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婷專題報導】教會空間高挑對稱,空中懸掛十字架,牆面上鑲著擁有26個音栓、1836支音管、高8.1公尺、寬8公尺、深2公尺的管風琴——這是高雄中會鼓山教會委託瑞士馬提斯公司(Mathis Orgelbau)承製,於2003年完工,耗資約新台幣2400萬元,經費全來自已故長老張文章的奉獻。

日治時期,第一代基督徒的張文章長老從台南搬遷到高雄濱線(哈瑪星),在日本人公司做雜務,被社長重用。終戰後日人離台,張文章承接日人公司,從貨運起步、後發展到遠洋漁業。由於輸出漁獲至日本,而認識為日本銀座教會維修管風琴的廠商望月,也首次接觸管風琴、聽見優美樂聲,認定「這就是教會應該有的聲音」。

懷抱將「最好的」獻給上帝的心意,張文章向教會提出建立管風琴的異象,而弟兄姊妹們也滿懷期待。有賴張文章全額奉獻與望月擔任顧問,鼓山教會於2000年擴建教堂時訂製管風琴,3年後各部件製成並跨海抵台,耗費約20多天組裝、30多天調音,期間教會借用鄰近活動中心聚會。最終,為鼓山教會量身打造的管風琴完成,今年已邁入16歲。

鼓山教會管風琴。(攝影/林婉婷)

「管風琴的時間越久,聲音越好。」長老顏惠傑表示,管風琴像好酒一樣越存放越香醇,維護是不可少的步驟。長老陳偉聰說明,教會每2年請原廠師傅來台檢修調音,由於鼓山教會位於海邊,風大且含有大量鹽分,加上附近捷運經過,頻繁震動也可能導致管風琴零件變形,維修並不簡單,每次往往耗時1個多月、花費200多萬。維修期間管風琴暫停使用,但離不開管風琴的會友們總很期待趕緊再聽見優美樂音。

管風琴究竟和其他樂器有何種不同?擔任管風琴老師呂慧真認為,其特色是莊嚴感;陳偉聰指出,管風琴能演奏出木管、銅管等音色,就像小型交響樂團,層次豐富。

談到管風琴的影響,張文章之子張榮凱長老提到,管風琴有助造就教會內音樂人才。目前鼓山教會的音樂團隊包含提琴弦樂團、聖歌隊、女宣聖歌隊、兒童聖歌隊和敬拜讚美團。而教會除了在主日禮拜與教會活動使用管風琴外,也協助管風琴家辦理音樂會、接受學校單位參訪。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2 意見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