求中,最主要的應該是「議會開放直播」。他認為雖然直播較為可行,但是其中問題則是,人事議案公開直播可能有問題。另外則是總會若開放直播,中會、小會是否也要跟進?因為這都是治理的實體。然而其中牽涉太多複雜的人事因素,技術層面也有需要突破的地方。直播讓關心教會的平信徒有機會觀看議會開會過程,但負面效應則是可能使得議會變成有心人士的表演舞台。

「長老教會的議會制度是否已經僵化?」梁哲懋認為這是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之所以會有抗議的聲音傳出,即是因為議會的表現,讓部分的人覺得治理的能力出了問題。照理說議會裡的正議員,應該都要有基本素養能夠討論問題、甚至討論神學。所謂「長老治會」很重要的部分,是長老有監督與治理的職責,牧師只是比長老多了教導的責任,必須認真思考長老是否具備了監督與治理的能力。

關於年輕人的聲音要被聽見,梁哲懋認為,在不違反長老治會精神的情況下,唯一的辦法就是年輕人起來當長老,而不是改變議會青年代表名額。因為增加青年代表名額還是會有問題跑出來,誰來推薦青年代表?最後仍是同一群人。

笨蛋,問題不在直不直播!

【特稿/黃哲彥】請容許我用時下很夯的一句話「笨蛋,問題不在……」為題目。因為這個破題很直接,也很礙眼。

總會年會的會議可不可以直播?答案不是簡單回答「可以」或「不可以」就可以解決。如果想認真來正視「會議直播」的聲音,我認為得回到「會議」本身來反省。否則我們只會陷在情緒的爭執中。

為什麼會有「總會年會會議直播」的聲音出現?我想不公開、不透明的議事過程是原因之一。但直播是否就是讓議事透明、公開最好的方式呢?那也未必!畢竟,直播是將會議過程完全即時、亳無保留地公開,使其透明化的一種方式;特別是透過網路的方式。但這種公開、透明是無界限,沒有任何限制的。我們會議的過程所討論的內容是否適合如此赤裸裸公開呢?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為什麼會有「總會年會會議直播」的聲音出現?我想會議逐漸失去「代議共和」的精神是原因之一。年會手冊的「總會議員須知」中開宗明義地說「本總會的召開,乃承續長老教會代議制的民主傳統,受派議員係受託代表本總會之1261間教會,25萬名信徒,是上帝選召、分擔聖工所賦予的特殊榮譽……」。議員出席是代表行使信徒的意志、意思還是只是自己的私意?當會議議員失去「代議」的自我意識時,就容易淪為「私意」代替「民(教會、信徒)意」;特別在某些意見紛歧、對立的議題上更為明顯。此外,「代議」時,婦女的聲音、青年的聲音、兒童的聲音有沒有在議場中被適當、適時地「代言」出來,也是「代議牧師」「代議長老」們一直忽略的事,這也是過去青年在TKC 50週年的青年大會中曾經提出的呼籲。

而,我們是否曾經聽進去這些呼籲而意識到「代議」時,也得將這些意見反映出來呢?當然「代議」不只是「代表開會」,其中還包括一些「代議」後的責任,是我們在「代議共和」制中得繼續學習的。

為什麼會有「總會年會會議直播」的聲音出現?我想會議的世俗主義化是一個原因。在信仰上,我們並不是將會議單純地視為會議,而是將會議視為是主耶穌臨在現場的一場「禮拜」。所以在某角度來說,會議是有信仰上的神聖性。如果這種「禮拜」的意識不見了,會議很可能就變成立法院、市議會的會議般地「質詢」攻防。年會會議中並不是開會禮拜、閉會禮拜及早禱才是禮拜,而是從開始到結束就是一場禮拜。當然並不是只有總會年會才是禮拜,而是中會、教會所有的會議都是禮拜。失去這種禮拜的自覺,會使得我們的會議邁向世俗主義化。

如果,我們仍然只在意總會通常年會可不可以直播的話,那就直播吧!因為,笨蛋,問題不在直播!

