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八事件75週年】特展揭露中部地區土地傷痕

二二八國家紀念館舉辦「土地傷痕:二二八事件遺址特展——中部地區」特展,2月26日中午舉行開幕式。(攝影/邱國榮)

【邱國榮台北報導】二二八國家紀念館舉辦「土地傷痕:二二八事件遺址特展——中部地區」特展,2月26日中午舉行開幕式。二二八國家紀念館館長楊振隆指出,二二八事件在中部地區有段特殊歷史,就是曾戰贏國民政府軍,這段歷史可以拍成二二八的電影,但不是悲情,而是振奮人心。

楊振隆表示,台中是二二八事件嚴重波及地區之一,但受傷最輕,原因是台中青年組成「二七部隊」,甚至在「烏牛欄戰役」打贏了國民黨的政府軍,「這表示有準備、有決心抵抗,反而受害最少。」

二二八國家紀念館舉辦「土地傷痕:二二八事件遺址特展——中部地區」特展,2月26日中午舉行開幕式。(攝影/邱國榮)

楊振隆指出,中部地區有很多二二八事件的紀念遺址,希望透過審視遺址,重新看見歷史的輪廓,從中澄清歷史、得到啟發,這是二二八國家紀念館辦此特展的意義。

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董事、前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主委楊翠指出,二二八事件不只是台北的故事,而是遍及台灣都發生類似故事,所以作家李喬寫了《埋冤1947埋冤》,文體用史實與空間的排列,要闡述二二八事件的「共時性」。全台灣同時間發生似乎一樣但又不一樣的故事,每個地區的故事都不能被另一個地區的故事取代,每個城市都應該說出二二八事件在當地發生的故事。

楊翠表示,二二八事件在中部地區的特殊性是「民兵」,而且沒有因此死傷慘重。因為有民兵保衛家園,所以台中發生的衝突雖嚴重但死傷很少。另外,在彰化也有民兵聚集在八卦山,一度與國民政府軍對峙,最後繳械,和平收場。

楊翠的祖父楊逵在1947年3月9日寫了一篇〈從速編成下鄉工作隊〉,呼籲民眾挺身反抗,首先要預備軍事方面的組織。楊翠指出,楊逵是和平主義者,都強調民眾要挺身反抗,不可以是烏合之眾,而是要組織成民兵才有反抗暴政、保護家園的即戰力,但也會有傷亡。

「還原土地傷痕的歷史非常重要,」楊翠強調:「遺忘不能撫平傷痕,只有記憶才能撫平傷痕。」透過記憶,重新還原過去的歷史痕跡,才能夠走在城市地圖時,打開時間的穿越口,進入過去的時間,才能找到記憶的入口。找到記憶的入口,才可以了解過去人們的痛到底在哪裡,現在的人也才能夠以更柔軟的心了解過去歷史,撫平傷痛,邁向和解。

館方表示,中部地區的二二八事件從3月開始蔓延,各地紛紛展開抗爭,除了地方仕紳與民眾的溫和集會以外,亦有不少民眾開始組織武裝抗爭行動,如台中的二七部隊、竹山觸口之役、雲林虎尾機場事件及斗六、北港、梅山、樟湖等地的衝突,中部地區的二二八事件呈現多元、激烈的型態。

 

廣告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