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讓教會成為實踐生命教育的場域

圖文◎王燦昇(台南中會新豐教會牧師)

綜觀古希臘哲學家的思想演進,帶來對自我和生命的深刻探究,這種思考一直持續影響著現代的生命教育。從最初探索宇宙的起源等形而上學,轉向到「認識自己」探索內在自我認識和生命的意義,最後形塑經典哲學三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去哪裡?」即使不同時代背景,經典三問體現出不同論述,但都建立於一事實:「生命」奧祕無法測透,必須以「生命教育」課程作為探索。

恢復對生命的尊重

然而,生命教育並非教育史上的新名詞。輔仁大學哲學系教授黎建球指出,在哲學史上早以不同方式存在於不同科目中,例如,全人教育、道德教育、生命哲學、人生哲學等。台灣對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概念,引自於1979年澳洲雪梨聯合教會泰德‧諾夫斯(Ted Noffs)牧師以生命教育從事青少年藥品濫用現象的輔導工作,倡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觀點。之後,台灣因為社會風氣沉淪,每況愈下,在有識之士的努力之下,期許恢復對人生命的尊重。1997至2001年,台灣教育部進行了多項整體性的生命教育課程規劃,正式啟動「生命教育年」。

至今,台灣生命教育推動了二十餘年,儘管不同學者提出的理念與面向有所差異,基於立論點不同,形成百花齊放的定義。但經過多年的整合與對話後,逐漸形成共識。教育部於108年度正式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計畫執行人、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孫效智提出108課綱「生命教育核心素養架構」,以「人生三問、生命三學」建構出「五大核心素養:哲學思考、人學圖像、終極關懷、價值思辨、靈性修養」,統整出系統性架構。他並將生命教育精簡定義為:「探究生命中最重要議題,並引領學生在生命實踐上達到知行合一的教育。」整個脈絡與方向提供人反思生命的意義,期許人能朝終身學習邁進,並邁向整全性教育。

五大核心素養的方法與基礎以哲學思考為基礎,強調「思考知識與技能」。「人學圖像」論及「人是什麼?」「我是誰?」並從「關係中的人」理解人的整全性。根據人學論點進展「人生三問」,首先「終極關懷」探究人生終極的課題,了解不同宗教的知識與生命的目的與意義,確立人生的終極關懷信念。其次「價值思辨」,引領具備道德哲學的相關知識,建立道德思辨的技巧,培育美感與美學的素養,提升自我生活品味。最後「靈性修養」涉及人格統整和靈性修養的課題,通過靈性的養成,喚醒人追求幸福的人生。

孫效智教授策畫的生命教育架構,承襲18世紀德國思想家康德,透過其三大哲學批判巨著──《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建構人類核心關切的四個問題:人是什麼(What is man?)我能夠知道什麼?(What can I know?)我必須做什麼?(What ought I to do?)我能夠期望什麼?(What may I hope for?)探究人存在到未來的展望。由此導出實踐性三個問題:人為何而活?人應如何生活?人要如何才能活出應活出的生命?這三個環環相扣的議題,呼應「終極關懷,價值思辨,靈性修養」的實際運用,並展開人對於生命終極目標的確立、最終達成知行合一的生命內涵和目標。

生命教育和信仰的關係

至於台灣生命教育與宗教信仰關係,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哲學教授柯志明曾援引聖經經文陳述,從創世記到啟示錄以「生命樹」作為基督宗教串聯「起初到終末」象徵。他表示:「生命教育不是基督信仰許多教育中的一種,而就是基督信仰本身。」當生命教育就是基督宗教信仰,台灣教會應從整個國家教育政策規劃執行中,理出一套基督宗教的生命教育課程規劃。但教會界恐懼以「人本」哲學為立論的論述會侵犯上帝的神聖性。其實可以採「親神學哲學」(pro-theology philosophy)觀點,作為調和哲學與神學之間的張力。教會能以系統神學為立論,因系統神學無論從神論或人論為基礎,皆能論述基督信仰的神聖啟示。

基督宗教生命教育宜建構「整全性」(Holistic)教育觀。過往,「Holistic」翻譯成「全人教育」,但「Holistic」實質上具有完整、全盤、神聖、整合、關聯、多元性、不可分割等理念,最適切的翻譯為「整全的」。「Holistic」字根「Holos」亦出現於聖經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23節:「願賜平安的上帝親自使你們『全然』成聖!又願你們的靈與魂與身子得蒙保守,在我們主耶穌基督降臨的時候,『完全』無可指摘!」經文中「全然」(holoteles)與「完全」(holokleros)共同字根為(holos),在此指出一個人構成全人的三項要素「靈、魂、體」。聖經對人的描述,採取人格合一的觀點詮釋靈、魂、體,此三要素若轉換成現代心理學的用詞,則為身、心、靈。因此,「整全性全人觀」意味著一個人以整全的人格作為判斷世界的思想。

基督宗教的神學所呈現的整全觀,引領我們了解關於基督宗教信仰的核心價值,可成為生命教育的基石。誠如哲學家懷海德(Alfred North whitehead)於《教育的目的》(The Aims of Education: And other essays)一書道出教育的本質所言:「教育的本質是宗教性的。請問,什麼是宗教教育?宗教教育是一種灌輸責任和敬畏的教育。責任源於我們對事件過程的潛在控制。在可維護的知識可以改變問題的地方,無知具有罪惡感。敬畏的基礎是這種知覺,即現在於其自身中包含著存在的完整總和,前後,整個時間幅度,也就是永恆。


