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The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CRPD)決議通過、2008正式生效,台灣則在2014年通過《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施行法》;而CRPD的內涵包含「自立生活」,透過適當協助讓身心障礙者能夠擁有生活「自主決定權」,包含自我選擇、實踐與負責。本期專題透過「自立生活夥伴團體出遊」和全國首創「自立生活專班」,呈現自立生活的不同實踐樣態,也探討其中需要的政府政策與社會資源。


【林婉婷專題報導】平安基金會承辦的屏東縣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支持服務中心、經管的屏東縣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在3月22日攜手高雄捷運志工服務團隊,舉辦高屏一日遊活動,參訪高雄捷運行控中心;當中有多位夥伴是首次參與團體出遊,更是初次體驗台鐵、高捷、輕軌等大眾交通工具。這段旅程中,可以看見同儕支持員的激勵與引導,讓障礙者有嘗試新生活的勇氣,以及障礙者在社會參與時可能遇到挑戰,但也有硬體與制度改善後帶來的便利。

22日上午7點半,障礙者們陸續在屏東火車站大廳集合;高捷志工們也提早抵達屏東支援,避免中心跨區志工人力調度的困擾。適逢平常日,小型復康巴士的服務以就醫、就學、就業為優先;本次行程有24人參與,部分輪椅夥伴必須從不同車站上車,約好在車廂或車站會合。

身障夥伴熟練操控輪椅、進入電梯。有豐富出遊經驗的夥伴,可以在看到電梯時就知道要怎麼進出,及該空間足以容納幾台輪椅、依照現場不同大小的輪椅安排搭乘順序。

雖然提早抵達月台,仍要等待指定班次列車、無法提早啟程;一方面是月台和列車門存在高低差,需要站務人員架設坡道,另一方面是基於安全考量,區間車有限制輪椅數量,本次中心特別行文交通部,十多位輪椅夥伴才無需分兩批乘車。

在等待列車期間,林美英和王愛真受訪聊起出遊經歷,及不同車站的無障礙設計。火車是她們出遊的主要交通工具,不過由於車站與班次固定,有時要再搭配其他移動方式才能到達目的地;例如她們首次團體出遊是參訪屏東舊鐵橋,搭火車到九曲堂站,要再以輪椅移動約15分鐘才抵達景點。

事實上,多數火車站有電梯,但屏東火車站電梯空間最大,可以容納兩台輪椅,這對團體出遊的輪椅族較為友善;六塊厝火車站是少數沒有電梯的車站,但月台與車廂出入口平行,進出時無需加裝斜坡。

出遠門在外,每個人都有必備物。林美英笑著說自己的背包永遠是最重的,因為她會隨身攜帶一把摺疊椅;原因是有次外出,自己坐進旅館浴缸卻爬不不來,為盥洗的安全與便利,從那之後都會自備椅凳。還有一次是電動輪椅在家門前巷口沒電,只好打電話求援;此後她也會帶著充電器,並在途中用餐時詢問店家是否能夠充電。

輪椅的電量,是多數輪椅族出遊時最關心的問題;因為沒有辦法真正確定一趟行程究竟會移動多遠的距離。林美英回憶自己當時輪椅沒電的原因:她搭無障礙公車到東港,也事先查詢無障礙公車班次,沒想到該班次臨時改為一般公車,她只好以輪椅移動,從東港到潮州、超過10公里的路程耗盡輪椅電力。

預定搭乘的火車進站,眾人上車,抵達高雄車站後,要轉乘高雄捷運紅線。從火車月台到車站、車站到捷運月台,這過程都要倚靠電梯垂直移動;電梯一趟時間約1分鐘,每趟電梯約可以容納兩台輪椅,但加上工程人員、持有大型行李或腳踏車的旅客也要使用電梯;十多位輪椅夥伴完成一個樓層的移動約需要12至14分鐘。

時間來到上午10點15分,距離從屏東火車站搭車出發過去兩小時,眾人抵達位於草衙站的高捷行控中心。牧心成長社副社長蔡惠珠認為行程掌握還不錯,雖然要多次移動,但感謝過程中有許多高捷志工陪伴和引導,夥伴們沒有迷失方向。

