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編踏話頭 | 

勤讀聖經,是基督徒信仰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行動。巴克禮牧師在1885年的《台灣府城教會報》(今《台灣教會公報》)創刊號中就曾開宗明義指出,信徒透過學習白話字,才有辦法自己閱讀聖經,不必假他人之口,就能明白上帝的道理。隨著近代國民教育的普及,識字能力不再成為信徒閱讀聖經的阻礙,然而聖經究竟應該怎麼讀才好?卻有各種不同的見解。新眼光讀經運動,不單是一種讀經的方法,更是一種讀經的態度,期盼信徒透過每日勤讀聖經,從在地處境中,以新眼光看見上帝的攝理。

 


陳南州於新眼光讀經寫作工作坊專講分享。(攝影/林婉婷)

【林婉婷專題報導】1月4、5日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傳道委員會舉辦的新眼光讀經寫作工作坊,邀請前玉山神學院副院長陳南州牧師談「處境化神學視角的聖經信息寫作」。他開宗明義點出《新眼光讀經》手冊的不足,循序漸進帶領與會牧者思考如何洞察台灣社會與教會處境,藉著經文與信息帶給讀者讀經的新眼光和神學新反省。

陳南州點出,《新眼光讀經》是為了解決亞洲地區教會詮釋聖經可能有過度簡化、偏差的問題;在詮釋經文時,則著重經文與讀者的互動,不同讀者在不同時空處境、不同閱讀方式所得的領受都是不同的。接著,他再三強調《新眼光讀經》不是整段經文的釋義、短篇講道、每日靈糧、心靈雞湯或個人感受分享,而是「從處境解經」,尤其是那些讀者未曾察覺、需要被提醒的處境議題。藉由閱讀與經文對話,提出跟台灣實況相關且讀者能夠思考、回應的信息;檢視內容是否認同邊緣、受歧視、窮困等弱勢處境,並思想今日教會應解構與建構什麼。

陳南州引用實例與眾人分享台灣歷史、文化、社會、宗教的情勢,這其中蘊含許多被忽略的處境,例如:他近期接到歷史研究訪談電話,才知道1987年,任職神學院的他遭學生監控,顯示雖然解嚴,但極權統治的影響力猶在;1981年,長老教會總會推動「什一增長」,背景是時任總幹事高俊明牧師於1980年因協助藏匿施明德而遭逮捕,長老教會以宣教運動紓緩社會與政治壓力;又例如邀請人參加就任禮拜卻在邀請函上用「蒞臨觀禮」,誤將「禮拜」降為一般典禮等。

關於如何落實新眼光讀經的詮釋,陳南州先指出當前問題包含僅著重經文詮釋、忽略處境連結,或詮釋不夠深入、僅重述聖經敘事等,並以循環圖表說明新眼光讀經的架構:人民經驗與故事隱含有人民的苦難與盼望,帶出社會實況解析,佐以聖經詮釋和神學反省,這是聖經經文和台灣故事的交會;後誕生信仰告白,在悔改、更新後產生相應計畫、行動。

陳南州建議寫作牧者保持對時事、處境的敏感與理解,並對參考書籍和網路見解進行思考與批判;在撰寫時參閱、比較不同版本聖經。他舉多個例子,例如羅馬書12章20節、以賽亞書45章11節、創世記27章39節、詩篇145篇13節等經文,在和合本2010版、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和現代台語譯本2021版裡都有不同表現,甚至有意思相差甚遠者。他並提醒留意用字遣詞,例如具有封建時期意味的「百姓」改寫成「人民」,或將帶有歧視意味的「瞎眼的」改用「失明的人」表達。

結語中,陳南州重申,《新眼光讀經》是從「處境」出發閱讀、思想與回應上帝話語,且處境不是寫作者的「同溫層」,而是台灣人民的生活實況。


│以上帝為中心 向世人說話│

「新眼光讀經寫作工作坊」開會禮拜請傳委會主委鄭文仁牧師證道。(攝影/林婉婷)

【林婉婷專題報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傳道委員會於1月4、5日舉辦「新眼光讀經寫作工作坊」,為帶領牧者體驗、認識海洋文化與外籍漁工處境,地點選在高雄市政府海洋局漁業文化館及高雄中會鼓山教會。

開會禮拜請傳委會主委鄭文仁牧師證道。「聖經是向每個時代的每個人說話。」他歸納出三點:第一,時代快速變遷,但聖經永遠在發光、永不改變,上帝的真理存在於每個時代;第二,上帝的話語關乎萬民,具有普世性;第三,聖經是上帝啟示,祂感動與呼召多位作者撰寫,他們背景不同、彼此沒有討論,卻能以上帝為中心,而這正是《新眼光讀經》手冊寫手要努力的方向。