 *  *  *

根據上述論述,筆者將生命教育的整全性人觀(人生三問),以神哲學論述,致力將「人生三學:人為何而活?人應如何生活?人要如何才能活出應活出的生命?」導引對應的「終極關懷,價值思辨,靈性修養」加以運用,成為教會推動系統性講道信息、門徒創新培育訓練、社區發展等各事工範疇。以牧養教會現場為例,建造信徒理解基督宗教生命教育之理念:「以聖經通過歷史,於全方位引導人進行生命整全性省思,進而效法基督、委身基督、活出基督、傳揚基督的教育。」通過相關培育課程,期盼引導更多人來到上帝面前,活出基督形像(歌羅西書1章28節)。


 教會實踐篇 

聚焦信仰核心,善用外部資源

教會的生命教育乃助人活出一個「真正的人」。基督宗教宣揚的工作是一件「找人」的工作,儘管聖經未曾出現「人失去上帝形像」的記載,但神學探討讓人理解,要成為真正的人,唯有效法基督。因為基督就是完整、真正的人,身、心、靈健全更具「神人兩性合一」的整全人格。

年度主題與講道信息一致

為此,筆者致力建造教會年度主題與講道信息,以近十年的年度主題為例,皆聚焦基督信仰的生命教育主題,例如2016年「以基督的心為心」,2017年「在基督裡的整全生命」,2018年「知、情、意、行的生命擇學」,2019年「建立信仰核心素養」,2020年「活出信仰素養之道」,2021年「信仰朝聖之路」,2022年「一里路」,2023年「天路客行囊」,2024年「非凡之道」,2025年「承先啟後、再登高峰」。

以2023年「天路客行囊系列」為例,主要強調信徒行囊必須裝備「能力」與「美德」兩大要素。引用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對美德的定義:「生活、思考和做得好」對應台灣生命教育的「人生三問」:信徒應了解「我為何而活?」需具備「道德美德(幫助我們過得好);「我應如何生活」需要「智力美德」(幫助我們思考好);「我該如何活出該活出的生命」則需「實踐美德」(幫助我們把事情做好)」。

致力社區營造,創造合作空間

教會致力於社區營造過程,除了教會申請協會設立社區關懷據點外,也與相關社福單位合作,如台南市市政府第三新移民中心據點、伊甸基金會輔具中心,合作服務新移民與弱勢族群。與區衛生所長期合作健康講座,體適能課程,並將祖父母節、戒菸等活動結合於主日禮拜舉行,促進社區民眾參與教會。與教育單位合作,辦理教育部樂齡核心課程,提供社區居民終身學習場所。樂齡課程授權教會辦理,教會能作課程設計與內容,無形融入基督信仰元素。今年祖父母節主題「講自己的故事」,運用「人生朝聖之路」拼圖藝術作品,讓學員製作屬自己獨一無二的人生地圖,引導他們如何讓自己的人生活出好故事,讓孫兒女知道長輩的生命史。

教會投入不同面向的生命教育事工,推動過程中最容易受到阻礙的因素,不外乎理念、空間、經費、人力等因素。牧者須清楚生命教育的異象目標,對同工進行系統性門徒教育以取得共識。例如,開放「空間」議題,基督教教育神學家巴默爾(Parker J. Palmer)於《未來在等待的教育──從創造生命的空間開始》一書中提及所謂教學,乃是創造出一方空間,讓真理的群體踐行。美國教育學者格林(Maxine Greene)認為教育除了關注完整性,也要運用創意性思維,才能讓學生在情境中做知識。可見教育場域應承擔「創造空間」的責任。筆者據此引導教會理解,神學教育為建造完整性,同樣必須設置創意、想像的空間,讓信徒與社區居民在參與其中時,能共同建造意象的美感實體。

香港建築師王緯彬曾談到教會空間的概念,指出共享空間的概念乃出自使徒行傳2章42~47節:信徒「凡物公用」,神就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他認為,教會社群空間可分三個層次:第一層「現有空間」是傳統教會在禮拜天禮拜儀式使用的空間;第二層「共享空間」,乃是開放提供社區居民參與使用;第三層「虛擬空間」,是一種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共享平臺,是一種雲端的概念,可運用多媒體等應用程式達成目的。若教會更善用第二及第三層空間,將更有效接觸教會建築體以外的人。

這提醒我們反思:在教會除了擁有物業擴建新堂以外,是否更應該選擇活化建築物作為與社區居民共享的空間,而非僅是開放週末教會聚會,平日不常使用的建築物而已?可見,無論開拓新教會或是原教會整修,不是僅需要硬體設備,而是硬體結構上能否提供足夠友善的空間讓人體會到教會存在的意義。如此的教會,才能在當今高度壓力、心靈空虛的社會中,為徬徨無助的人提供一個尋求自己存在意義之處。

意義治療大師法蘭克(Viktor Emil Frankl)指出,人若要超越苦難尋得生命的真正意義,答案在於「進入群體」。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也主張,活出勇氣必須建立在「社會情懷」中。換言之,人們唯有在群體中得著力量。為此,教會必須善用、開放教會的空間,成為生命教育實踐的場域。若考慮經費,可先試著與相關單位合作取得免費資源,當活動形成口碑,許多潛在經費與資源就會陸續湧入。相同地,人力培育並非一夕形成,除了原教會信徒外,結合社區參與教會的對象,均是資源。教會的生命教育事工可實施領域非常廣泛,每間教會處境不同,只要願意開啟嶄新的眼光與創新的意願,牧者招集教會領袖同工,不斷通過評估實施與經驗累積,長期投入便能研擬出一套最適合的生命教育計畫。於此,引導人找回真正的自己,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以馬內利的上帝,基督就在生命教育中。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