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解構與再建構

李明翰

我想談談關於很多人一直在講的「信仰解構」。什麼是信仰解構?就是將從小到大在教會接受到傳統的信仰架構、教義、故事詮釋,內化成他的信仰理解,打造出屬於他的結構。信仰解構,就是質疑他所相信的,並層層剝開這個結構,辨別合理與不合理、價值觀衝突之處。他可能會認為真理是要透過不斷辨證,而不是具有單一、終極的價值。隨著運用批判法、生命經驗的累積,讓他看待聖經不再那麼先入為主,而是能退一步看見不同詮釋的樣貌,詮釋者的文化背景、作者的意圖、文本的世界,讓每次獲得的意義都「不斷更新」。

這很難。很多人以為他做到了,或帶領人做到了,其實根本沒有。我們來設想幾個情境:

1.被解構的人,他只把解構當成是「拆解」,彷彿獲得了某種武器,可以斷開一切的魂結,帶來解放。這種人可能好戰、愛辯論、反權威、反傳統,甚至是有點憤世嫉俗,覺得一切的結構都是人為塑造的,且扼殺討論與思考的空間。殊不知,這其實塑造了「結構」。

他可能認為:「我握有最先進的批判法,我懂很多。傳統是可以被質疑或摧毀的,畢竟,信仰是自己要追尋的,是吧?你怎麼會那樣想,你不知道這結構背後的意識形態是多麼可怕嗎?」

他根本不知道什麼是解構,只是把解構當成一個好像很厲害的東西,進而再次困在自己僵化的結構裡頭。甚至還要求其他人要跟他一起受困。

2.還來不及建構,就被解構了。一個人如果對信仰的基礎概念不熟悉,真的不知道要怎麼跟他談信仰解構。這種人往往徬徨無助,不知道要信什麼。

他的潛台詞可能是:「原來我一直以來相信的都這麼虛無縹緲,那我還要相信嗎?原來聖經都是人寫的,意識形態好重。上帝到底跟我有什麼關係?不去教會也沒關係吧?」

耶穌可不是去批判猶太律法與傳統而已,祂是看見背後的價值,並活出新的意義。如果耶穌不懂猶太教,祂難道有這個能力去解構嗎?

上面兩種情形都把解構視作「炸藥」,只是用來否定、拆解建構的一切。第一種,是炸掉以前蓋的房子,然後又蓋一個自己滿意、更堅固的房子;第二種,是還沒蓋好,就被炸掉了,之後也沒有再蓋的勇氣。

我同意解構的精神應該是後面的「再建構」,但也質疑建構不是一次性地再造一個更堅固的建築,而是享受在「解構─再建構」不斷往返的循環,建立出更有韌性的結構。

是時候說清楚了:解構不是炸藥。解構只是槌子,敲敲看房子的材質有沒有缺陷。如果有,那就換個材質罷了。這個房子不會永遠穩固,但也不會被拆毀,它始終保持著某種「柔軟又堅硬」的韌性。

解構讓人知道,現在吸收的不是絕對,未來變化無窮;人在真理面前什麼都不是,只能靠有限的智慧去追尋。解構使人謙卑,不會太快相信,也不會太快否定。信仰的階段,本來就是慢慢來的,不是每個人都有這個心臟去解構,也請不要逼著他人解構。如果他對自己的有限性與觀看能力掌握不佳,會暴走;如果他連建構都沒有,這會讓他否定自己的信仰,進而迷失。

很多人連神學基礎都不熟,就在盲目追求些「什麼」,但是那個「什麼」,自己也不知道。我不是要批評什麼。只是想說:解構前,請察覺自己的狀態,也察覺他人的狀態。唯有如此,才能建立出更活潑的信仰、更活潑的團契。(作者為長老教會青年)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