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自由且真實──歌雷與「橋」副刊

◎蔡明諺(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副教授)

1947年二二八事件,台灣人民紛起抗爭。3月9日,國民政府派遣的整編21師抵台鎮壓起義,陳儀宣布戒嚴,並在各地展開清鄉。4月22日,行政院會通過撤銷「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改設「台灣省政府」,以魏道明為省主席。5月11日,陳儀離台。5月15日,魏道明與妻子鄭毓秀抵台。5月16日,台灣省政府成立,魏道明宣布解除全省戒嚴並結束清鄉。

清鄉戒嚴 假新文化運動除「謬思」

清鄉戒嚴時期,省政府著手調整文化政策。1947年4月28日,台灣省憲政協進會發起「新文化運動」,倡言「建立正途之國家民族觀念,糾正迷戀日本統治之錯誤思想」,主張「普及國文、國語,避免常用日文、日語」。學界後來統括此政策趨向為「去日本化,再中國化」。5月1日,《台灣新生報》(以下簡稱《新生報》)副刊大幅改版,其中恢復綜合副刊「新地」,每週出刊三期,由包可華(宣傳委員會)主編;新設「文藝」副刊,週日發行,由何欣(國語運動推行委員會)編輯。

《新生報》的前身是日治時期的《台灣新報》,戰後由李萬居(雲林人,巴黎大學社會系畢業)負責接收,1945年10月25日改以《新生報》發行。台灣省政府成立之後,1947年9月1日《新生報》改組,李萬居擔任董事長,鈕先銘(台灣警備司令部副司令)、林紫貴(台灣省黨部宣傳處長)為常務董事,鈕先鍾為報社總編輯。李萬居後來遭架空,遂退出報社,於同年10月另外創辦《公論報》。

關於「台灣新文學運動」的論文索引。

鋪設一座「橋」 促進雙重交流

在報社改組之前,1947年8月1日《新生報》副刊率先全面改版,歌雷同時接掌了《新生報》的「橋」「學生世界」「俱樂部」與「周末」等四個副刊的主編。由此開啟了戰後初期台灣文學最活躍的一個階段。

歌雷本名史習枚,1921年生於江西。友人稱其「篤信基督教,為一熱誠的基督信徒」。1939年前後,年輕的歌雷曾經隨中國新聞記者薩空了到迪化的《新疆日報》,現有文獻顯示他可能理解俄語,或者能夠翻譯世界語,後來在台灣也大量介紹俄國文學作品。他約在1942年進入復旦大學新聞系(重慶北培)就讀,參加國民黨三民主義青年團。1943年秋冬之際,以三青團成員為主,創立新血輪社,發行刊物《新血輪》(每週二期),後有魏端(端木野)、師道弘等人加入,至100期被團部改組而退出。

歌雷大學時期的室友馬克任回憶,在復旦時他們「共同編寫一份稱為《橋》的壁報,站在親政府的反共立場,在校園壁報林中很有份量」。1947年8月1日,「橋」副刊在《新生報》上重建,歌雷解釋說:「橋象徵新舊交替,橋象徵從陌生到友情,橋象徵一個新天地,橋象徵一個展開的新紀元。」同樣在創刊號上,歌雷的同事姚隼則說:「讓我們來重新鋪起一座橋,促進台灣和祖國的交流。」由此可知,「橋」這個意象具有雙層的政治意涵:在國共鬥爭的格局下,「橋」是要溝通左派、右派的年輕知識份子;而在二二八事件之後的台灣情境裡,「橋」是為了重新建立本省人與外省人的交流。

歌雷主編的「橋」副刊,是以「文藝」為主的綜合性刊物,他「不願意說明『橋』應當走那一種文藝的路向」,但設定「這園地是一個『自由』而『真實』的園地」。初期稿件以1500字為限,稿費每千字台幣300至500元,每半個月結算一次。「橋」副刊論戰時期,稿件常有超過三、四千字,稿費為每千字1000元,短文及詩作另以篇計算。稿源除台灣本島外,包括上海、福州、杭州等地,論戰開始時,最遠即有來自漢口的稿件。

