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為新加坡教會代禱

◎謝大立

新加坡媒體連日來不斷報導城市豐收教會(City Harvest Church)創辦人康希牧師及其核心成員涉嫌失信罪,挪用教會公款被控上法庭,該事件震驚新加坡社會及教會,網路更是掀起熱烈討論,有人支持有人譴責,更不乏有信徒以「為義受逼迫」替康希申冤辯護。

此次城市豐收教會涉及的失信案錯綜複雜,其中主要焦點是該會在2002年所啟動的「跨界計畫」(Crossover Project),該計畫的目的是透過康希之妻何耀珊的非宗教音樂接觸非教徒。新加坡商業事務局及慈善總監花了2年時間進行調查,才釐清案件的脈絡,將涉案的相關人事控上法庭。控狀指出康希和管理層非法挪用教會建堂基金資助何耀珊的歌唱事業,相關失信款項約2400萬元(本文所提的金錢單位皆以新加坡幣計)。另外,加上其他做假帳、轉手套利等總計挪移上億元公款。

當然,城市豐收教會也第一時間發表聲明表示,這些涉案人員都是正直的,他們把上帝和教會放在第一位。聲明也指出,跨界計畫不是關於個人的歌唱事業,而是城市豐收教會眾教友的基本使命。此事件仍繼續在審理中,是非黑白尚未拍板定案,但在新加坡整體社會的印象中,教會及神職人員的形象已受虧損,教界領袖也發動眾教會為康希等人及城市豐收教會代禱,求主垂憐!

為何新加坡政府如此關注此類事件,因在此之前曾發生過幾起類似的失信事件:有一位天主教神父於1994~2002年間失信教會510萬元,拿來炒股和炒樓;2005年和2007年也分別發生全國腎臟基金會(NKF)與仁慈醫院相關負責人涉入監管案件遭判刑入獄,其中一位是佛教界十分受敬重的法師。因此,此次事件又再度引起各界關注慈善監管的課題,包括教界內部亦然。

為了宣教和福音的緣故,教會啟動各項計畫都是好意,但這是否意味,只要是為了宣教的好處,一切財務處理的程序正義皆可忽視?如此的事件在教會歷史的進程中不斷地上演,打開近2、30年的台灣教會發展史,是否也讓我們感到這類的事件一點都不陌生。有許多大型的募款活動,不管是佈道會、宣教運動或震災籌款,都讓社會大眾關注捐款資金的流向以及監管系統的透明化。身為教會領袖,我們不得不謹慎重視這些金錢處理的細節,以免弄巧成拙,反倒使基督的名受辱。請舉起您祈禱的雙手繼續為新加坡教會代禱!

(作者為PCT國外宣教師,派駐新加坡長老大會華文中會嘉恩堂主理牧師)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