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聚珍教會,留住百年的光與影(下)

編按: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明年將邁入160週年,眾多珍貴史料、建築及設施,如何整理已成顯學。這次特別企畫共分兩期,上期談論路加的教會史書寫與文史宣教的建議;下期則以嘉義中會下半天教會的資產保存與研究為實例,邀請讀者共同了解。

以下半天舊禮拜堂的文資價值及活化建議為例

◎蘇明修(雲林科技大學建築與室內設計系副教授)

嘉義中會下半天教會開教甚早,原禮拜堂始建於1917年(大正6年),比對老照片及現況發現,除原紅磚建築台度以洗石子包覆、屋面及牆體以鐵皮包覆之外,其建築形制、木構架、門窗仍大致保持良好,可回復性高,是台灣少數保存良好的日治時期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木造教堂。其價值值得進一步加以探討,以確立未來的保存及活化方針。

南部教會禮拜堂建築發展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從1865年發展迄今,已有158年的歷史。作為外來宗教文化,其文化載體的教堂建築,必然有段調適的過程。根據張欽烽針對南部長老教會教堂的碩論研究《南台灣基督教教堂建築研究》,其建築形式歷經過傳統過渡式樣(1865~1930年)、西方歷史式樣(1910~1970年代)、現代幾何式樣(1954年~迄今)等發展階段。

下半天教會舊禮拜堂很明顯地屬於第一類,進一步說明如下:所謂傳統過渡式樣,顧名思義乃是從傳統閩南家屋風格,轉化到西洋教堂風格的過渡式樣,此時期包括有閩南風格以及閩洋折衷風格。根據《南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設教70週年紀念》資料顯示,在1935年調查的教堂中,有14個案例屬於傳統過渡式教堂;其中屬長向中間入口者有9處,其餘則屬短向(山牆面)入口類型。

下半天教會舊堂,類似這種西式教堂建築結構。(相片來源/《A Handbook of Architectural Styles》)

上述教堂或因年久失修,或經拆除改建,已全部滅失。不在調查範圍內的下半天教會禮拜堂,則同屬於閩南傳統式長向入口的傳統閩南風格教堂,因主事者的惜舊觀念幸運地被保留了下來。

下半天教會舊禮拜堂整修前樣貌。

文化資產價值探討

從前一個部分的討論可知,下半天教會舊禮拜堂至少有三方面的文化資產價值:

1.它可能是少數保存良好,建於20世紀初的木造禮拜堂,具稀少性價值。

2.其入口方向垂直於室內座位區的配置方式,具有台灣本土教堂發展類型學的意義。一般西方教堂主要入口設在中軸線的起點,而台灣早期的教堂尤其在鄉村地區常借用傳統家屋。即使經濟條件改善後新建之教堂,仍將入口規畫於長向的中點,此即所謂的傳統過渡式教堂。本禮拜堂是本土教堂發展過渡期平面類型的實證,具有建築類型學的意義。

3.以傳統穿鬪式木構架演繹西洋教堂空間的構成,具本土化意涵。西方教堂建築一般的剖面構成,常以空間高低表徵其空間層級及神聖性。以羅馬的聖彼得教堂為例,強調中軸空間高,視線導向端點之聖壇;兩側空間低,作為通道或次要座位區。下半天教會舊禮拜堂,以傳統的穿鬪式木構架中間高兩側低的設計,巧妙演繹了西方教堂的特性,深具本土化意涵。

下半天教會舊禮拜堂整修後外觀。

保存活化建議

目前下半天教會舊禮拜堂外觀的屋面及牆面,均以防水材料覆蓋,雖可防水,但因接觸面不通氣,有可能聚集潮氣,久而久之可能會產生蟲蟻問題。加上初步觀察,室內木屋架局部有白蟻痕跡,建議可先進行整體蟲蟻防治。長遠來看,以其珍貴的文化資產價值,建議可正式提出古蹟申請,期能獲得修復補助、恢復原貌。

其次,在使用功能方面,除維持目前做為社區巡迴醫療點外,建議可再加上下半天教會發展歷史相關展示,以豐富其再利用內容,增加吸引力。


找回在地失落的寶藏

◎林緯翰(下半天基督長老教會傳道師)

多數朋友聽見「下半天」,當下大多會發出疑問:「這是什麼地方?」

因他們未曾拜訪,甚至從未聽過此地,反倒常在氣象預報中聽到「下半天」一詞,這也加深外界的好奇心。

教會的源起與困境

下半天的舊地名為「半天厝(Pòaⁿ-thiⁿ-chhù)」,而下半天即下午之意。它緊鄰嘉義太保、朴子、水上及台南後壁,因位處嘉義縣鹿草鄉的邊陲地,致使許多鄉民都未曾到訪。然而,在早期的台灣發展史中,下半天卻是重要的農業聚落,因此下半天教會才會坐落於此,至今仍是鹿草鄉境內唯一的長老教會。

下半天教會的首位信徒,源於江家「戒除鴉片」的神蹟。當時,下半天信徒每逢主日須步行20公里至朴子的母會牛挑灣教會做禮拜,後因教會人數日增,1889年正月末便於此地開設下半天佈道所。這也造就早期庄內多為基督徒,信徒以江姓為主,多互有親屬關係。

