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不要只是說說

&nbsp修復,被遺忘的責任

◎彭康健

&nbsp

耶穌基督降世為人,修補人與神的關係,這做為祂的任務,用十字架的方式成為代罪羔羊,藉此,我們能回到與神和好的初衷。當亞當犯罪離開伊甸園後,土地成為人類生存最大的消費性元素,包含了依存在土地生活的動植物;於是開始開墾種植,挪亞方舟之後更是獵捕飛禽走獸當做食物、衣物及日常所需。可是,原來只是餬口的簡易農耕,卻變成了亂墾亂耕的局面,長期漠視環境的惡質化,導致大自然的反撲。

當地球壞了,修復應是當務之急,卻有很多反對聲音,甚至有人說氣候暖化是個騙局,更有人努力探索其他星球,計畫有一天可以移居宇宙,壞了的地球就可以不要了。

曾幾何時,角落的補鞋阿伯不見了,修理紗窗的叫聲不再出現;衣服還沒破就丟,東西還堪用就淘汰,或就去買新的;車子被撞拿去板金,卻被告知板金部門已裁撤,那就直接換一片新門或新的保險桿吧。東西壞了或舊了,不再修理,而是換新,這種不修補及要換新的觀念也影響到現代的社會。朋友交惡,放棄;老闆不對眼,走人;配偶不和,離婚、再換一個;這種人與人關係的取捨就像消費性習慣,不喜歡就換一個。但馬太福音5章23~24節告訴我們:「在祭壇上獻禮物的時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懷怨,就把禮物留在壇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後來獻禮物。」與弟兄和好比向上帝獻禮物還要優先。

我們除了要與神和好,也要與人和好,更要與萬物和好,這是神交付給我們的責任──治理這地(創世記1章28節);人類做為全地行使主權的角色,有照顧全地的責任!

《失控的進步》一書中提到南太平洋復活節島的故事。該島1722年復活節前夕被荷蘭船隊發現,取名「復活節島」(Easter Island)。島上有600多尊百噸以上充滿神祕的巨型人頭石像,但島上一片荒蕪,資源貧乏,沒有大樹又缺乏淡水,讓人無法理解這些石像是如何構築。然而,科學家卻從島上採集的花粉證明,島上原本水源充足、綠意盎然,肥沃的火山土壤上長滿了濃密的智利酒椰子,而最後毀掉這一切的,不是天災,而是島民自己!

復活節島肥沃的土壤以及宜人的氣候讓人在此安居樂業、人口增加,但後來卻開始分出社會階級,而以令人敬畏的石刻雕像來榮耀自己的世系;加上競爭心態,數量越來越多、尺寸越來越大。因為運送石像需要用到大型木材,因此他們不停的砍伐樹木,當最後一棵樹被砍下後,昆蟲沒法生存,動物開始消失,候鳥不願再來,氏族間又繼續戰爭,但他們卻相信他們手做的石偶像會祝福他們,於是又繼續建造。當最後一艘木船壞掉之後,他們再也沒有木料造船,也無法出海捕魚;他們無處可逃,只有在島上等死。復活島是丘陵地勢,他們站在島上高點應該可以看到環境的損傷,卻沒採取修復,反而繼續破壞,最後無法收拾。

聯合國推行碳中和的概念,就是透過一套計算方式來計算自己排放二氧化碳的總量,然後透過植樹或其他方式把二氧化碳排放量吸收掉,期以達到環保與平衡的目標。雖然有人戲稱為「贖罪券」,但現今,即使不開車、不坐電梯、自備水壺,我們還是很難不排碳,所以透過以上的方式,尚是個不錯的想法。當然,最好的方式就是過簡樸的生活,這也是耶穌的榜樣,祂帶著門徒出去的時候,沒有錢囊、沒有口袋、沒有鞋,只穿一件褂子。

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專業回應神要我們學習祂「修復」的觀念,但最要緊的是要確認這世界是神的產業,是神委託我們來管理的,所以要保養顧惜。

任教於東海大學建築系與博雅書院。以生態環保概念置入公共藝術,作品有「擦掉──東海湖公共空間再造」(2009)及「夢谷啼明鳥──東海生態藝術步道」(2012)。

坐言,不如起行

──教會除草活動

「你也來囉?」「對啊,去年我也有來啊,所以我很有經驗,穿雨鞋來。」下午2點,一群穿著長袖長褲、頭戴遮陽帽全副武裝的男女聚集到教會庭院,笑談比較各自的裝備,隨後在牧師的招呼下,拿了鐮刀、釘耙、尖嘴鋤走到教會旁一塊雜草叢生的地上,開始在烈日下除草;這是台中沙鹿教會於世界地球日的社區除草活動。

