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不叫我們陷入試探?

本期專題是由一位平信徒的提問開始:教會中的經常活動支出,牧者需要分攤嗎?牧者在教會的生活,大大小小,究竟如何如實如信的與會友共處。以兩篇文章引用主禱文中的「不叫我們陷入試探」為題,探究試探的內容。分別由平信徒與教會牧者執筆,直探試探所在。面對這些真實存在的危機,邀請讀者共同省思。

◎阿波(長老教會平信徒)

消費,人人平等

試探,無論階級、不論身分,人人都會遇上。時而埋伏,時而大搖大擺地出現在教會中的恐怕以「金錢」為最。金錢的多樣角色,充滿在團契出遊、小組聚餐、會議誤餐等大小零星的費用裡。這些計算,對於牧者而言,是與信徒共同的分擔,還是一種工作「福利」?由此提問,信徒都要分攤的經費何以牧者可以被排除?教會究竟是聘任牧者,還是供養牧者?

這些問題可能有些刺耳,但帶著改革精神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者與信徒,有沒有可能把這些看似「沒什麼」的經費支出,在「團契出一下」「我來請客一下」等平淡無奇的語句中,讓試探滋長,讓細節豢養魔鬼?

這是一個生活消費只漲不降的社會,當教會在各樣節日中舉辦出遊與聚餐,其所需費用的分擔,便能反映日常費用的環節。收多少會友才不會覺得太貴?全不全額補助影響參加的意願,那誰來補貼那不足的?羊毛出在羊身上,自然是會友的奉獻。繳錢當日,參加者如數提繳,人數清點對應無誤,只剩牧者。「喔,牧師不用啦,團契出就好。」收支不對列,大部分的人習以為常。

俗話說:「錢非萬能,但沒錢萬萬不能。」金錢是一個物體,一種名詞,它控管著生活,還可以詮釋活著的價值及身分。如此明確存在於每個人眼前的形體,在教會領域中卻成為隱晦的存在。

「出遊活動,我們都繳那麼多錢,為什麼牧師可以不用繳?」信徒A問。

「牧師開車,帶我們禱告,安排一些活動;牧師很辛苦,團契會費出一出就好。」信徒B答。

「這次聚餐,總共10人參加,總數分攤,請大家繳錢。」有信徒說。「啥!牧師也要繳錢喔?」牧者回。

筆者訪查過幾間聚會人數多寡不一的教會,遺憾的是,與信徒一起分擔者,並非多數。牧師也是信徒,萬民皆祭司,曾幾何時教會的講台上下,牧者信徒,一起共謀讓試探現身,讓魔鬼進來。

當信徒需要在日常生活計較時,何以要大方供養牧者?何以牧者要被「認為必須照顧牧者」的信徒,無限量地服務著?瑪門正埋伏在得救信息的門外,沾染上它,恐怕連叩門的力氣和聲響都虛弱不堪。牧者,難道不是信徒?教會,難道不是主耶穌最大?

是奉獻,不是信仰勒索

筆者訪問一位資深牧師,關於金錢在信徒與牧者之間的關聯,這位牧師提到「信仰勒索」這個詞彙。與眾人普遍認知的情緒勒索,兩者有相近的意思。它指的是在一種關係中,勒索者未能真正面對自己的內在,而以自身的身分位置企圖彰顯、控制他人的行為。被勒索者害怕關係結束、被討厭,於是有一方將自己縮得很小,也就是把自尊建立在對方身上。擔心牧者住不好、穿不暖,擔心牧者覺得教會「不好待」想要離開的會友,何嘗不是這樣的被勒索者?牧者難道不該靈敏地理解這樣的「主從」枷鎖?以牧養作為釋放,建立平等和諧的關係。

瑪門陷阱在於,每一個教會處理活動費、經常費的方式不同。被照顧的牧者,在會友以奉獻金錢關照時,原本該和大家分攤的支出獲得減免,應當心存感恩,而非理所當然。況且這是會友的奉獻,而非天上掉下來的。

如果認為是應當所得,是否有貪婪之意?也是信仰勒索。教會是有形的團體組織與建築設備,無形的信仰生命、人際網絡的社群,應該有著每一個人平等接受上帝的指引、尊主為大的關係,在路加福音3章中是這樣記載的:

群眾問施洗約翰:「那麼,我們應該做什麼呢?」

施洗約翰回答:「有兩件內衣的,要分一件給沒有的;有食物的,也要照著這樣行。」

有些稅棍也要來接受洗禮;他們問施洗約翰:「老師,我們應該做什麼呢?」

施洗約翰告訴他們:「不可收取法定以外的稅金。」

有些當兵的也來問施洗約翰:「我們呢?該做些什麼呢?」

施洗約翰對他們說:「不可強索金錢,不可敲詐;要以所得的糧餉為足。」

施洗約翰的教導,是對眾人、每一個有耳有眼的人,都當聽當看。

聖經中還有許多經文勸告教會領袖與領袖助手。在聖經搜尋網站上,只要輸入關鍵詞,例如「貪」,就可看到許多與「不可貪財」意義相近的句子,例如提多書1章7節、希伯來書13章5節和彼得後書2章3節。
基督宗教信仰引領我們知行一致,收取都在上帝。每個人都是何等軟弱,因此教會生活是讓人一次又一次回到上帝面前,領受救贖和教導。

教會即是社會,主耶穌的禱詞是這樣說的:「不叫我們陷入試探」(馬太福音6章13節,和合本修訂版),或者「不叫我們遇見試探」。陷入與遇見,或有層次之分,然而,如果能從最小、簡明易辨識的瑪門作為信仰操練的入門,那麼遠離試探的提醒,便能時時刻刻現身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

延伸閱讀:【特別企畫】希望你不會太晚知道的事──來自十年後的牧養筆記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