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師點將錄

12月第三主日是總會訂定的「退休傳教師奉獻主日」。長老教會來台灣宣教已有152年,大家對馬偕、巴克禮、馬雅各、蘭大衛等外國宣教師的宣教事蹟,多少都有聽聞過,因此這次專題期望,能多介紹一些過去對台灣社會與教會有貢獻的其他外國宣教師,讓大家一起來緬懷、記念。

12月第三主日是總會訂定的「退休傳教師奉獻主日」。長老教會來台灣宣教已有152年,大家對馬偕、巴克禮、馬雅各、蘭大衛等外國宣教師的宣教事蹟,多少都有聽聞過,因此這次專題期望,能多介紹一些過去對台灣社會與教會有貢獻的其他外國宣教師,讓大家一起來緬懷、記念。

台灣民主撲火飛蛾  唐培禮

【林宜瑩專題報導】宣教師唐培禮(Milo Thornberry)、唐秋詩(Judith Thomas),1965年受美國衛理公會差派,1966年初抵達台灣。照理說,衛理公會背景的他們,與隨同國民政府來台的衛理公會,關係應該會很好,可是唐培禮竟曾被訓斥,傳教師只管傳教就好,不要介入台灣政治。

來台後,唐培禮在學習華語時認識其他教派的人,又因原本衛理公會事工停頓,他便向於台灣神學院協助教課,因此認識了美國長老會宣教師韋禮遜(Don Wilson)牧師。韋禮遜精通台灣話,並將台灣文化介紹給唐培禮,漸漸的,唐培禮開始對台灣社會與政治更加了解,也發現當時只有長老教會敢批評時政、替台灣人民發聲。而後,在韋禮遜引薦下,他認識了彭明敏。

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彭明敏與台大法律系學生謝聰敏、魏廷朝在1964年9月20日因印發大量「台灣自救宣言」,要求國會全面改選,遭警備總部保安處逮捕,1965年4月以「預備顛覆政府」罪名判刑,該年11月彭明敏因總統特赦獲得釋放,1970年1月彭明敏逃離台灣、偷渡到瑞典,這段如同戲劇般的過程就是由唐培禮在背後協助。

1971年3月2日,國民政府向美國國務院誣告唐培禮、唐秋詩是恐怖分子,並隨即遭遣返美國,唐培禮因此遭美國政府列為黑名單,長達19年不發給出境護照;直到2011年2月,唐培禮把當年如何營救彭明敏、謝聰敏、魏廷朝的過程,以英文寫成書,同年11月由賴秀如編譯成中文版《撲火飛蛾》問世。

「當知道彭明敏教授有可能被暗殺時,決定要幫他逃離台灣。」在唐培禮協助下,彭明敏於1970年1月3日打扮成一個嬉皮歌手,從松山機場搭機到香港,隨後轉往瑞典尋求庇護。唐培禮說,直到1990年後,他們才把當年協助彭明敏逃離台灣的事蹟對外公開,在此之前,他們連謝聰敏跟魏廷朝都沒跟他們提起過,也因此國民黨、中國、美國都不知道這一段史實。

2016年台灣神學院畢業典禮,特地邀請唐培禮回台接受榮譽神學博士學位,不過他身體狀況不佳,最後由女兒唐美生來台代表領受。2017年3月8日,唐培禮在美國奧瑞岡州蒙主恩召。

盲人教育照護先驅  甘為霖

【林家鴻專題報導】甘為霖(William Campbell),蘇格蘭格拉斯哥人,1871年來台時年僅30歲,最為人知的貢獻是在台南設立台灣第一所盲人教育機構「訓瞽堂」(台南啟聰學校前身),被譽為「台灣盲人教育之父」。除此之外,回顧中台灣宣教史,他也有許多重要的參與,曾在彰化開創英國長老教會在台僅次於台南的「副宣教中心」。

甘為霖牧師在台宣教工作的重點包含協助南部西拉雅族、中部巴宰族地區的大社、烏牛欄社、大湳等教會宣教。

彰化縣是中台灣最早開發的古城及文化重鎮,但百年前的這裡沒有半間教會。1886年甘為霖和中部第一間教會(今台中中會大社教會)長老歐拿及兩名會友,來到彰化西門購置店鋪,打算設禮拜堂,民眾知道此一消息後,掀起強烈的反教聲浪,以致房東收了錢卻不交屋,甘為霖一行人受盡百般苦痛與刁難,暴徒甚至半夜闖大門,欲將他們逐出彰化。

