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性之旅】如樹扎根,跨越障礙

積善樓▶台中文學館

台中文學館。

文圖◉羅林

友人問:「能陪我出去走走嗎?去哪裡都行!」她甚少提出這樣的要求,我深知必定事出有因。原本想帶她往山裡走,但她患有胃疾,常需吃點什麼,最後我帶她進入台中市區旅行。我們去了不少地方,蒐羅富年代感的景點。

積善樓期待團結一心

積善樓是台中巿巿定古蹟,為賴氏所建。17世紀時,賴氏先祖經營有方,援助貢生,是台中大戶之一,清領時期曾建懷德堂。1924年,子孫賴崇仁另建門樓積善樓。當時以清水磚與福州杉為建材,占地百多坪,後園種植五株樹苗,代表賴氏五兄弟團結一心。1981年,台中巿地重劃,懷德堂不復存在,僅保留積善樓及近百年老樹,由鉅虹建設認養作景觀規劃。

百年來,當年的樹栽子經歷春夏秋冬不斷循環,捱過政治更替、地貌換裝、地震搖撼、風雨逼迫,如今得以長成枝繁葉茂、鬱鬱蔥蔥的大樹,且依舊比肩站立。然而,五兄弟呢?或許如李白所吟:「如何同枝葉,各自有枯榮。」人因擁有自由,總有更多樣的風貌。

積善樓。

一德洋樓承載過往

台中神岡社口林宅創始人林振芳之孫林懋陽,在1907年娶建懷德堂的賴長榮之女為妻,後於1924年興建占地約425坪的三合院,以及後方的日式木造住宅。

林懋陽宅第的日式建築。

林懋陽三房喜好藝術,1929年在原宅第旁興建洋樓,俗稱「細姨樓」,經商的林懋陽在此招待來賓。自此,林宅形成閩南、日式、洋樓三種不同建築風格在同一地點的特色。

1948年,聯勤糧秣廠取得林懋陽故居與周圍土地。1960年代,改建為眷村「一德新村」,所以當地民眾也稱林懋陽故居為「一德洋樓」。

一德洋樓。
一德洋樓。

一棟近百年的建築,承載多少悲歡離合?有誰曾長住?又有誰曾是座上賓?那些人如今安在?都巿中,這座洋樓好似成了電影中的場景。我在此陪友人安坐,品茗花茶。友人說:「孩子心灰意冷,不服事也不工作!」她的孩子是一流大學研究所畢業,原在科技業上班,七年前說要服事主,邊工作邊服事兩年後,便往全職事奉方向前進。但神始終沒開門,這兩年孩子什麼事都不想做了,連優渥的薪水也請不動他回到職場。

一德洋樓花園裡的花朵。
一德洋樓花園裡的花朵。

台中演武場老樹旁品茗

台中刑務所演武場落成於1937年,為日治時期司獄官警日常演習柔道、劍道的訓練場,後由台中監獄管理。2004年,因保存完整而登錄為歷史建築。場內榕樹1895年便已在此扎根,2006年遭受祝融之災,唯老根不死存留至今。

我們圍著老樹坐,聽街頭藝人唱著西洋老歌〈昨日〉(Yesterday)。友人先是靜靜地聽,而後嘆說她的孩子就像B612星球的小王子般天真。我見飛鳥宿在老樹枝頭,生機依舊盎然。

台中演武場。

台中文學館跨越障礙

在日治時期警察宿舍整建而成的台中文學館,我欣賞很多展覽,友人卻望著大樹坐上許久。那棵樹也吸引我,因它的根彷彿有強大的意志,扎進這片土地糾結盤踞,遇石頭踩過、遇牆跨越,高高低低、坑坑窪窪的地面也不能阻止它。

台中文學館。

誰能阻止上帝的計畫呢?祂必定在訓練那個孩子什麼吧?雖然無人看得懂,為何學工程的他一向能計算出正確答案,人生考題卻算不出來。有人告訴友人,不要總認為孩子應該可以,因為事實就是他不可以。即使他聰明、好學,工作表現好,但事奉就是不在行。

我看著那孩子有如他母親心裡的一塊巨石,沉甸甸壓著她難以展顏。想到這一天下來在都巿旅行所見的百年遺跡、老樹,它們挺過多少風雨?即便遭火刑,樹仍活著,繼續往下扎根,跨越障礙。

台中文學館。

無路可走時,我們能夠做什麼?詩篇17篇8節說:「將我隱藏在祢翅膀的蔭下。」當狂風暴雨遮蔽前路,讓我們持續躲藏在上帝裡面,讓我們下定決心扎根在主裡面,順服那唯一的領路人──天父上帝。我們必然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詩篇1篇3節),凡我們所做的盡都順利,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