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間長老教會與他們同在

東門巴克禮紀念教會慶祝設教115週年,伊莉莎白紀念教堂獻堂。(攝影/陳逸凡)

◎何嘉衡

我是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神道學學士四年級學生,去年暑假在香港基督教文字機構《時代論壇》實習,今年有幸來到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所屬的台灣教會公報社實習,並於台北新聞中心擔任實習記者。雖然我是在台灣完成大學學業,但讀書的時候經常只在校園及教會兩點之間移動,沒有與其他台灣教會密切接觸。再加上我所屬的教會是衛理宗,所以個人並沒有對長老教會和其他台灣教會有深入的認識,這次實習算是讓我對台灣的基督教會有更進一步的看見。

在實習過程中,有一件事讓我感受很深,那就是在四處採訪的過程,我發現長老教會有點像便利商店,「總有一間在你左右」。這種在很多地方都看到長老教會堂會的感覺,跟在香港很多地方也能見到教會是不一樣的。因為嚴格來說,香港近十年已經沒有什麼「偏遠地區」,由於都市高度發展,交通的便利已經讓絕大部分香港人無論住在什麼地區,都能利用大眾交通運輸工具在一小時內到達「市區」。

不過,在面積大於香港很多的台灣,至今還是很多地區沒有大眾交通運輸網絡,要到那些地方,就要以不同的接駁方式前往,或是自己擁有交通工具才會比較容易,在這種情況下,我好像更能體會到什麼是「與人同在」。所謂的同在並不只是將堂會開設於交通方便的地區,或是居民收入普遍高於一定水平的中、高產階級住宅區,好讓堂會有更多聚會人數和奉獻。而是應該到那些需要關懷的地方,到一般人認為沒有價值的地方去,與那些地方的居民一同生活、同吃同住。也只有這樣,才能讓其他人看到基督徒懷抱的價值與屬世價值的不同之處。

當然,這種陪伴其實是很花力氣,也很需要毅力堅持的,畢竟生於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我們,理所當然、無一倖免地被相關的意識形態影響,追求數字增長、希望得到實質回報、講求效率,這些資本主義社會主流的意識形態,當然也影響基督徒,影響基督教會。所以很多基督徒都希望能找到最好的傳福音方式,教會管理階層也希望找到最快的方法讓教會增長,彷彿找到這些方法讓「信耶穌」的人變多、教會變大之後,就能向上主交待一樣。

更多人成為基督徒當然不是壞事,但我卻相信上主更希望基督徒不只是在語言上「傳福音」給其他未信主的人,而是希望人能活出基督的生命,幫助有需要的人,並傳揚基督的愛。正如保羅所說的一樣:「我凡事給你們作榜樣,叫你們知道應當這樣勞苦,扶助軟弱的人,又當記念主耶穌的話,說:『施比受更為有福。』」(使徒行傳20章35節)

在今日的香港,可能教會已經很難再到所謂的「偏鄉」與那些地區的居民同在,但是香港社會與台灣社會一樣,有許多不同的弱勢群體,教會應當要與那些弱勢同在,而不是只想著如何讓更多人到某個堂會聚會,好使教會的會員人數和受洗人數增加,我想這在一定程度上,這就是現在的教會最需要學習的事。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