當時,大社教會會友認為,若就此放棄,以後要重新在彰化立足,恐怕將更為困難。因此不斷祈禱上帝能夠為他們開路,進入縣衙,越過阻撓的差役後,終於見到縣太爺蔡麟祥。蔡麟祥一見金髮碧眼的甘為霖大吃一驚,這不正是8年前的恩人嗎?原來他曾在恆春當官,一艘美國船遇難卻謊稱財物遭洗劫,要求朝廷賠償,甘為霖見義勇為證明清白,才度過風波。

甘為霖在縣令報恩下獲得庇護並順利取屋設立「彰化教會」,後來茁壯成為英國長老教會在台的「副宣教中心」。

台灣宣教環境險惡,但甘為霖熱愛冒險和旅行。明知山有虎,偏往山裡去,為了到福音未得之地宣教。他曾在山區躲避猛獸攻擊、被60名原住民勇士包圍,靠著替頭目醫病取得信任;在台南白水溪流血流汗建立的禮拜堂,卻遭暴徒焚毀和追殺,幾乎命喪火窟。然而他因著信靠上帝愈挫愈勇,足跡北至淡水,東到噶瑪蘭,西抵澎胡,成為第一位踏查記述日月潭的西洋人,並將其命名為「干治士湖」(Lake Candidius),記念第一位駐台的荷蘭宣教牧師。

甘為霖勤於筆耕,旅途見聞及文化觀察寫就的《素描福爾摩沙》等書,已成為研究台灣近代史的寶庫。

粗衣簡食存錢建堂  梅監務

【林家鴻專題報導】梅監務(Campell N. Moody),蘇格蘭格拉斯哥人,是一位極具個人魅力與特色的英國宣教師,他深入台灣基層,終生奉行清貧原則,堅持生活方式與貧苦的百姓相同,才能讓人從他身上感受到基督的同在。衣履破爛不以為意,食衣住行力求清簡,為的是存錢幫教會建堂,人稱「英國乞丐」、「台灣的保羅」。

1896年,清帝國將台灣割讓予日本的隔年,牧師梅監務與他的搭檔蘭大衛醫師來到彰化,以宣教師前輩甘為霖所設立的彰化教會作為據點,於台灣中部展開醫療傳道的工作。梅監務是基督教的社會主義者,在英國念神學時就關心貧富差距問題,面對台灣許多民眾生活貧苦,他為了親近百姓也粗衣簡食,母親寄西裝給他,他又寄回;佣人買一塊土魠魚烹煮,他嫌太貴;日治時期搭火車,搭的是最便宜的第3等車。

平時梅監務除了配合蘭大衛在醫館向患者和家屬傳道,也常到廟口、市場做街頭佈道。他隨時找尋機會與人談論道理,當時台灣通報消息的方式是在大街小巷敲鑼,梅監務仿效此法走入人群敲鑼吹號,吆喝:「上帝 phàng-kiàn 囝!」待人潮匯聚後向人宣講,慈愛天父不捨孩子丟失的「神愛世人」真理,出名到民眾看他就說「耶穌來了」。

一起佈道20年的林學恭回憶梅監務傳福音非常殷勤,禮拜一到六下午4點起到彰化各個市場佈道;若到其他庄社,無論寒暑、遠近,每天幾乎都是早出晚歸。兩人分工合作,你講一庄、我講一庄,許多時候步行,也曾在溪湖佈道到晚上11點,兩人累到直接睡在桌櫃上過夜。無論再怎樣飢渴和疲倦,梅監務都能歡喜忍受,日治時期台中州(今台中、彰化與南投地區)共1100村,他走過了900村。

早期教會流傳一句話:「無錢起教會,當找梅牧師。」梅監務不是特別有錢,而是願意把最好的都給別人,他和師母省吃儉用,幾乎把所有積蓄獻給台灣教會,1924年因病告老返鄉時,還付不出旅費。

