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至祕魯熱帶雨林旅遊 遭馬蠅寄生

(攝影/林宜瑩)

註:本文為報導、並非醫療評估或治療指導,若有身心健康疑問,請仍需與專業人士討論。

【林宜瑩台北報導】國人出國旅遊要注意四周環境,馬偕紀念醫院2月23日舉行記者會指出,有病患在去年10月前往祕魯馬丘比丘旅遊、在熱帶雨林住宿,11月回國後發現嘴脣疑似感染皰疹,經馬偕醫院檢查後發現是因被馬蠅蟲卵寄生,經手術取出三隻馬蠅幼蟲。

病患回國後發現嘴脣表面有小破皮,起初不以為意,沒想到二個禮拜後沒有好轉,嘴脣逐漸腫大且有日益加劇的疼痛感。經皮膚科診所診斷為皰疹,口服抗病毒藥物、抗生素及藥膏治療也未見改善,便轉診到馬偕醫院皮膚科進行細菌培養,起初也未驗出任何菌種,最後轉診至口腔顎面外科主任劉崇基門診。

劉崇基表示,國人遭馬蠅蟲卵寄生案例非常少,過去只發生過兩例寄生在頭皮的案例,這次發現寄生在嘴脣的情況是行醫以來首次見到。患者傷口初期與一般昆蟲咬傷非常相似,腫疱周圍有小型丘疹也容易與皰疹混淆,並不容易被診斷;在看診過程,可隱約看到有物體蠕動跡象;後以全身麻醉在手術室內取出,住院一晚確認恢復良好才讓病人出院。

(攝影/林宜瑩)

在活捉三隻馬蠅幼蟲後,也分別送病理檢驗及台灣大學昆蟲系系統分類研究室,由蕭旭峰教授加以鑑別,確認是台灣少見的馬蠅幼蟲。馬偕家庭醫學科主任、旅遊醫學門診醫師黃偉新表示,馬蠅主要分布在中南美州,一般生活在潮濕的熱帶森林和樹木繁茂的低地,會將蟲卵產在其他節肢動物(如蚊子)的腹部,當蚊蟲叮咬宿主時,蟲卵就在宿主體內,因通常都無痛、難以察覺。

馬蠅蟲卵寄生傷口起初像昆蟲咬傷,之後變為癰瘡,皮膚出現紅色突起,並在傷口隆起小結節的中央傷口有漿液性血水的滲出液。馬偕醫院提醒,國人出國旅遊前可查詢所到地區疫苗預防接種的建議,對旅遊過程中防蚊蟲叮咬也得隨時留意。黃偉新提醒,若曾至高風險地區回國後,發現身上有不明類似蚊蟲叮咬傷口,又遲遲未癒合,應儘早就醫並主動告知旅遊史。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