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婷高雄報導】1951年,中國政府與圖博(西藏)政府簽約《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十七條協議》),1959年3月10日「拉薩事件」爆發,同月15日第14世達賴喇嘛不得不流亡印度,現約有15萬名圖博人流亡海外;今年已是《十七條協議》70週年、圖博抗暴62週年。每年3月,「西藏台灣人權連線」等關心圖博人權議題的公民團體,會辦理腳踏車騎行、主題講座和抗暴週年遊行等活動,邀請更多台灣人共同關心;今年遊行於3月7日自台北捷運忠孝復興站出發,10日在自由廣場舉辦和平祈福晚會,另於3月2日在高雄與台灣人權促進會南部辦公室合辦講座「和平協議不和平——中國人權現況觀察」,邀請西藏台灣人權連線理事長札西慈仁、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副教授陳至潔與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秘書長邱伊翎分享。

陳至潔從中國社群媒體搜集「圖博」相關貼文,研究中國對圖博議題掌控與導向;於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期間,在50個有影響力的微信公眾號、超過20萬篇貼文中,與圖博直接相關僅214篇,另涉及維吾爾415篇、台灣2452篇、香港6292篇;214篇貼文又有190篇是官方媒體發布。這些貼文裡,最大主題是指控外國勢力介入圖博,其次是國家挹注圖博經濟發展,值得注意的是,與「達賴喇嘛」相關詞彙並未出現在這些宣傳中。陳至潔分析,這些國家宣傳將圖博人的需求簡化為生物性層次,弱化文化性(語言、信仰等)需要,另外也醜化海外圖博人運動;他直言,中國境內人民若是缺乏其他消息來源,且長期接收官方散佈資訊,極可能對圖博持有落後、貧困印象,並認為圖博人抗爭是「不知足」,轉而支持中國高壓政策,也使未來和平談判更加難以實現。

(攝影/林婉婷)

札西慈仁是流亡圖博人,出生於印度,至今從未踏入自己國家;他感嘆沒有國家是非常悲傷的事,也擔心可能此生都沒有辦法踏上故土,但這段流浪歲月也有令讓他驕傲之處,就是有民主參與經驗,這個是中國境內人民所沒有的。札西慈仁說明,事實上藏傳佛教並不支持自殺,但目前已約有150多位圖博人以自焚表達抗議,這些人是為了圖博人民獻上自己的身體;他也強調達賴喇嘛教導圖博人要關心其他國家、地區的人權議題,正如達賴喇嘛不只是圖博的、而是世界的,另一方面,中國共產黨壓迫異議者也不分種族、地區,因此中國民運人士們應該要合作、團結。

札西獻予講者們「哈達」表示感謝與祝福。(攝影/林婉婷)

邱伊翎指出,有人會質疑為何要關心「中國」人權?但從李明哲案與其他案例可見,中國政府現不只是逮捕中國人民,還包含入境中國的他國人民;加上中國強化在聯合國的控制,這都顯示中國人權問題不再只是「中國」問題,而是世界問題。她坦言,中國政府很難撼動,有時公民團體也會萌生怎麼倡議都像是「對牛彈琴」的挫折感,但對於人權侵害事實仍不能置之不理,如何更有效的行動與影響,這是很多公民團體和工作者持續思考的。

問答時間,眾人討論可以為這些受迫害地區人民做些什麼?邱伊翎重申,公民團體不是政黨附庸,不會要求要投票給哪位候選人或政黨,而是鼓勵民眾響應連署、寫信、遊行等,表現出關懷與態度,在整個國家的背後,其實是一位又一位的人民。札西慈仁認為有夥伴團體共同前進很好,但圖博人也要自己爭取與堅持,雖然運動中會有難過,但不會因此停下腳步。

(攝影/林婉婷)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