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教授演講「原來有科學」 族群知識啟發當代科教

(相片提供/Ljegay Rupeljengan)

【義工記者Umav Ispalakan高雄報導】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國科會)計畫第21屆的「週日閱讀科學大師」講座,邀請到國立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副教授、也是該校首位原住民族籍教授Ljegay Rupeljengan(樂鍇・祿璞崚岸),於3月17日上午在國家科學工藝館南館國際演講廳主講「『原』來有科學:原住民族科學教育」,現場近百位聽眾並有同步線上直播

Ljegay Rupeljengan以科學家和教育者的角度,介紹原住民族科學教育之發展、現況並提出建議。他也特別說明,這場講座最重要的目的是邀請眾人轉換觀點思考,因為原住民族科學教育不應該再落入以西方科學主導的思維,而要探究以族群脈絡出發之全人觀點(Holistic)的對話。「應該探求原住民族知識的全貌,而非止步於拆解文化中的科學。」

「週日閱讀科學大師」計畫由國立成功大學李旺龍教授主持,長期邀請各領域科學家推動科普教育。Ljegay Rupeljengan執行多項原住民族科學教育相關計畫,並擔任原住民族雲端科展總評審,並為族群議題開設通識課程,獲得成功大學111學年度社會科學領域通識優良課程教師。

(相片提供/Ljegay Rupeljengan)

講座中,以族文復名的Ljegay Rupeljengan簡介排灣族文化,並說明以家族代表身分參與之Payljus(白鷺)部落maljeveq(人神盟約祭)。接著Ljegay Rupeljengan援引國際間的原住民族權利案例,以及台灣相關研究、包括原住民族科展團隊之實例,說明原住民傳統文化和生活環境中的科學原理,指出原住民族傳統知識與西方科學並非平行兩端,而能有所交會、互相啟發。

Ljegay Rupeljengan也分析,要談原住民科學教育現況,不能不關注原住民學生升學與科系選擇之數據。而原住民高等教育近年現況中,碩博士以上之原民生人數,仍低於原住民占全台人口之比例;就讀科系則向特定領域顯著傾斜,理工與科學相關背景相對稀缺。Ljegay Rupeljengan,呼籲政策與教育端應正視培養更多元的原住民人才。

他也以《原住民族教育法》修正全文45條說明各級學前教育及國教階段之學生,包括非原住民皆應獲得「學習原住民族語言、歷史與科學及文化之機會」,呼籲社會積極理解與促成具原住民族主體之知識,將益於社會族群友善增加、誤解減少。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