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林教會接待ILT青年 與茂林教會合辦文化營

(攝影/林婉婷)

【林婉婷高雄報導】作為夥伴教會的台北中會士林教會、Ngudradrekai(魯凱)中會Teldreka(茂林)教會,在今年暑期展開四天的營會合作;在兒童主日學夏令營順利落幕後,緊接著是7月14至16日的青年文化生活營,邀請青年們認識魯凱族的山林智慧以及傳統悶食、飾物製作等面向的知識與技藝。當中有四位由士林教會接待的「我愛台灣宣教營」(ILT)青年全程參與。

(攝影/林婉婷)

14日下午,一行人前往Teldreka教會代議長老詹忠義所經營的露營區,在教會弟兄姊妹的指導下學習Icibi(地悶食)從搭建窯體、起火、悶燒等全過程;當天的晚餐也是由眾人親自預備、烹飪。在等待充分加熱的期間,青年們步行前往情人谷瀑布欣賞景色,途中學習辨識常見山林植物,及聆聽茄苳樹相關的神話故事。

(攝影/林婉婷)

詹忠義與Teldreka教會青年團契顧問劉李志清在受訪時皆大大肯定與會青年們的表現,表示能感受到他們熱切嘗試傳統文化的心意。劉李志清特別點出,其實不只是出身都市的青年,哪怕是出身原鄉的青年,也因為就學、就業而早早到都會區發展,因此文化對他們而言更多是知識而不是真實生活;但事實上,語言與生活習慣卻是族群存在的重要證明;有鑑於此,教會固定每年為青年們舉辦部落走訪、體驗等傳承活動,希望幫助在現代化環境成長的孩子們更認識自己的族群。

參與營會的ILT青年包含來自泰國基督教會總會(CCT)董里教會的Wallapa Benjakul、匈牙利歸正教會的Fanni Herman、印度基督長老教會米佐蘭姆邦青年團契(CKTP)Venghnuai Branch的Laldingngheta Khiangte、來自日本京都純福音教會的韓裔青年Inha Kim,和台南神學院的神學生王主柔;四位普世青年都有志於宣教,曾有其他普世交流經驗或預備就讀神學院。

(攝影/林婉婷)

談到從位在都會的士林教會直奔位在部落的Teldreka教會,對台灣不同聚落樣貌有何觀察?Inha Kim分享,日本與韓國的生活步調快、較重視效率,而台灣的城鄉生活型態雖有不同,但整體較日韓更重視「共同參與」的氛圍,也更享受於活在當下,因此人們感覺起來更快樂。

他也特別指出,曾經來台旅遊的友人都很讚賞台灣,自己在出發前曾擔心語言隔閡,但實際相處發現不論英語能力如何、許多弟兄姊妹仍熱絡與他交流,努力理解他的表達,並時常關心他的需要與狀況;這都讓他感到相當親切。

而Fanni Herman則表示,因為是跨文化與跨國家的旅程,自己最初很難想像來到台灣後究竟會是怎樣的生活;不過因為在匈牙利讀書與居住的地區剛好分別是在城市與小鎮,因此這次行程不論在都市或在部落,都能夠享受其中;她也分享一則趣事:曾在台北搭乘公車時發現公車是匈牙利製造,這讓她感到很親切。

(攝影/林婉婷)

不過Fanni Herman也提到自己的擔憂。身在歐洲的她不時接觸到中國文攻武嚇台灣的新聞報導,也會關心台灣的國際地位與安全議題;這趟旅程後、她已經結識台灣友人,未來回到匈牙利更會時常掛念台灣的處境。

士林教會傳道師Vavawni Pavavaljung(許珮雯)分享,這是士林教會第三次接待ILT青年。事實上,這次接待不僅是疫情後再度恢復普世青年訪台和交流,也是夥伴教會首次安排兒童營、青年營接連舉行,當中有特別提醒青年們要經常協助翻譯,也特別為有過敏體質的普世青年安排無麩質飲食;Vavawni Pavavaljung認為這些特別的經驗,有助於開拓教會普世眼光,以及激勵教會思想如何參與上帝國多元宣教。

(攝影/林婉婷)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