歌雷發出徵稿,歡迎台灣本地作家投稿。

建立台灣新文學 引燃論戰

橋副刊的刊頭皆由歌雷設計。創刊初期是一位獵人的剪影,指揮兩隻獵犬前進,灑落帶狀的繁星。整體形象類似希臘神話中的俄里翁(Orion)。這種戰爭/戰士的形象,還有第19期騎在馬背上的戰士,吹起攻擊的號角,身旁同樣有兩隻獵犬護衛。與此「剛性」刊頭相對的,是另一系列較為「柔性」的意象,例如第11期是以類似文藝女神繆思(Muses)的形象,描繪「橋」是溝通靈感(星)與創作(書卷)的中介;第32期是情侶擁抱共享閱讀。部分刊頭採用他人創作,例如第30期書評專輯是以王之一拍攝「台北橋」影像製作;第108期刊頭則是挪用史塔森(Franz Stassen)為《浮士德》所繪插圖。除了「橋」副刊,台灣省婦女工作委員會主編的《台灣婦女》週刊,其刊頭也是由歌雷設計。

歐陽明的〈臺灣新文學的建設〉。

早期的「橋」副刊以創作和譯介為主,文類以新詩、散文較多,小說較少,翻譯詩偏向英美語系,翻譯小說多是東歐文學,評論特點主要在俄國文學與戲劇相關主題。1947年11月7日,歐陽明發表〈台灣新文學的建設〉,後世的文學史通常以此為「橋副刊論戰」的起點,但真正的論戰是從1948年3月29日楊逵發表〈如何建立台灣新文學〉引燃。在楊逵的建議下,歌雷宣布〈歡迎本省作家投稿〉,鼓勵可以用「日文」創作,再由報社委託專人翻譯後以中文發表。葉石濤就是在此新的編輯方針下,以日文寫作向「橋」副刊密集投稿。

葉石濤的〈一九四一年以後的臺灣文學〉。

「橋副刊論爭」是從1948年3月楊逵登場後,持續到1949年4月「橋」副刊被迫結束為止。論爭主題在討論「台灣文學」要往何處去?具體爭辯則圍繞在台灣文學的「一般性」與「特殊性」。例如,台大文學院長錢歌川主張,不可謂台灣新文學「可與中國文學、日本文學對立」。楊逵則認為,我們需要「台灣文學」這樣一個概念,是因為「台灣有其特殊性的緣故」,「必須深刻了解台灣的歷史,台灣人民的生活、習慣、感情,而與台灣民眾站在一起,這就是需要『台灣文學』這個名字的理由。」

宋承治的〈發展本島方言文學的文字問題〉。

因為對「特殊性」的肯定,「橋」副刊接受日文投稿,並出現關於「台語」創作的討論與實踐,例如1949年1月宋承治曾撰文〈發展本島方言文學的文字問題〉主張「揚棄漢字採用羅馬字」,具體的做法可以參考「過去天主教會的羅馬字宣教書,以及今日日本的羅馬字化方案」。與此同時,龍瑛宗對蔡德本改編劇本〈天未亮〉(師院台語戲劇社演出)的評述是:「演出時的文言句過多,應當多用方言」。林曙光則建議:「改編不如創作,以後希望本島的作家多多創作台語劇本。」

林曙光的〈臺灣文學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搭起文藝橋 通向民主與自由

1949年4月6日,歌雷因涉及楊逵〈和平宣言〉案,遭警備總部逮捕。4月12日,「橋」副刊登出第223期,歌雷在獄中發出啟事,宣布停刊。歌雷先被以妨礙秩序罪、內亂罪偵訊,後雖獲不起訴處分,但仍遭保安司令部羈押,至1950年3月24日獲釋,共繫獄354日。在獄中,歌雷結識因「與叛亂犯來往,思想不純正」罪名入獄的丁靜,後結為夫妻。

1965年歌雷在嘉義主編《台灣日報》,1959年進入《聯合報》工作,擔任編政組主任。1964年在《聯合報》上創辦「聯合周刊」,頗有重現當年「橋」副刊的氣勢。1967年4月《經濟日報》創刊,歌雷出任副刊主編,但於9月因報導琉球主權歸屬問題,蔣介石親自要求徹查,旋即被報社撤職。晚年出任《美華報導》雜誌發行人。1987年9月病逝於台北榮總。

姚隼在「橋」副刊的創刊號上曾讚美說:「耶穌捨棄了肉身,在神與人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歌雷則是為了搭起一座文藝的橋,被迫捨棄了自己的自由和青春。」姚隼和歌雷同樣都是虔誠的基督徒,但同樣不幸的是,姚隼和他的家人在白色恐怖時期也先後被捕入獄,姚隼的妻子死在獄中,姚隼的妹妹與妹婿因另案被國民政府槍決。他們在那個艱難的年代都被迫做出了苦難的犧牲,為台灣後來的人們搭建起通往民主與自由的橋。


相片提供/國立台灣文學館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