開會禮拜後由《新眼光讀經》編輯陳惠淑牧師提醒寫作要點與格式;除了字數掌握、內容建議和標點符號運用,她特別籲請牧者們書寫信息時以真實見證為主,避免使用網路的喻道故事;另如有參考網路資料則需多方查證,經理解後編寫而非直接引用,且註明出處以避免侵犯他人智慧財產權。

「《新眼光讀經》不是單純靈修手冊、也不是單純註釋書,因為是新眼光讀經運動,所以也是宣教事工、宣教運動。」傳委會幹事陳澤胤指出,《新眼光讀經》記錄台灣文化、歷史及台灣人生命故事,邀請讀者們讀經、祈禱、行動——透過讀經與上帝團契,由上帝引導方向,產生連結土地、文化、生活為基礎的行動,在生活中做見證、在生活中宣教。

「《新眼光讀經》是21世紀新台灣宣教運動的一部分。」陳澤胤強調,面對中國打壓和國際關係瓶頸是台灣正面臨的處境,台灣基督徒需要有從台灣主體性出發的聖經詮釋,以帶來具有台灣主體性的宣教。


  寫作團隊注入新血美好事工繼續傳承  

(攝影/林婉婷)

【張原境專題報導】2021年甫加入寫手團隊的高雄中會茄萣教會牧師游文傑表示,大學時期即開始閱讀《新眼光讀經》手冊,深感內容觀點多元且富含突破性思考,對於個人靈命成長及聖經經文的理解有極大幫助,有助於用更深廣的角度看待信仰。如今成為牧者,在準備講章時,希望使用會眾熟悉的語言並能連結當代處境,藉由參與新眼光寫作工作坊,發現過往可能僅注意到心靈需求層面。而所謂的「當代眼光」則需更深入理解台灣的歷史、文化族群特色與國家主體性,並藉由作者分享台灣身為海島國家與普世的連結性,「很高興今年有機會參與《新眼光讀經》的寫作行列。」

擔任屏東中會傳道部長、於里港教會牧會的吳志仁牧師,參與《新眼光讀經》寫作至今已18年,目前里港教會提供會友實名制訂閱索取《新眼光讀經》,屏中傳道部與里港教會也分別設有獎勵辦法,鼓勵會友配合《新眼光讀經》進度抄寫《聖經充滿我》。他表示,新眼光讀經運動推展至今,常有長執在帶領敬拜讚美時,主動分享當週閱讀的領受與感動,而他寫作過程中需查考書籍資料,聖經因此閱讀得更熟,令人受益良多。

吳志仁說,有會友按照舊約將初熟的果子獻給上帝的敘述,固定將首批熟成的農作物送給上帝的僕人,這份心意讓他深受感動,便將故事寫入《新眼光讀經》中,獲得不錯的反饋,「不一定年輕人才會有新眼光,新眼光即是處境化,牧會過程會遇到許多事情讓人累積經驗、擴張眼界。」吳志仁也期盼,未來能不斷有新的寫手加入,將美好的事工繼續傳承下去。

新竹中會僑愛教會自2021年起錄製「每日新眼光」的讀經影片,並上傳至教會臉書供眾人閱覽。僑愛教會牧師劉俊逸表示,大學時期與一位視障朋友共同生活的經驗,讓他思考是否能以文字以外的方式接觸更多不同族群,此外,現代人習慣觀看影音更勝於閱讀文字,便期盼藉由影片幫助更多的人。他說,如今會友彼此見面時不只問候平安,甚至會說:「你今天新眼光了嗎?」希望透過新眼光讀經的推動,鼓勵弟兄姊妹在日常生活建立靈修的習慣,而不僅仰賴禮拜或週間聚會。

台灣教會公報社自1998年1月起,配合長老教會總會傳道委員會推動新眼光讀經運動,陸續舉辦新眼光小組長訓練,邀請傳道人加入寫手行列,初期新眼光讀經安排於《台灣教會公報》每週刊登,再集結成冊,後經總會新眼光推動小組討論形成共識,推動每日新眼光讀經,2000年改為每季出版《新眼光讀經手冊》,內容包含「每日新眼光」與「每週新眼光」。內容除了信息,還有討論題綱、祈禱文、代禱事項及行動參考方案,深入地結合聖經與社會處境,適合做為講道參考、團體聚會材料、小組查經教材,亦是個人研經最佳參考。

2001至2006年新眼光讀經首度嘗試新媒體方案,設計「新眼光靈修專線-即時播報系統」,讓信徒透過市內電話即可聆聽台語、華語、客語、阿美語、布農語、泰雅爾語、排灣語、魯凱語、太魯閣語等9種語言的靈修內容,提供更多元的讀經管道。


 訪視漁港   關注外籍海員漁民

2021年新眼光讀經寫作工作坊活動地點,特別安排在高雄市政府海洋局漁業文化館,館場上方即為平安基金會所屬海員/漁民服務中心辦公室。(攝影/林婉婷)