總計在中部由梅監務設立或贊助的教會超過20間,其中清水、草屯、二水、溪湖、斗六、柳原、南投等教會的建堂或土地皆有他的奉獻。

不畏艱難開拓東部  李庥

【林婉婷專題報導】1867年12月13日,李庥(Hugh Ritchie)與妻子伊萊莎(Eliza C. Cooke)經歷百餘天海上之旅,風塵僕僕抵達打狗港(今高雄)。這位神學院提前畢業、不到30歲的年輕宣教師,未來將遭遇不少挑戰:族群文化差異、戰爭時局、生死病痛等,但因為他在打狗、阿緱(今屏東)的開拓,福音得以進入國之南境,更滋潤被稱為「硬土」的客家族群。同時,不畏艱難的他也是進入東台灣宣教第一人。

隔年,清國與英國因為樟腦貿易問題引發戰事,當時在台英國商人壟斷樟腦進出口,清國為謀利將樟腦交易改為官辦,但查扣英商商品時擦槍走火,隨後因談判不合,引發小規模戰爭。戰事雖只持續10天,但為傳福音事工帶來不少變數,在清英停戰協議中,除了提到清國須賠償過程中受損害的教會外,也告示嚴禁誹謗基督教,並正式承認宣教師在台各地都有傳教與居住權利。

漢人排外反教其實早已存在於各種大小衝突之中。例如李庥與馬雅各都曾在1868年的書信裡提到,傳道人高長因為試圖向民眾解釋天主教與基督教差異、加有上逃家婦人欲信仰天主教,民眾認為他們狂妄,於是毆打高長與想保護他的人,並在之後群眾組織拆毀埤頭禮拜堂(今壽山中會鳳山教會),洗劫、傷害信徒,10多位信徒和家人逃到旗後。這些暴力事件不少是官署主導。

李庥的宣教腳步沒有因困難停滯,除了以旗後醫館為據點,1869年起,他開始走訪阿里港(今里港)、東港、琉球、竹仔腳等屏東地區。另外亦幫助其他專職醫療佈道的宣教師辦理教會事務。1870年開辦傳道師養成班,培育台灣傳道人。至1874年,已陸續設立10多間教會。1875年,李庥因在醫館接觸到搬遷至台東原民部落的平埔族信徒,感受到牧養需要,於是在信徒的陪伴下前往東部。歷經半月航行來到寶桑部落,接著北上拜訪多個遷徙至東部的西拉雅族部落,其中不乏受部落頭目善待而得以公開舉行禮拜佈道。

1867年,李庥接替於海上殉難的牧師馬遜來台,12年後因熱病去世,葬在台灣。接著幾位本地傳道人前往東台灣設立教會,整體看來,李庥的宣教之路因他過去培養的傳道人而擴展延續。

走進部落走入文化  懷約翰

【林婉婷專題報導】每位宣教師身上都有不同的恩賜,前往不同到鄉土、認識不同的族群,陪伴他們認識同一位神。1951年受派來台、與排灣族結緣66年的英國牧師懷約翰,參與編譯排灣族語聖詩、聖經外,也像個人類學家一樣進行其他語言類文化產物紀錄、保存。90歲高齡仍可優雅說出排灣族語。

在不少文書紀錄與排灣族牧者回憶裡,懷約翰與其他傳道人最大的不同,在於不帶任何優越感,而是參與、投入在排灣族文化裡。懷約翰有語言的天賦,二戰後經歷10個月特訓擔任英軍日譯人員,陪同處理戰犯戰俘問題。後經友人推薦來到當時仍使用日語的台灣謀職,正好英國長老教會有意培養傳道人研究台灣原住民文化,於是派他來到屏東學習排灣族語。來台1年左右翻譯聖詩後,接著是翻譯新約,過程中除了懷約翰,參與翻譯事工的牧者、學者也不斷精進自己。

1954年懷約翰暫回英國成婚,並完成神學課程、受封立為牧師。2年後與師母懷以利(Elizabeth Hope Grant Haslam)回台,隨後擔任不少總會與神學院要職,尤其代理玉山神學院院長期間進行不少硬體建設。

