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  按 ≡

歷經數年申請、規劃、撰寫、宣傳,以及疫情、戰爭等重大世界局勢變動,今年3月第一個禮拜五以「台灣」為主題國家的世界公禱日終於來臨,這一天全球將有上百個國家同時為台灣祈禱。而台灣該如何向世界介紹自己?又面臨什麼樣的處境與難題?禮拜設計有什麼巧思?歡迎展讀。

總編輯|陳逸凡


【林宜瑩專題報導】3月第一個禮拜五是「世界公禱日」(WDP),全球上百個國家將為台灣祈禱。今年的主題是「I have heard about your faith」(我聽見你們對主耶穌的信心),取自以弗所書1章15~19節,將配合「2023年台灣世界公禱日撰寫委員會」(WDP-TAIWAN)撰寫的2023年為台灣祈禱手冊,進行相關活動。

為了讓全球的教會領袖了解如何為台灣祈禱,由台灣教會婦女組成的WDP-TAIWAN在2019年12月4至6日舉首次「WDP-TAIWAN撰寫工作坊」,時任世界公禱日國際委員會(WDPIC)總幹事奧利維拉(Rosângela Oliveira)也從美國飛到台灣,帶領台灣教會婦女進行撰寫工作坊的分享和討論。

WDP是由一位平信徒婦女於1887年所發起的一個普世祈禱運動,在活動中帶領參加者體驗活潑的祈禱經驗,並體會與全世界基督徒在主裡合一的感受。這一天是代禱的日子,也是分享、給予的日子,每位參與的婦女都帶著為世界和平、公義與需要代禱與奉獻的心,一起恭守WDP禮拜。

(攝影/林宜瑩)

世界各國教會婦女從2022年便開始研究台灣各個面向,包括地理、族群、歷史、政治、宗教、文化、女性處境等。德國WDP委員會甚至向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申請普世青年,PCT則派青年薛俐文前往德國予以協助。PCT總會婦女事工委員會幹事連嫦美牧師表示,薛俐文就是PCT派往德國的台灣大使,協助德國教會籌辦2023年為台灣祈禱的相關活動。

薛俐文回報時表示,德國WDP很積極投入,甚至與駐慕尼黑台北代表處聯繫,邀請台灣駐德大使謝志偉前去介紹台灣,台灣駐德代表處也致贈台灣月曆給德國WDP。

連嫦美表示,奧地利各地教會婦女也為台灣祈禱,2022年11月還特別聚集,邀請台灣駐奧地利大使張小月介紹台灣歷史、文化、族群,藉由影像介紹台灣知名建物與景點,並透過台灣茶品茗;擺設台灣客家傳統花布、台灣特有水果、稻米、筷子、扇子、太陽花;吟唱台灣歌謠等方式更進一步認識台灣。烏拉圭、加拿大等國亦已積極為2023年WDP「為台灣祈禱」預先準備,讓人非常感動。連嫦美也盼望台灣教會界共襄盛舉,積極投入,透過WDP全球活動讓全球看見台灣。

PCT總會婦女在2023年1月13日主辦的全國人才訓練會上,也委請’Amis(阿美)中會婦女部執行WDP的示範禮拜,並全程錄影製成影片,配上英文字幕送至WDPIC,影片放在PCT總會網站(pct.org.tw)「2023年世界公禱日示範禮拜」。


澄清疑義 祈禱手冊呈現真實狀況

【林宜瑩專題報導】負責2023年世界公禱日(WDP)為台灣祈禱手冊、擔任台灣國家背景撰寫小組召集人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總會普世關係委員會幹事鄭明敏表示,國家背景涉及過去的政治、歷史、社會議題和事件的定義和詮釋,但PCT和華語教會的認知存在很大差異,所以討論過程出現激烈的對話和辯論。尤其是青年婦女代表林嘉恩、楊郁蓉負責撰寫的政治篇,華語教會婦女代表無法接受其描述用語,經過多次討論和協調後,產生一個多處語意模稜兩可的中文版本。