下半天曾是鹿草的大庄,受時代變遷影響,台灣自農業社會邁向工業社會,導致鄉下人口大量外移,也使庄內逐漸失去生活機能。因長期未設置教育、買賣、交通設施,生活不便加速村莊的沒落(下半天往返鹿草市區採購就需要10公里),因此現今庄內僅餘約20戶居民,其中有6戶仍是基督徒家庭。因會友多住於庄外,甚至其他縣市,加上庄內沒有國中小及受少子化影響,教會約30年沒有兒童主日學,會友平均年齡超過60歲。教會內部有極大的年齡斷層,在在凸顯偏鄉宣教上的困境。

已故傳道師蔡士上於下半天教會牧會時期(1986~1994年)與會友合影,如今使用的新禮拜堂為其任內啟用。

百年教堂與史料

2022年7月20日,我到下半天教會赴任傳道師。當日情景仍歷歷在目——我經過四下無人、廣袤的甘蔗田後,才終於看見下半天庄。當日下午抵達教會後,映入眼簾的就是下半天教會的舊堂。它建於1917年,為第二代的禮拜堂,鼎盛時期曾有百人於此禮拜;多年前就有會友曾為了舊堂保存與否而爭論,慶幸最終仍被留下。舊堂連結下半天僑久遠的歷史記憶,也見證下半天教會最輝煌的一段時光,多虧先輩們具備深厚的遠見,將這座重要的文化資產保存下來。

下半天教會舊禮拜堂建於1917年(日治時期),鼎盛時曾有百人在此禮拜。

舊堂除了是多數人對下半天教會的第一印象,現今每週六上午,也作為對外巡迴醫療的窗口使用,每週吸引鄰近村落近20位長輩前來看診。這是教會目前與地方唯一的連結,也再次凸顯出地方人口老化的困境。

下半天教會舊禮拜堂內部結構仍保存良好。

赴任當日,我滿懷期待打開舊堂大門,所見卻是約20隻驚慌失措的麻雀。牠們長期在百年教堂內築巢繁殖,著實讓人內心五味雜陳,至今仍是待解的難題。當我巡視舊堂內部,才發現它保存狀況良好,卻淪為倉庫使用,堆積不少雜物。從中更發現一些教會史料,包含有裱框卻已褪色的老相片與書法題字,以及壞掉的老風琴。面對此景,當天我只能選擇先將相關史料擦拭乾淨,小心存放,這成為我推動歷史事工的契機。我深信,這一切都有聖靈的感動與引導。

下半天教會舊禮拜堂剖面圖,作者現場測繪手稿。

從整理史料到邁向135週年

「菜鳥傳道師」歷經麻雀的震撼教育後,再經過數月的適應期,才逐漸體會下半天教會受限地理位置帶來的挫折感。年輕傳道人往往會思考:「此時該做些什麼?」實況上的困難卻讓人寸步難行。傳道人及會友需要一段時間,轉換、磨合彼此的思維,我深刻體會到只能在陪伴當中學習如何同工,並透過一些外部資源找尋突破點。

某日我整理教會物品時,從舊書櫃找到一批保存良好的資料,也再次看見先輩過去累積的成果。這批資料包含早期寫下的教會日誌,最早能追溯至1958年,並有一些當時的會議紀錄、公文集、設教90週年感恩禮拜程序單、早期帳簿、相片等。從中已能整理出傳教者名冊,並窺探當時的教會情境。

接續於2023年1月份,在整理舊堂的大掃除中,我又從破爛的紙箱翻出已故謝大成牧師整理的史料。他28歲受派至此擔任傳道師,百年來只有他在此地封牧、結婚生子,然而他43歲因病離世,連告別禮拜都在此舉行,一生牧養下半天教會約15年,因此這些史料別具意義,實為無價之寶。

這批史料雖有蛀蟲痕跡,然而重要文獻卻仍保存良好,其中包含謝牧師赴任傳道師時的教會日誌、數本和會手冊、週報、活動剪影、辦理夏令營的資料及採訪文。其中讓我非常意外的是,有份2003年短宣報導中的相片,竟出現熟悉身影,細看後發現是朴子教會牧師林光世(現任本會小會議長),當時他年約20歲。後續我又從損壞的舊筆電搶救回一些週報、禮拜簡報、照片的電子檔,過程中窺見謝大成牧師默默耕耘的成果,這些付出都深深觸動了我。

會友整理教會相關史料,包含教會日誌或週報等。

下半天是個歷史悠久的村莊,確實因著社會轉型而沒落,成為下半天教會宣教上最大的困境,卻也見證長老教會早期的宣教歷史。透過史料整理,重新述說過去先輩的福音故事,使後人看見盼望,得著鼓勵。在此邀請下半天僑能多多關注教會近況,下半天教會將於2024年邁向設教135週年,預計辦理感恩禮拜,並朝向製作教會百年來第一本紀念冊努力,需要各方各界的支持與代禱。

延伸閱讀:【特別企畫】聚珍教會,留住百年的光與影(上)


相片提供/蘇明修、林緯翰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