排灣族語新約聖經翻譯進度斷斷續續,除了翻譯工作本身講求細節外,加上師母罹癌回英國治療與政府國語政策干擾等原因,待1973年,完整版《新約中文對照注音符號排灣語聖經》才問世。

族語聖經的翻譯困難,主要在於選用表達方式,包括用什麼文字來拼出沒有文字的排灣族語、區域與部落的族語差異、詮釋與選用字詞、進行語言使用習慣上確認等。儘管費時勞心,但卻值得,就算並非所有排灣族人都能流暢使用族語,但母語聖經給予文化肯定與身分認同,也證明福音可傳遞各邦各族。直到1993年排灣語的短舊約、新約合訂本出版問世為止,懷約翰一直以不同的形式參與、協助排灣族語聖經翻譯。

懷約翰與排灣族人相處,感受到他們熱情爽朗與源源不絕的喜樂之情。他看見原住民族的生活面臨現實的困難,也看見信仰如何支持族人度過生命中大小挑戰。貼近生命的溫柔與文化的尊重,或許正是這段宣教之情持續超過一甲子的原因。

原民醫療宣教之父  井上伊之助

【邱國榮專題報導】井上伊之助的父親於日治初期前往花蓮從事樟腦採收,後於太魯閣事件中遭台灣原住民殺害,死於花蓮山區,但他卻立志進入台灣山區,要以「基督之愛」引領原住民族看見上帝的護佑、仁慈與愛。

2016年七星中會濟南教會慶祝設教120週年紀念舉辦座談「太陽旗下能否焚而不毀?日治時代的基督教會」,邀請台灣神學院教授鄭仰恩主講,他提到,在泰雅爾族進行醫療宣教的井上伊之助,是日治期間醫療傳道的美麗故事之一;井上伊之助死後,碑文上寫著「上帝在編織」,除了呈現出泰雅爾族的傳統文化,也與他在台灣的宣教做了最佳結合。

前衛出版社2016年8月出版井上伊之助所著《台灣山地傳道記》漢語版。鄭仰恩在新書發表會上,分析井上伊之助到台灣宣教的胸懷指出,井上伊之助經歷日治台灣時期許多重大歷史,如霧社事件、台灣總督府發展軍國主義,後來因二二八事件,社會動盪不斷,離開台灣,但他對台灣未來感到憂心的心情,都可以從這本著作中看見。

根據井上伊之助的回憶錄,他回應上帝的方式就是來到台灣宣教,要使台灣原住民族認識上帝,然後脫離原民文化的舊習,而有些舊習,甚至是井上伊之助所說的「血腥」。前總會原宣教育幹事Supina Nakaisulan(蘇畢娜.那凱蘇蘭)牧師就對此表示看法,宣教師改變台灣原民粗獷草莽的性格的這種概念,的確引起她內心矛盾,不管是神學或牧師,沒有人的福音工作是絕對的,因此,有時候被認為是做好事的福音宣教,其實很有可能是傷害另一個文化群體,人都有限,但感謝上帝用有限的人去開展福音,令有限的井上伊之助,開展台灣山地的福音。

井上伊之助不僅在宣教留給後人值得紀念的事蹟,對原住民泰雅爾族的了解也非常深入,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周婉窈即表示,井上伊之助的親筆記錄非常具有研究價值,甚至能夠補足日本總督府編寫原民調查報告資料的遺漏部分。從研讀史料觀點去認識井上伊之助,周婉窈也看到井上伊之助的委身,她感嘆:「反觀今天有許多人還是沒有以平等心態對待原住民。」

繼承父志創辦淡中  偕叡廉

【林宜瑩專題報導】被稱為「馬偕二世」、「小馬偕」的偕叡廉(George William Mackay),1882年1月22日在台灣淡水出生,是馬偕博士的獨子。13歲以前都在淡水生活,1893年隨父母回加拿大,期間曾回台灣、前往香港讀書。1901年馬偕過世後,偕叡廉又回到加拿大多倫多聖安德烈學院、多倫多大學,赴美就讀克拉克大學,1911年取得心理學碩士學位,同年4月與蘿絲仁利(Jean Ross)結婚,隨即於是年底返台籌辦淡江中學,1914年3月9日招收第一屆學生,共30名。

