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健身房】何謂哀傷輔導(下)

◉李岳庭(台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副教授)

教會在哀傷輔導實踐上,主要有三種方式:個別輔導、群體輔導及療癒儀式。在輔導的過程中,重要的是放下身段、心結和身分的枷鎖,平等地面對每一位需要關切的人。透過提供的安全環境,個別或團體輔導可有下列方式來協助需要被關心的人。

一、個別輔導。個別輔導以傾聽、陪伴、支持和關注等一連串手法,協助個案安心面對傷痛與困境。輔導員透過語言、情感與行動引導,讓個案在自我復原的過程中,重新找尋生命的意義並重塑對外界的認知。

二、團體輔導。輔導過程中,牧者與輔導人員會引導成員分享經驗與情感,藉此建立群體間的情感連結與支持系統。根據教會資源,小組或哀傷相關群體都可能成為輔導的對象,但須確保參與者對輔導概念有足夠的理解。

團體輔導的優點包含:可協助個體透過群體生活復原和重建自我;適合想受關注但又不願單獨接受輔導的個案;有機會從他人經驗學習;達到集體動員和資源共享的效果,讓成員評估和審視自我。

三、療癒儀式。療癒儀式是以象徵性活動來協助成員處理不同的情境與生命經驗,如葬禮、紀念日或告別日等。

教會也會提供外部或內部的資源,以助哀傷者從悲痛中走出。這些資源包括專業輔導人員(哀傷輔導師、靈性關懷師、牧師、心理師、精神科醫師)、支援團體、關於哀傷與失去的書籍和文章、活動與運動、信仰資源以及個體的嗜好和興趣。這些多元資源,皆能助於身心健康和精神修復。

然而,教會在提供支援時,也需要明白專業的心理輔導人員對處理哀傷情緒的重要性。因此,適時轉介專業協助,尤其在哀傷深度與難度極大的情況下,更是必要。然而,被轉介的受輔者,仍需要教會的持續關懷。大部分情況下,專業協助與教會關懷將會同時進行。

回顧以上分享,教會是否已經察覺到培育哀傷輔導人才的重要性呢?教會需要建立一個關懷團隊,並熟於各種外部資源的運用,包括教會間的互助連結。教會應鼓勵同工學習並增強輔導能力,甚至進一步考取精神科醫師、心理師、靈性關懷師等專業資格。這樣的人才儲備將有助於推動神國的發展,並預備我們更好地服務群眾,行出各樣的善事。(全文完)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