教會牧師張天從說,教會旁的既成道路與大馬路之間有片屬於國有財產局的畸零地,因為長期缺乏管理而雜草叢生,不只影響道路的交通視線,而且其中還長了花粉有毒性、會引起過敏、支氣管炎的銀膠菊。基於愛護社區居民的安全與健康,牧師會定期去修剪、除草。但是從幾年前開始,為了讓教會會友以實際行動來愛社區,因此牧師安排每年「世界地球日」當週下午,邀請會友捲起袖管為社區除草。牧師說:「雖然草長得很快,我還是要定期去清,但是藉此讓會友體會什麼是為社區付出,每流一滴汗,對社區與環境的愛就增加一分。」

來參與除草的會友雖然不多,但是大家都很認真,先由力氣大的弟兄用釘耙、尖嘴鋤把雜草連根翻起,再由姊妹拿鐮刀一小區一小區割除,最後把雜草都集中成堆。有的會友平日坐辦公室,少有機會勞動,但套上麻布手套、拿起釘耙還是有模有樣;有的會友看到教會的除草機壞了,還主動回家拿自己的除草機來。社區民眾看到教會在除草,先是好奇觀望,後來才說:「本來以為是公所派人來!日頭那麼大,做那麼久,教會真的足感心!」

牧師強調,世界地球日「講」太多環保,還不如先從愛護社區周遭的環境「做」起,未來社區除草工作會繼續,而且希望能向國有財產局建議認養那片畸零地,為社區打造綠美化環境。(文、相片提供/張仁菁)

不是說說 JUST DO IT

號召弟兄姊妹一起捲起袖子,為教會附近雜草叢生的空地除草、打掃清潔街道巷弄。或設計活動,教導並督促民眾妥善回收會造成土地及水質高污染的廢電池及光碟等。

&nbsp

&nbsp

&nbsp

巴克禮的啄木鳥

──公園境教功能

明媚陽光下,台南市巴克禮公園垂柳夾道的水岸邊,有一區塊拉起了封鎖線,圈外有男女老少或坐或站,有的凝神盯住觀景窗,有的刻意壓低聲音交談,各式廠牌型號加裝長鏡頭的相機嚴陣以待,猶如炮筒對準柳樹上某一個方向,似乎在等待什麼,不尋常的氣氛讓過往行人不禁跟著放慢腳步、停止交談。

一對母子路過,孩子忍不住小聲問媽媽:「他們在幹嘛啊?」「好像在上攝影課吧,拍柳樹嗎?」媽媽也覺得奇怪。或許不忍這對傻母子再兀自亂猜下去,有人回頭說:「啄木鳥!」

彷彿聽到叫喚,柳枝間一陣顫動,輕靈的身影瞬間飛掠而過,以特立獨行的站姿停在路旁的黑板樹上,往樹幹不斷地刺探,頓時,快門聲此起彼落&amphellip&amphellip。

原來,有一對啄木鳥在柳樹上啄洞築巢,幼鳥已孵化,由於位置低矮,一開始吸引了一波波拍照的人潮,甚至有人近距離拍照,嚴重干擾啄木鳥家庭的作息。社區民眾於是主動圍起兩道警戒線,接著約莫2、3個禮拜,天天有攝影愛好人士守候、好奇民眾圍觀,但都有所節制,讓啄木鳥一家順利育雛。

整個事情裡,看到了群眾難得的自發與自律,僅僅兩道沒有公權力約束的封鎖線,便限制了民眾破壞、捕捉,讓啄木鳥在蹴手可幾的距離、在重重人群包圍下,還能平安地完成育雛。

事實上,也是因為民眾自發,才有今日佔地3.3公頃的巴克禮公園。今日所見有各種鳥類、昆蟲、兩棲類生態的公園,落羽松環抱的湖泊一景,令人恍如置身歐洲,原本卻是雜草叢生、廢棄物散布的垃圾坑。2001年,里長李仁慈帶著社區義工開始赤手空拳整頓,清走了一車一車的廢棄物,恢復了荷蘭時期的水源地「荷蘭埤」,讓這塊土地從昔日污穢的城市一角,變成了市中心難能可貴的生態綠地。在巴克禮公園優美景致背後,是一群無私付出的人們,而費心打造出來的環境也繼續在塑造人心,發揮「境教」功能。

獻身在斯土斯民,也是體現對上帝的獻身,正如公園名字記念的巴克禮牧師,來台奉獻60年之久,創辦台灣第一所西式大學,將聖經翻譯成台語羅馬字,引進現代製版印刷術,發行台灣第一份報紙《台灣教會公報》,影響無數後人,堅守對上帝的誓約:「我決意放棄以往主宰我的一切,將自己奉獻在你面前。」(文/方雅惠)

不是說說 JUST DO IT

找一個離自己住家或公司最近的公園,定期觀察其中的動植物、昆蟲生態,確實保護牠們的生活環境不會受到人類的威脅破壞。

&nbsp

&nbsp

&nbsp

&nbsp

種樹的男人

──小樹老師盧銘世

&nbsp

1952年,義裔法人尚‧紀沃諾(Jean Giono)應《讀者文摘》之邀,寫了一篇短篇小說〈種樹的男人〉(The Man Who Planted Trees),1953年稿子完成後,《讀者文摘》因故事並非真人真事而拒絕刊登。1954年3月15日,美國《VOGUE》雜誌將它譯為英文,這篇小說第一次出版。

