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中有道】《獅坑裡的但以理》群敵環伺下的保守

《Daniel in the Lions' Den》

《獅坑裡的但以理》,彼得‧保羅‧魯本斯,1614~1616年。

◎虛吾

聖經常是古典藝術家汲取靈感的來源,但不是每個敘事都獲得畫家的重視。但以理在獅子坑中的經歷雖極具戲劇張力,在藝術史上卻不是常見的創作主題,原因可能在於獅子取材不易,不如今日可輕易取得萬獸之王的形象。

魯本斯的詮釋

17世紀後,藝術界才陸續出現較為寫實的作品,比利時法蘭德斯畫家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年)所繪《獅坑裡的但以理》(Daniel in the Lions’ Den)即是一例。這幅作品中,群獅環繞但以理,或張口咆哮,或伏首貼耳,幽暗的坑洞中僅上方一角有光透入,而地上散落猛獸飽腹後剩下的骸骨。但以理身著寸縷,握手望天禱告。事實上,正因他素常在神面前祈求禱告,忌妒他的政敵才找到機會構陷他,而此刻就等獅子一擁而上,政敵的詭計便能得逞(但以理書6章1~16節)。魯本斯藉著猛獸環伺、但以理毫無防備營造凶險情境,脆弱的生命在獅群之中仍得存活,即顯明上帝保守、群獅受上帝管制。

魯本斯描繪獅子雖然寫實,但比例並不精準,其參考的北非獅無論雌雄體長均超過兩公尺,與畫中之人相較,顯然體形過小。此外,但以理此時已歷經巴比倫的尼布甲尼撒與伯沙撒、波斯的大利烏等君王,不太可能仍是少壯年歲。魯本斯可能出於創作考量,且當時盛行繪畫裸體,因而畫出身強體壯的年輕男性形象。

里維埃的詮釋

相對於魯本斯的詮釋,英國胡格諾派畫家布里頓‧里維埃(Briton Riviere,1840~1920年)以動物繪畫著稱,獅子的體態、比例較貼近真實,詮釋也較貼近聖經。在《但以理回答君王》(Daniel’s Answer to the King)中,但以理已是老人容貌,室外透進來的晨光照亮他臉上歲月的痕跡。但以理衣著整齊,背對著獅群,彷彿毫不在意,神色自若地負手望向室外。獅群卻似乎受到壓制,即使但以理不設防,也只能保持距離乾瞪眼,不能越雷池一步。雙方之間,有如存在一道看不見的屏障。

在幽暗的環境中,先知堅韌如松,靜心等候上帝意旨顯明,反而獅群焦躁難安。里維埃的作品,無論技法與意境,皆更勝魯本斯一籌。

《但以理回答君王》,布里頓‧里維埃,1890年。

泰納的詮釋

美國非裔畫家亨利‧奧薩瓦‧泰納(Henry Ossawa Tanner,1859~1937年)所繪《獅坑裡的但以理》(Daniel in the Lions’ Den)中,但以理低頭倚牆、雙手交錯,面孔隱於陰影之中而晦暗不明。光明之處是先知的雙手,以及一頭雄獅彷彿帶著好奇心望向先知。畫面正中央的雄獅眼發綠光,顯見泰納已觀察到動物的眼睛會反射光線的特徵。

泰納的作品整體呈現冷色系,獅群中的但以理不若魯本斯作品中急切仰天祈禱,也不若里維埃作品中從容不迫,我們彷彿可以透過他拘謹的肢體語言感受到一絲緊張。而獅群恣意遊走,或好奇地趨近但以理,或根本置之不理,似乎沒有什麼生死邊緣的危機。

《獅坑裡的但以理》,亨利‧奧薩瓦‧泰納,約1907至1918年之間。

權臣先知

無論這三位畫家如何表現,但以理這個經歷都顯示野獸亦在上帝的權下,遠超過世界對權柄的想像(但以理書6章)。在眾先知中,但以理的生平與傳遞的信息皆極為獨特。他既是亡國貴冑出身,又成為帝國重臣,且歷任君王均委以重任。他身處危機四伏、詭譎難測的權力核心,卻能持守敬虔,甚至敵人也知之甚詳。他領受的信息不是走進群眾針砭時事、呼喚人們歸向上帝,而是苦難、被擄中的恆忍與盼望。他一面銜接耶利米關於以色列人被擄七十年的預言,一面也領受贖盡罪惡、引進永義的七十個七(但以理書9章24節)。

但以理書的體裁為啟示文學,不僅有象徵性記述,也有個人歷程的敘事。但以理在獅子坑中屬於六樁事件之一,而六樁事件的起因、背景、過程各不相同,但都呈現一個重要的主題──上帝掌權。尤其在但以理所處的環境,上帝應允永存的大衛王權已成歷史,亞伯拉罕的子孫也不再居住於應許的土地,上帝仍然掌權這個觀念格外耐人尋味。

上帝記念敬畏祂、信靠祂而不隨從世界的人,讓他們處在世界之中能得到能力與供應(但以理書1章17節)。上帝鑒察、顯明隱密之事,藉著先知的口昭示權力的立廢、時候的定奪都本於遠超天地的永恆者,顯明祂是啟明奧祕事的萬神之神、萬王之王(2章20~47節)。上帝保守那些遭遇危難、生死交關的敬虔人,他們即或沒有得到保護,仍然至死忠心,而上帝的全能令烈火也不能侵害他們(3章12~30節)。當帝國之主驕狂之時,上帝使他離開國位,甚至讓他不能住在人群之中,只能與野獸為伍,深刻認識至高者在人的國中掌權(4章)。帝國的興衰、輪替亦在上帝的掌權中,波斯人與瑪代人取巴比倫而代之,伯沙撒的宴樂成了他人生最後一次荒唐(5章)。

人的責任

彰顯上帝掌權同時,但以理書沒有屏除人的責任。但以理、哈拿尼雅、米沙利、亞撒利雅等人敬畏與倚靠上帝,認定即使上帝沒有保守他們,仍然應當稱頌與順從祂。他們沒有因為信仰與周遭人不同,就忽略在世界的角色,反而位居帝國總長,忠心辦事且毫無錯誤過失,並大膽在王面前見證上帝的權能,將榮耀歸於上帝(但以理書6章4、22節)。

但以理等人所傳信息不外乎他們有一位倚靠、盼望的全能者。雖身處敵擋上帝、拒絕真道的環境,他們仍一面忠心敬拜、等候亙古常在者,一面盡心竭誠度寄居世界的日子。相比於王國時期,以色列人被擄之後的情境更切合新約聖徒的處境,不同的是,先知時期許多事尚且隱晦,新約時期卻因著基督到來,揭開前約許多奧祕。如今我們認識更清晰,便得以存仰望、信靠之心,等候所愛的救主再來。

延伸閱讀

《從舊約傳講末世論》(Preaching and Teaching the Last Things),華德‧凱瑟(Walter C. Kaiser Jr.)作, 闕滄海、宋梅琦譯,麥種傳道會出版。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