(作者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研發中心主任)

公開透明 普世教會行之有年

【特稿/盧悅文】2014年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第59屆通常年會針對同志婚姻平權議題通過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同性婚姻議題牧函〉,引發教會年輕人對總會年會議事透明化的討論。今年第62屆總會通常年會之前通知與會代表相關議事規則明定不得錄音或錄影,沒想到年會召開之後,一份「年會代表發言語錄」在社群媒體上廣傳,引發眾多討論。支持語錄者認為就是因為平常無法得知年會情況,所以有必要開放直播;反對語錄者則覺得自己在年會上的發言被斷章取義,遭受不公義對待和誤解。以下提供目前普世教會對年會會議透明化的普遍做法,也就是年會線上直播的方式和程度,供參考。

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參與的普世宣教組織舉例,「亞洲教會協會」(CCA)早在2010年吉隆坡年會開始線上直播,當時只開放某些特定、不傷大雅的議程公開直播,例如開會禮拜、普世來賓致詞、新任總幹事就任致詞、總幹事和主席團的報告等。關於修改憲法、總委會和主席團選舉等比較跟教會政治有關的議程,則採取閉門會議不對外開放。「世界傳道會」(CWM)2016年濟州島年會則直播開會禮拜。最大規模的「普世教會協會」(WCC),從2011年在牙買加舉辦「國際普世和平大會」(IEPC)開始,也使用同步直播方式讓對這個活動有興趣者線上收看。2013年釜山年會則是將會議直播發揮到極致,除了閉門會議外,所有的演講、議程、議程討論、禮拜等,全部都同步直播。「世界信義宗聯會」(LWF)今年在非洲納米比亞召開年會也提供相關網址讓信徒收到議程直播。

夥伴教會部分,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母會「蘇格蘭長老教會」(CoS)為例,則是全程同步直播年會所有議程。換句話說,沒有閉門會議,包含總會幹部選舉或是具爭議性的議案討論等議程均公開透明。這或許可歸因於蘇格蘭長老教會是國家教會,因此該教會年會就像是立法院院會一般開放讓一般民眾有管道可以旁聽。

在大西洋另一端的加拿大聯合教會(UCCan),年會所有議程亦皆可同時線上觀看。UCCan內部有專責通訊業務的團隊,對於年會同步線上直播駕輕就熟,這個團隊同時也是負責2013年WCC釜山年會同步轉播的班底。UCCan不只是年會議程同步直播,該教會的區域會議(類似中會會議)也同步直播,所以任何其他該區域或者是其他區域的會友,皆可同時線上收看會議的討論。

美國長老教會(PC(USA))年會直播也行之有年,但並非所有議程皆公開。事工委員會議案討論事工報告及提議案到大會表決部分不對外公開。選舉、事工委員會提案及相關辯論在大堂會議討論表決過程則是對外公開,信徒和有興趣的大眾皆可透過教會官方網站提供的直播連結收看。

上述提到的教會,皆於年會開始前於網站提供網址供有興趣的信徒點選收看。即使是相關人事選舉或爭議性議案辯論和表決,也從未聽過因開放直播而造成教會內部的動盪。相反的,是讓更多信徒和大眾對該教會做出重大議案決定背後的理由、神學反省、教會在當今社會處境、該教會的宣教觀及教會觀有更清楚的認識,不但避免討論失焦,同時也避免過程中產生不必要的謾罵甚至是人身攻擊。

普世教會宣教組織以及其他友好夥伴教會開放年會議程線上直播的做法,只是議事公開透明化的第一步,也讓希望贊成和反對陣營參考其他普世教會年會線上直播並非是年青人的突發奇想,而是行之有年的做法。

(作者為普世改革宗教會聯盟副主席)

美國長老教會的開放會議政策

一、美國基督長老教會教會事工基於開放與信任的精神而剛強,因此教會成員有權知曉事工進度及教會內部成員的決策,教會領袖有責任以開放、受公眾監督的精神開展各項事務。因此,開放會議應該成為所有實體的規範。