【林婉婷專題報導】「要接待異鄉人到你們家裡;曾經有人這樣做,竟在無意中接待了天使。」(希伯來書13章2節,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2021年新眼光讀經寫作工作坊活動地點,特別安排在高雄市政府海洋局漁業文化館,館場上方即為平安基金會所屬海員/漁民服務中心辦公室。工作坊邀請中心主任陳武璋牧師分享中心歷史與服務,並領眾人往鄰近之前鎮、旗津漁港,發放為外籍漁工募集的二手冬衣,也讓牧者們有機會接觸漁工。

陳武璋指出,目前台灣外籍移工總數約71萬人,外籍漁工占約3萬多人,其中有2萬多人是遠洋漁工。他分析遠洋漁工遭遇的困境:薪資較低、工時較長、精神壓力高,此外,勞動環境危險,容易受傷、就醫困難;不受《勞動基準法》保障;母國仲介公司契約不透明;對外通訊不便且申訴管道不通暢;不同國籍的漁工可能因為文化差異而產生衝突。陳武璋以2020年協助處理的申訴案為例,談漁工的處境;該案件中,提出申訴的漁工最終得以離開不良勞動環境、返回家鄉,受到幫助的漁工們都很感謝中心協助,其中甚至有印尼籍穆斯林接受牧師為他禱告。

外籍漁工流動性高,在這種現實條件下,很難真正向漁工傳講基督信仰,不過陳武璋強調,雖然外籍漁工可能停留在台灣港口短短幾個禮拜,但他們仍是台灣的一員,是需要關心、照顧的對象。教會有教會的責任、機構有機構的任務,雖然看似都在服務,但這也是宣教事工的一種,「以撒種的心來服事,不求回報。」


 走訪古蹟   踏查哈瑪星宣教史

新眼光讀經寫作工作坊自由參訪行程「哈瑪星在地文史踏查」,邀請高雄中會鼓山教會牧師黃信典介紹地方宣教歷史。(攝影/林婉婷)

【林婉婷專題報導】新眼光讀經寫作工作坊自由參訪行程「哈瑪星在地文史踏查」,邀請高雄中會鼓山教會牧師黃信典介紹地方宣教歷史,並帶領眾人前往「登山街60巷的記憶」歷史場域。在這片區域中有清國時期建立的「外國人墓園」,宣教師李庥即埋葬該處,隨著時間流逝與都市發展,已難以考察具體位置,但更令人深思其中的歷史與宣教意義。

黃信典指出,清國時期高雄名為打狗州,1920年日治時期改名為高雄廳;1858年,英法聯軍擊敗清國後簽署《天津條約》,台灣開港通商,使宣教師得以再次來到台灣。馬雅各醫師與李庥牧師分別於1865年和1867年登陸打狗港。究竟打狗港和登陸處位於何處,黃信典認為可能鄰近英國領事館,但具體地點需要深入發掘更多歷史資料才能確定。

鄰近港邊的高雄市鼓山區「哈瑪星」地區,留有許多日治時代的文化資產遺址,例如愛國婦人會、武德殿、警察署、郡役所(市政府)、郵局、驛站(火車站)等,顯示日治時期的哈瑪星是高雄城市發展重地。但在更早之前、清國時期的哈瑪星就有頻繁的商業與人文活動,例如外國人墓園,見證當時西方人在台灣生活、傳教及建立教會的歲月。不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人於該處建設軍事防禦設備,因此清國的痕跡不若日治時期完整。

「歷史的痕跡是上帝的作為。」黃信典點出,李庥在台灣的宣教之旅開始至結束僅12年,但宣教並沒有因此停止。日本人於1910年在此地設立教會,教堂於戰爭期間遭美軍轟炸而損毀;1946年鼓山教會成立,根據設教40週年紀念刊記載,鼓山教會買下該日本教會場址作為教會現址。人在安息後被埋葬,建築因為機槍倒塌,但上帝的恩典作為,使福音和教會始終在這裡以不同的方式延續。黃信典期待有日能向政府爭取設立相關紀念碑。


【林婉婷專題報導】面對美國與中國等帝國,台灣是小小的島國,但面對大海的台灣,又是怎麼樣的國家?新眼光讀經寫作工作坊邀請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秘書長戴寶村教授擔任講師,以「台灣在東亞海洋歷史變局中的地位」為題,從多個面向談台灣與海洋的緊密關係。

「台灣周遭都是海,為什麼缺乏海洋文化呢?」戴寶村說明,世界各國依照起源和發展而具有不同文化特性:大河、草原、叢林與海洋文化;其中海洋文化具有開放、互動、進取、多元等特性。

