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法先祖 巴宰族後裔獻土地

【特約記者林家鴻苗栗報導】新竹中會鯉魚潭教會12月4日舉行140週年紀念感恩禮拜,鯉魚潭教會是中部最大平埔族群巴宰族所設立的第2間教會,當天不少在外打拚的族人及同為巴宰族教會的台中中會大社、愛蘭教會前來慶賀,感謝上帝早期透過宣教師引領族人得著福音並建立教會,同時互相砥礪要再次效法先祖接受信仰的心志,努力宣揚福音及傳承巴宰文化。

當天回鄉人潮眾多,小而巧的教會擠不下這麼多人,為了讓大家能參與禮拜,教會特地在禮拜堂外及鄰近住家排滿椅子並設置戶外轉播。聚會一開始,眾人以巴宰族母語頌讚上帝,鯉魚潭教會王芳舟牧師則在證道中分享140年前族人領受福音的過程。1872年,幾名族人因受傷求助無門,後來聽說台南的英國宣教師馬雅各醫師醫術精湛便南下求醫,休養期間聽到福音大受感動,病癒後便將福音帶回部落。「祖先覺得西方人信的上帝比原先拜的偶像好,」巴宰裔退休牧師潘哲雄說,鯉魚潭教會的可貴在於它是由平信徒開拓,後來再由宣教師馬雅各及李庥協助建堂,而甘為霖、巴克禮、梅監務、宋忠堅等人也先後巡迴牧養,為族人施洗。

潘哲雄說,教會一路走來多災多難,因颱風及地震一共重建、搬遷了5次,所幸上帝恩典同在,才能屹立至今。族人在信仰上熱心追求,早期除了由宣教師輪番帶領外,其他時間皆由教會長老主領聚會,1872年甘為霖就曾在聚會中公開稱讚信徒「靈性的進步頗可見。」良好傳統延續至今。

當天身為巴宰後裔的潘大洲長老當眾拿出土地權狀,決定效法父親,將自己的土地奉獻給教會作為未來擴建使用,感動台下熱烈鼓掌。潘大洲是巴宰族文化保存及傳承的重要推手,不僅成立協會發揚巴宰文化、教導母語,還將自家作為保存文物和史料的空間。

巴宰族人接觸福音後,文化與基督信仰深刻結合,潘大洲說,族人因為信主,在社區有好行為,很受同居於此的客家及福佬族群尊重。王芳舟表示,她以平埔巴宰文化為傲,未來教會將持守先祖接受信仰的心志,運用族人流傳下來及敬畏上帝的智慧,傳承巴宰文化、力爭正名,並向社區見證上帝對巴宰族人的救贖之恩。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