「要真正看出一個品行出眾的人,你得花數年的時間,好運氣、有機會觀察他的作為。如果他行為沒有私心,動機無比的慷慨,心中沒有存著回報的念頭,還有他在大地留下明顯的印記,這樣說他是一個品行出眾的人,大致錯不了。」故事一開頭,作者提出他對品行出眾者的見解。接下來,以第一人稱敘述他和牧羊人艾爾則阿.布非耶(Elzear Bouffier)的認識。

牧羊人布非耶利用30餘年孤寂的歲月,風雨無阻的每天種下100粒橡實;即使歷經第一次世界大戰及二次大戰,他還是平靜安穩的在荒原上持續種下希望的種子。30幾年,原本形同廢墟的普羅旺斯高地(阿爾卑斯山濱海地區),因為牧羊人堅持的意志,生命種子不斷地發芽、著根、生長,地貌改變了,廢棄的荒野也重現了生命的歡樂與豐富。

這篇小說1954年在《VOGUE》雜誌刊登後,就不斷引起感動與嚮往,至今雖然超過50幾年,卻仍持續影響著人們。

1999年,出身嘉義太保市一位自稱「小樹」的美術班老師盧銘世被《種樹的男人》一書所吸引。看完小說後,他毫不猶豫地往法國普羅旺斯尋找書中的鄉間樹林。雖然小說的故事是杜撰的,但親歷普羅旺斯,小樹受到極大的撼動。回到故鄉後,他開始「北迴歸線」種樹計畫,期待能沿著花蓮、嘉義、澎湖這條北迴歸線,種萬樹成林的綠絲帶。這個計畫雖然無法進行順利,但他仍不放棄生態改造的種樹行動,所以,他從自家農舍開始環境改造,然後逐步擴展至社區環境。

小樹認為種樹最好有令人難忘的過程,所以,幾年前,他邀請社區民眾一起種台灣肖楠。種樹前,他先讓大家一起分食一顆紅蛋,再把蛋殼送給肖楠當養分。他拍下參與種樹者的影像,相約10年後再找影中人回到樹下聚首喝茶,讓樹不再只是樹,而是一種生命的約定。

「撒一些藝術種子在農村,這樣要讓居民多種一些樹也比較容易。」小樹認為種樹不是表演,所以要讓它自然而然地發生。為了推廣實踐種樹理念,他成立了「綠手指行動團隊」,2000年至2005年間,綠手指行動團隊結合種樹與美感,積極進行社區美感角落。嘉義的東後寮、大林鎮三角里及聖馬爾定護理之家等,都可以看見經過改造後的美麗身影。在大林鎮三角里的農村,他邀請里民集體創作,在原本平靜的牆上變了魔法。他請居民站在架好的投影機前面,把自己的影子映在牆壁上,用筆勾畫出影子輪廓,再讓居民用壓克力顏料畫「自己」,讓一剎那的影子永遠留在牆上,成為「里民群像」。

為落實生活環境美學,在街頭巷尾打造「美感角落」、推出「壁面藝術」,用彩繪和綠化帶出美麗的景觀,再用綠樹、生態池和綠建築,協助荒廢的農舍再生,重塑理想的家園。小樹以各種主題來圓種樹的夢想!小樹說:「不是每個人都有照料樹木的熱忱,但到處『點火』的行動仍要繼續,火才會愈燒愈旺。」

4年前,住在雲林縣古坑鄉山峰社區的一位78歲阿公張清江,為了讓土地休養生息,發願在自家七甲地種樹。2年後,阿公去世了,兒女們持續父親的遺願,每年由小樹號召網友、學員一起種樹,4年來已種下約3萬棵樹。今年,我從臉書上收到小樹發送給我3月18日的種樹活動訊息,特地前往古坑參與種樹活動,當日有來自新竹、台中、嘉義、台南、高雄等地約30餘人一起參與,我們當日種的3、400棵樹苗幾乎都是由四方朋友們自行培育栽植贊助。

《種樹的男人》這本小說的結尾寫著:「我從這個男人得到啟示,他只靠身體力行與蘊藏的品德,就能夠將荒涼的土地,變成奶與蜜的迦南地。我深深相信,萬物之中,唯有仁愛是值得崇拜的。我心中思索著,心靈的偉大節操與至死不渝的善舉義行,才使他能有如此豐盛的成就。這麼一位年長又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農夫,能夠完成一件與神一樣的偉業,我充滿無限的敬意。」(文、相片提供/陳惠世)

不是說說 JUST DO IT

養成欣賞以及種植綠色植物的習慣;如果你不是綠手指,至少能從養一盆小盆栽開始。或上網查詢並參加種樹/老樹救援活動。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