偕叡廉不但是淡水中學開創者,他也是首任且任期最長的校長,直到1936年被日本人逼下台,1937年淡中被日本強制接管,二次戰後,教士會已將台北神學校、淡水婦女義墊轉讓北部大會經營,淡中也由台灣北部大會從日人手中收回。

偕叡廉因不滿所創辦的淡中落入他人之手,1949年起為了校長人選,與北部大會所設淡中董事會爆發衝突,後人稱為「淡江中學6年之爭」。最後加拿大長老教會議長馬禮安博士(J. L. W. McLean)和海外宣道部幹事賈文遜(E. H. Johnson)來台,直接將淡江中學交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北部大會經營,並重組董事會,派純德女中校長陳泗治重新接管淡江校務,才結束這場長達6年的紛爭。

1952年,偕叡廉買下前公會堂東鄰、原日本神社的土地,蓋了一間平房,也借用淡水教會「滬尾偕醫館」舊舍,開設「查經室」聖經中心,並積極在北海岸開設了三芝小基隆教會和興化店佈道所。

1953年6月2日,有兩名男子潛入偕叡廉家中開槍,偕叡廉腹部中彈,被緊急送往台大醫院急救,雖救回一命,但腹部子彈一直未取出。該案一直未破,偕叡廉出院在家靜養時,淡水教會青年還夜宿他家,以防歹徒再來。

倍加運動期間,偕叡廉也常常上台以流利的台語佈道,並播放當時仍罕見的幻燈片、親自解說「耶穌傳」,他也常坐著三輪車探訪新會友。偕叡廉晚年身體不好,1963年7月20日因肺病病逝台北馬偕醫院。小基隆教會在偕叡廉過世後,改名為「偕叡廉紀念教會」。

萬能校長興學傳福  萬榮華

【邱國榮專題報導】宣教師萬榮華(Edward Band)1912年受英國長老教會的差派來到台灣,他先到日本學習日語,於1914年回台擔任台南長老教中學(今長榮中學)校長,1940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戰戰事擴大,被迫離台。為記念其貢獻,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南中會設有萬榮華紀念教會。

根據人光出版社《100年來──臺灣長老教會李嘉嵩牧師回憶錄》一書,萬榮華校長是英國人,25歲由劍橋大學及長老教會神學院畢業,在大學時代是劍橋足球隊長,所以來到台南擔任校長就開始鼓勵學生學踢足球,甚至於下午放學後,經常親自到宿舍挨戶催促在床上睡懶覺的學生到操場踢足球、參加其他各種運動。

在萬榮華全力推動下,長榮中學運動風氣旺盛,尤其足球隊鮮有敗績。根據《宇宙光雜誌》文章〈萬能校長萬榮華〉,1930年全台足球賽在台北舉行,長中校隊因總決賽在星期日舉行,無法參加禮拜,便拒絕出賽。好比1924年巴黎奧運會,李愛銳為了守主日,而放棄百米短跑資格。事後,長中校隊專程北上向冠亞軍對伍挑戰,結果分別以5:1與2:1擊敗對方。

而在《教會史話》中也收編了萬榮華的宣教歷程,與興學目標;1914年9月,萬榮華自日本回台後,出任長中校長。他立下自己辦校的目標,即必須維持長中不致低於官立學校水準。為此萬榮華曾經記下:「欲使教會學校完成使命,必須給予學生較官立學校為好的德性訓練。若僅力於與官立學校競爭、只求學校之擴大,而忘懷精神與德性之薰陶,則不如停辦為佳。」

日治時期,西方宣教師因戰事擴大而被迫離開台灣,〈萬能校長萬榮華〉裡便提到,由於日本政府覬覦教會學校財產,萬榮華洞燭機先,主動聘請日人擔任校長,自己退居為教員與校牧,如此保住了學校,也持續了學生福音工作。隨著日本政府反英美情緒升高,西方宣教師在台灣的處境越來越困窘,最後都被迫離去,而萬榮華是最後一位離開台南的宣教師,時為1940年11月22日。《100年來──台灣長老教會李嘉嵩牧師回憶錄》則記載,萬榮華離台時間是11月23日,相差一天。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