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白話字──珍貴 ê 文化資產-1

(攝影/湯立琳)

(Chhiáⁿ an-chong Taigi Unicode jī-hêng, phòe-ha̍p Firefox Browser lâi tha̍k. 請安裝Taigi Unicode字形,配合Firefox瀏覽器來讀)

【台文版復刊30週年紀事】

1885年巴克禮牧師用 PE̍H-ŌE-JĪ(白話字)發行台灣頭一份報紙《Tâi-oân Hú-siâⁿ Kàu-hōe-pò》(今《台灣教會公報》,簡稱《教會公報》)。1969年3月中國國民黨政府禁止白話字,1049 kap 1050期合併出刊,成做最後一期 ê 白話字報紙。Kāng 年12月,《教會公報》復刊,改用中華民國語發行,停止使用84冬 ê 白話字。經過22冬後 , 1991年9月22日《教會公報》第2064期正式開設兩版〈台語特刊〉,用台語漢字 kap 白話字刊登文章。2002年,台文版由兩版縮作一版。算起來,台文版復刊到今,拄好滿30冬矣。本期 kap下期特別企畫專題,邀請歷年來佇台文版筆耕 ê 作家,分享 in ê 心情,mā 祝福台文版復刊30週年。未來 ê 路猶真長,向望讀者多多支持台文版,用母語寫作投稿《教會公報》,利益母語使用,落實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認同所有的住民」ê 信仰告白。 (《台灣教會公報》台文版主編林碧堂)


文圖 Tân Bō͘-chin(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助理教授)

今年是《台灣教會公報》有台文版30冬 ê 紀念。30冬前 ê 1991年,《教會公報》重新「講台語」。Khiā tī 30冬後 ê 今仔日,lán beh 感謝歷來台文版 ê 編輯,因為 in ê 堅持,chiah thang hō͘ 台語、台文 koh 再出現 tī 《教會公報》。Kāng 時,Lán mā beh koh 再思考台語文對《教會公報》 ê 意義。

Lán 若講著台灣文學史 ê 起源,一定 ài ùi 台語「白話字」講起。台灣文學 ê 第一篇小說、第一篇散文、第一首新詩,tī leh lán《教會公報》(創刊號《Tâi-oân Hú-siâⁿ Kàu-hōe-pò》)頂面。Lán 若講著台灣人對現代智識、世界新知 ê 吸收,mā ài ùi 白話字講起。

Ùi 1885年7月開始,白話字 ê《Tâi-oân Hú-siâⁿ Kàu-hōe-pò》tī 台灣 ê 媒體、教育、文學、醫學、語言學各方面,lóng 扮演先行者 ê 角色,ē-tàng 講是台灣人追求近代文明 ê 根源。白話字 kap《教會公報》m̄-nā 是台灣人珍貴 ê 文化資產,mā 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對台灣語言、文化 siōng 大 ê 貢獻。

自1885年7月創刊開始,《台灣教會公報》就一直使用白話字。圖①〈Kong-phòa Tōa-chûn〉是1912年6月報導英國鐵達尼號(Titanic)沉船 ê 事件。

《教會公報》文字 ê 轉變

總是,台灣 tī 歷史上經歷無 kāng 外來政權 ê 殖民統治,特別 tī 日本時代 kap 戰後國民黨政府兩擺 ê「國語」(日語、華語)政策,台灣 ê 本土語言受著壓制,台灣人 ê 語言、文化 mā 產生嚴重 ê 斷層。Kap 台灣 ê 歷史有 kāng 款 ê 運命,《教會公報》ê 文字 mā tòe-tio̍h 無 kāng ê 殖民政權產生轉變。

自創刊號開始,《教會公報》 tō 全部使用台語白話字刊印。到 kah 日本時代尾期 chiah 出現轉變,漸漸仔出現使用日文 ê 現象。Ùi 1936年1月(第610號)開始,有真 chē 期 ê 頭版文章 tō 以日文呈現,1942年2月、3月(第683 kap 684號),也就是戰前停刊 ê 上尾兩期,頭版 tō 全部以日文刊出。總是,報紙 ê 內容猶是以白話字為主。

日本時代戰爭時期 ê 《台灣教會公報》,漸漸出現頭版文章有日文 ê 現象。圖②是1942年3月《教會公報》頭版。

戰後,國民黨政府為著推 sak 中國化 ê 教育,壓制台灣各族群語言 ê 發展,全面禁止台語、白話字,m̄-nā 查禁教會 ê 白話字信仰文書、koh 沒收白話字 ê 聖經、聖詩。長老教會 tī「國語推行運動」ê 壓力下面,ùi 1955年1月開始,tī 原底 ê 白話字 ê《教會公報》後壁,增加中文版 ê 副刊《瀛光》。到 kah 1969年3月,白話字 tō hō͘ 國民黨政府全面禁止。煞落來1970年1月開始,《教會公報》全部改做華語刊印。使用84冬 ê 白話字──一 ê 世代台灣人 ê 記憶,tō 按呢行入歷史。