事實上,台灣是一個在海洋與陸地之間擺盪的國家;在最早有文字紀錄的荷蘭時期、西班牙時期、鄭氏時期,這些時期台灣的海洋文化濃厚,仰賴海上貿易維持經濟。但1684年、具有陸地文化特性的清國統治台灣,初期採消極治理,台灣成為帝國邊陲,與國際互動銳減;戰爭後,台灣開放,再次與世界商貿往來,台灣產品外銷,基督信仰等西方文化也傳入台灣;1895年,台灣割讓予日本,這是台灣又一次與世界接軌;然而1945年,國民政府來台,台灣進入封山禁海的戒嚴時代,在人民思想上也因教育等方式被灌輸中國才是家鄉。解嚴後,社會開始思考民主化的台灣要如何才能成為正常化國家。

戴寶村進一步從與海洋相關的科學、生態、族群、船隻、港口、宗教、藝術等子題,談背後隱含的經濟、產業、歷史、政治意義與故事。例如漁業反應出族群和季節文化,虱目魚的命名來自西拉雅族語;早年福建人來台灣捕烏魚,因此知道台灣的存在,後來才有漢人移民台灣;吳郭魚、石斑、鰻魚和鮪魚等產業見證台灣養殖和遠洋漁業發達;鯨豚觀光與保護議題使大眾留意到保育的重要性等。

戴寶村也以台灣族群組成方面為例,指出台灣、紐西蘭、復活島、馬達加斯加都是南島語族島系,這些地區的原住民在語言、禮儀等方面有許多共通性。而台灣漢人也是渡海來台的居民,清國是為了生存的經濟移民,光復後有政治因素導致的遷徙;又因為全球化,現在則有為婚姻、就學和工作需要來到台灣的新住民和移工。

「為何海洋文化一直沒有成為台灣主流?」戴寶村分析,早期原住民族沒有發展出國家組織,且在不同殖民政權侵略後又遭到邊緣化;清國末期多重視移民台灣的漢人;日治時期雖有些發展,但國民政府遷台後採威權統治,承襲陸地性格、心繫「光復大陸」,加上教育、媒體等領域都未強調海洋文化,導致如今結果。

戴寶村強調,台灣人要知海、親海、入海與護海,2018年「海洋事務委員會」成立、設點在高雄市,算是一個開始。他相信,大國有大國的立足之道、小國有小國的生存方式,台灣長期堅守自由、民主、人權,並沒有被中國、美國、日本等其他國家剝奪,在他心中,台灣的活路是「海洋立國」。


(攝影/林婉婷)

【林婉婷專題報導】新眼光讀經寫作工作坊講座之一,邀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副教授陳明祺主講「全球政治變遷中的台灣處境」,他從中國的國家發展與國際關係切入,延伸討論台灣要用什麼態度面對中國勢力。

陳明祺指出,冷戰之後,基於對和平的渴望,西方國家希望藉由中國經濟開放、成長,連帶改變中國政治體制、逐步走向民主化。然而事實是,中國改革開放後經濟提升,帶來的不是民主自由,而是富國強兵,成為「中華民族復興」的後盾。2021年,中國共產黨迎來建黨百年,未來幾年,還有建軍百年(2027年)、建國百年(2049年),另中國國家領導人、中國共產黨總書記習近平,因2018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修憲,廢除國家主席、副主席續任「兩屆制」限制,習近平是否將在2022年召開的第20次全國代表大會中成為「終身領導人」備受關注。

在外交上,中國從鄧小平的「韜光養晦」,轉變成習近平的「奮發有為」;喊出「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川普2017年當選美國總統,習近平回應表示:「太平洋夠大,容得下中美兩國。」另中國透過「一帶一路」向西發展,以經濟名義進行軍事預備,例如租用印度洋重要據點、斯里蘭卡的漢班托塔港(Magampura Mahinda Rajapaksa Port),效期長達99年。從這些事件能看出中國對世界秩序的挑戰。陳明祺認為中國試圖恢復過去的「朝貢體制」;所謂朝貢並不是貿易,而是以皇權為中心,交易並非追求公平的利益與商品的交通,而是權力關係的展現。

近期國際關係拉鋸強烈的美國與中國,針對中國的非軍事攻擊,例如抖音軟體監控、孔子學院、監控與煽動海外學生等,美國也祭出回應政策與行動。但對新任美國總統拜登來說,防疫和種族議題仍是當前主要危機,對中國採取經貿不脫鉤、多邊主義,另將俄國視為主要對手。

陳明祺強調,從地緣政治上來看,中國對外擴張不可能繞過台灣,就算台灣屆時「跪著」,中國還是會踏過台灣,既然站著和跪著都要面對中國,那麼不如選擇屹立奮鬥。他最後提醒眾人還是要多祈禱、多傾聽上帝的聲音,尤其當其他團體為了經濟而向中國妥協時,宗教團體更要發揮力量,關心受壓迫者的處境。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