過程中發生小插曲:有夥伴的輪椅損壞和輪胎漏風。這次中心自備兩台輪椅、高捷志工團隊也預備兩台輪椅,勉強因應輪椅不足的突發狀況。另因為天氣炎熱,部分夥伴在接連移動後感到身體不適。屏東障福中心社工組長陳麗怡表示,未來在規劃行程時,應會針對輪椅等硬體預備、與會者的身體狀況有更仔細評估與預先說明。

高捷志工團隊成員包含不同崗位的工作人員;有維修專業者在得知輪椅插曲後,立刻以手邊現有工具進行檢修。高捷志工團隊與社福團體合作,每年約舉辦四場活動,對象包含身心障礙者、兒少等;出動的12到15位人員來自不同部門,能發揮專業能力支援各樣突發狀況,例如曾有孩童的鞋子掉到捷運軌道裡,工作人員特別在收班巡軌時找到鞋子並歸還;也曾請聾人員工協助指導基礎手語,縮短志工團隊和聽語障礙者溝通的距離。

聆聽高捷公共事務處媒體事務組管理師楊豐榮介紹行控中心後,眾人開始團體活動。首先由同儕支持員潘志新帶領「賓果連線」趣味活動,成功連線者可獲得他親手製作的精美吊飾,接著是分享時間,交流「幫助別人」或「被人幫助」的故事。

潘志新表示,自己曾經對障礙感到絕望,但感謝在場多位大哥、大姊鼓勵,讓他認識許多資源,也參加職訓、習得一技之長;「你們都是我的榜樣。」他強調身障並不可怕,「心態正確就對了。」

蔡惠珠則分享,自己加入自立生活計畫後才開始有信心、勇敢表達。她曾邀請一位視障朋友參加中心辦理的運動課程,這位朋友如今已經可以參加協力車比賽;該朋友的丈夫也很感動終於看見妻子的笑容,兩人現在仍會共騎協力車、享受生活。「幫助別人真的沒有很難。」小小的舉動也可能改變他人的一生。

牧心成長社社長許美惠回憶,15年前自己剛中風,有位當時不是那麼熟悉的朋友竟經常關心、照顧她,甚至支持她就業;這位朋友的幫助與善意,激勵她也要去幫助他人,因此成為同儕支持員。

而林美英談到基督信仰如何改變她的生命,現在除了參與自立生活計畫,也前往戒毒機構擔任志工;去年她經歷腦部手術、生死一瞬,特別感謝大家的關心與代禱。

第一次參與中心團體活動的周詩婷、吳慧婷、黃馨玫、潘玉梅、林耀明、傅聖興也受邀自我介紹。周詩婷受訪時坦言過去少有與團體出遊經驗,出門也會因為道路不平時有跌撞受傷,但父母會鼓勵她社會參與。視覺障礙者黃馨玫幽默指出,外婆得知自己要到高雄,既生氣又擔心,很害怕她被別人誆騙;自己已經許久沒有搭乘區間車,座椅觸感已與過去不同;從未搭乘過輕軌的她也相當期待下午行程。而傅聖興表示自己是第一次搭火車和捷運,謝謝眾人的鼓勵與邀請,讓他有機會能夠體驗不同的移動方式。

肢體障礙者夏皖屏提到因為無人協助搭乘復康巴士、差點趕不上火車的插曲。眾人學習體諒復康巴士司機的職責與難處,也借機探討身心障礙者的交通權,例如在保障身心障礙者團體出遊的權益同時,也可能會增加站務人員的管理壓力;屏東障福中心主任陳芬芩鼓勵眾人看見彼此的處境與需要,也或許未來可以嘗試不同的分流形式,規劃多元交通路線再定點會合,這樣也符合自立生活的精神。

在午餐過後,眾人搭乘輕軌欣賞市容,也期待著下次可以前往哪裡參觀。

|延伸閱讀|【自立生活】全國首創專班 繼續教育助智青轉銜


專題攝影|林婉婷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