請 koh 聽一遍:「TKC」 ê 呼聲

Tī 彼 ê ùi 台語白話字轉換做華語中文 ê 時間點,tī教會面對語文選擇 ê 十字路口,有一陣教會 ê青年──TKC(Tâi-oân Kàu-hōe Chheng-liân Thoân-khè),in 主張教會應該繼續推 sak 白話字,mài 放棄 lán ê 母語。In tī 1949年發起白話字運動,針對日本時代 tú 結束,國民政府 tú 來,教會到底 beh 行向羅馬字(白話字)á-sī 漢字,有真 chē 討論。其中發起人之一 Táng Tāi-sêng(董大成)講出戰後初期教會面對 ê 語言困境:「將來 tī 台灣教會到底 tio̍h ài 採用漢字 á-sī 羅馬字?現在 lán ê 教會關係文字 ê 問題是 khiā tī 雙叉路。Tī chit-ê 時期無決定 chi̍t-ê 方針是 bōe 用得。」(第729號)

Chiā Keng(謝經)khiā-tī 新舊時代 ê 交替,指出:「總是現在已經無人 teh 禁止咱講台灣話,也無人 teh 禁止咱使用白話字 lah,咱 kiám m̄-ài 除去這號悲慘 ê 現象 mah?」「我想台灣人應該 tio̍h 用台灣話祈禱,也應該 tio̍h 讀白話字 ê 聖經。」(第730號)

Lîm Kok-hông(林國煌)進一步呼籲教會:「毋通因為 taⁿ 光復,用漢字 chiah 是 ha̍h 時勢,á-sī 毋通現時漢字 iáu 是比較 te̍k 對文書傳道上最普遍 ê 字,用 chi̍t-ē 因端來看白話字是無路用。」(第730號)

延續頂面 ê 討論,Tēⁿ Jî-gio̍k(鄭兒玉)牧師 tī 1949年11月發表文章,正式宣佈白話字運動組織化 ê 開始。In tī TKC 夏令會召開白話字大會,各地方 ê TKC mā 響應,議決出版白話字 ê 書刊,鼓勵各教會使用白話字 ê 教材,beh 普及白話字教育 tī 各教會。

Ùi 1949到1952年,TKC絞起一陣推 sak 白話字 ê 捲螺仔風。In用白話字印主日學教材、聖經研究 ê 冊,mā 出版白話字 ê 物理、數學、營養學教科書。Tī nā 來 nā 高壓 ê 語言政策下,雖 bóng 白話字運動無法度 koh 繼續,總是TKC抵抗主流華語社會,堅持擁護白話字 ê 精神,留 hō͘ lán chi̍t-ē 時代 ê 典範。

Lán ê 向望:恢復台語白話字 ê 書寫

《教會公報》自1970到1991年lóng 使用華語刊印。Tī 中華民國政權下面,華語、漢字成做主流,台語、白話字變成禁忌。這種長期 hō͘人壓落底 ê 結果,一直到1991年 chiah 因為台文版ê 出現,有一 sut-sut-á tháu 放。總是,ùi 整體來看,台文版iáu 占《教會公報》真少 ê 篇幅。文字反應語言,lán ê 教會 mā tau̍h-tau̍h-á 失落台語,特別 tī 主日學、青少年團契,已經是華語 ê 信仰教育。

1970年1月,教會報全部改換華語中文刊印。圖③是1970年1月頭版。

一直以來,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是 khiā tī 時代 ê 頭前,追求公義,kap 這片土地 ê 住民 khiā 鬥陣。Lán 真向望,教會代先落實台灣語言 ê 轉型正義,chhōa 頭帶領台灣社會,重新建立台灣本土語言 ê 主體性。Lán mā 向望,《教會公報》會當全面恢復1970年以前用白話字刊印 ê 榮光。

Khiā tī 2021年 ê 跤兜,請 koh 再一擺思考1949年 Chiā Keng 講 ê 話:「總是現在已經無人 teh 禁止咱講台灣話,也無人 teh 禁止咱使用白話字 lah,咱 kiám m̄-ài 除去這號悲慘 ê 現象 mah?」Chit-ê 問題經過72年 ê 歷史,等待 lán ê 回答。

 

延伸閱讀:
【特別企畫】期待台文 ê 米該雅-2
【特別企畫】我 ê 台文生活記持-3
【特別企畫】上帝引 Chhōa ê 台文路-4
【特別企畫】教會公報台文重頭生30冬-5
【特別企畫】我 ê 寫作過程-6
【特別企畫】牽手做伙行-7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