鄭明敏指出,當翻譯成英文時,譯者多次提出抗議,認為這些含糊的中文若直接翻譯成英文,讀者不可能理解。不過由於雙方對政治歷史有各自的解讀,她要求翻譯者如實呈現英文版本。當英文版送到世界公禱日國際委員會(WDPIC),經時任總幹事奧利維拉(Rosângela Oliveira)發送給七大洲各區代表看過後,正如譯者所預期,許多疑義被要求直接澄清。經過數次修訂,無意間逐步如實呈現台灣國家背景介紹,也因此最終能讓國際友人更加明白台灣政治和過去歷史的實況。

(攝影/林宜瑩)

鄭明敏解釋,從1935年到1970年代,PCT都主動邀約各教派一同舉辦每年的WDP禮拜。直到1970年代,PCT陸續發表宣言觸怒國民黨政府,其他教派逐一與PCT劃清界線,PCT只好獨自承辦WDP禮拜。直到1980年代初期,才由基督教女青年會(YWCA)聯合幾個教派另組團體,合辦另一場WDP禮拜。

鄭明敏表示,為了符合WDPIC的撰寫標準,2023年為台灣祈禱的手冊內容是由一般教會婦女合力撰寫而成,雖不可能盡善盡美,但也真實地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呈現台灣的處境。2021年英文版送到WDPIC時還未發生烏俄戰爭;2022年2月烏俄戰爭爆發後,台灣成為世界關注焦點。也因為2023年台灣成為WDP代禱國,歐洲多國教會婦女曾期望能在2022年組團來台灣參觀,但因為疫情無法成行。

鄭明敏透露,烏俄戰爭後,PCT也透過夥伴教會匈牙利歸正教會(RCH)以捐款救助烏克蘭邊境難民,同時透過WDP網絡聯繫斯洛伐克浸信會總會,讓台灣善款能用在烏克蘭難民身上。

鄭明敏表示,雖然2023WDP為台灣祈禱手冊沒能將烏俄戰爭後台灣局勢寫入,但WDPIC2022年台灣時間1212日晚上9點舉行線上會議,讓全球WDP各國代表與台灣手冊撰寫團隊成員線上對話。在WDP現任總幹事凱蒂・雷默(Katie Reimer)主持下,鄭明敏特別針對台灣面對中國武力威脅的現況進行說明。

(攝影/林宜瑩)

台灣參與世界公禱日歷程?

台灣教會婦女參與世界公禱日(WDP)的最早紀錄出現在1935年3月的《台灣教會公報》。WDP是由外國女宣教師介紹、引進給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的婦女,起初並無全國性委員會,當時是由台灣國內最大教派長老教會南部、北部女宣道會相互連絡、推動。到了1958年,北部女宣道會主動聯絡台灣各教派舉行WDP禮拜,隨後歷年均由PCT總會婦女事工委員會負責邀約各教派參與。

1960年,南、北女宣道會合一成為全國性的總會女宣道會,設有跨教派的「世界婦女公禱日委員會」事工小組,第一屆第一次理事會決議推行WDP,當年也邀請浸信會、衛理公會、信義會等教派聯合舉辦台灣WDP禮拜。

1970年代台灣喪失聯合國席位又與美國斷交,PCT因應台灣國際地位危急,陸續發出三大宣言,無奈建言不見容於執政當局,教會開始經歷白話字台語聖經被沒收、堂會被監視、牧者被逮捕等政治迫害。其他教派遂逐漸與PCT疏遠,影響跨教派聯合的WDP禮拜,至1979年台灣WDP全國委員會只剩PCT總會婦女獨自運作。1982年基督教女青年會(YWCA)召集其他教派及教會機構組成世界公禱日台灣地區籌備會,方開啟台灣產生兩個全國性WDP聯絡處的現況。

2016年,牧師王貞文、現任PCT總會普世關係委員會幹事鄭明敏、總會婦女幹事連嫦美牧師等人積極向世界公禱日國際委員會(WDPIC)爭取台灣成為WDP代禱國,台灣終於在2017年第16WDPIC被接納為2023年代禱國,也開啟PCT總會婦女與YWCA聯合其他教派兩個WDP委員會的合作之旅。(整理/林宜瑩)


延伸閱讀|世界公禱日 為台灣祈禱(下)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