二、大會政策如下:大會會議及其相關實體與工作小組,其會議應該開放給所有有興趣的人。另有政策處理非業務性集會。會議文件應該在會議中向有興趣的人開放。

三、在某些情況下,具機密性主題導致妨礙開放時,會議可以不開放。其必要條件如下:
1.處理財產談判、個人、民事或刑事訴訟,像是戒規(Rule of Discipline)或安全議題。
2.只有在謹慎考慮及與多數成員投票決議後才有權不開放會議。且僅限於上列第三條一款所列事務。
3.只有投票成員及與會議相關的受邀者才能出席不開放的會議。
4.不開放會議的理由必須提前宣布,並且於會議記錄中載明。
5.會議紀錄需載明決議,並在不開放會議結束後盡快公開。

四、工作人員無研擬政策之權責,因此會議不受限以上規定,但不排除他們採取開放會議的可能性。

五、會議開放政策條款適用於訪客、夥伴教會及媒體代表,包括印刷、電子、攝影記者。

六、所有政策條款公平適用於所有個人和團體。

七、美國長老教會總會總幹事辦公室負責解決公開會議政策適用相關問題,並擁有解釋權。

附註:2008年第218屆大會指導實體服從美國長老教會開放會議政策,在合理時間內於網路日曆公布開放會議的日期、時間、地點。(1997年美國長老教會第209屆大會批准、2008年第218屆大會修訂。)

(整理/陳逸凡)

青年對直播的看法

黃文楷│軟體工程師,32歲
七星中會聯合教會會友

討論看法才能幫助思考問題

喜歡長老教會過去參與民主改革的歷史,可以充分討論多元觀點。最近教會在處理社會議題時,耳聞年會中也有多元看法,但是對於一般信徒來說,只能從牧師得知年會在討論什麼,牧師的意見就變成會友的意見。我是資訊人,認為討論可以幫助會友思考問題,很可惜只能看到決議。希望是有過程的,看得到脈絡,激發信徒面對問題,而不是聽到一個遙遠、由上而下的決定,就口徑一致的遵守,這不是我所了解的長老教會。

在接觸其他教會的牧者信徒後,重新感受到長老教會豐富的內涵與活力,很認真面對社會發出的問題,很認真在思考,雖然比較辛苦,但以此為榮,這是改革宗的精神。

陳挹芬│家管,31歲
七星中會和平教會會友

希望不同族群的聲音能被聽見

聽聞這次總會年會開會內容,有很多講者不敢在公眾面前講出來的話,只敢在內部開砲,我認為非常不得體。就像國會要有公開呈現,希望讓每個人在公眾面前發表意見,多少會有約束的力量,不會講出社會大眾無法接受的話,也不會變成內部清算。

有人說直播可能會讓其他人誤解,但是我認為應該讓大家都站出來說說話,讓願意接受福音的人,能夠更了解基督教,而非只是一言堂。我們接納保守的話語,也希望不同族群的聲音能夠被聽見,希望不要讓會議變成一言堂。

李俊緯│教育出版業,30歲
台北中會幸福教會會友

知的權利  訊息應公開透明

很多人在討論,過去大家一直都覺得應該改變,可是沒有人有具體行動,公開透明不應該是口號,覺得應該直接做些什麼,所以最早由我在臉書發起連署活動,訴求就是「公開透明」。當初因開設匆忙,時間沒設定好導致活動很快結束,但立刻獲得700多人關注。

很多人會覺得教會事務只有有身分權力的人能參與,但這個時代每個人都接受教育,有知的權利,如果訊息不公開,很多教會政策都已成定局無法調整討論,公開透明有其必要。少數議題或許有其敏感性,但絕大多數的議題都是可以攤在陽光下討論的。

張盟宜│伊甸基金會台南區區長,45歲
台南中會看西街教會會友

公開不難  教會內需世代對話

銓衡機構通常不是牧師就是長老,但是否有專業背景、隨時代更新則需要改變。當年任職本宗社福機構,董事多數無社福背景,導致專業意見被拒絕。今日已經可以上網看見自己的捐款被用在何處,但會友卻對奉獻一無所知,也不敢提出討論,會友在成長,教會也需進步。

我曾是唯一的平信徒總會幹事,知道內部會議馬上要直播很難,但可以追蹤,至少讓大家知道決議了什麼、連署了哪些。今日網路這麼發達,上網公開其實不難。建議年輕人可以找一些樂於看見改變的長輩開始對話,否則年輕人提出很多東西跟事實不符,被打臉之後很快就會喪志。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