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爆動亂 教會籲拒暴力

【吳銘恩編譯】印度東北阿薩姆省,百年來即存在波多族(Bodos)原住民族與移入的孟加拉穆斯林之間的土地糾紛與資源爭奪。自7月初2名穆斯林青年遭無端殺害後,相互血腥復仇引爆新一波族群動亂。根據統計,已有80人死亡,40萬人逃離家園,老弱婦孺散置在338個臨時的難民營。

其實,今年7、8月的死傷人數,若與1983年1800名的孟加拉穆斯林青年在1天之內慘遭殺害的大屠殺相比較,顯示族群動亂有稍稍和緩的趨勢。然而,從群眾大規模逃離家園、擠爆火車站的難民潮來看,這卻是印度獨立以來首見,也格外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因為印度政府並沒有決心解決根本的問題──土地權利與資源分配。

身為印度東北的600多個原住民族群之一,波多族群憎惡具孟加拉血統的穆斯林入侵當地並非特例。操孟加拉語的穆斯林,是在19世紀中葉被英國人引進阿薩姆地區,開墾雅魯藏布江每年沖刷而下的河床新地,進而落地生根的農民。目前穆斯林約佔阿薩姆省分人口的1/3,加上外來穆斯林人口持續的增加,他們與東北印度原住民族之間的土地與資源糾紛只會與日俱增。

印度全國教會協會(NCCI)在8月20~21日派遣跨教派觀察團,包括北東印度基督徒協會(NEICC)、印度長老教會(PCI)、印度浸信會協會(CBCNEI)、基督教婦女會(YWCA)、和平聯盟宣教團(JPMT)、跨宗派和平差會(ICPM)等教會成員,前往災區慰問訪視。他們的報告認為:阿薩姆地區的問題相當複雜,族群之間為了土地所有權、族群認同與文化,乃至政治權力與經濟利益,彼此持續地爭競磨擦,並在可預見的未來無法避免衝突。

這個跨教派觀察團在訪視衝突雙方位於Chirang、Kokrajhar及Bogaigaon地區的難民營後,批評道:雖然政府已在難民營中提供食糧、帳篷及醫療設備,然而難民實際的健康與衛生條件仍十分悲慘。這樣的論點,與基督教緊急救援組織教會共同行動聯盟(ACT Alliance)及信義會世界服務社印度基金會(LWSIT)的觀察吻合,即「由於持續不停的暴力衝突,大部分的難民並不願返回故里。更令人難過的是,這種情形大多因為他們的家園已遭焚燬。另一方面,難民營中的健康與衛生條件實在相當惡劣,甚至在最近數週有轉趨惡化的趨勢。」

如何協助難民脫離種族流血衝突與惡劣衛生條件的前後夾擊?最關鍵的議題是,讓難民在返鄉重建家園與重拾生計時,不再生活在暴力攻擊的恐懼陰影下。這也是為何NCCI極力主張棄絕暴力,呼籲各方尊重生命成為和平使者,以提供難民返家所亟需的安全保證。因為暴力只會衍生暴力,無法解決問題。

同時,NCCI也對暴力的無辜犧牲者表達最深的關切與同情,誓言與政府與其他有關機構在急難救助、重建、和解及建構和平的事工上攜手向前。因此,NCCI發表聲明主張:

1.印度的中央及地方政府,應以堅定的政治意志,採行嚴謹的措施,解決直接涉及種族動亂的暴力流血衝突。

2.公民社會的所有團體應避免所有的暴力,並且經由非暴力的方法,解決所有的爭端,而不論議題的大小。

3.不分種族與宗教,國內外的非政府組織應對所有遭受暴力影響的人們,主動提供急難救助與重建。

4.對受暴力波及的族群,期待所有印度教會對急難救助、安置重遷與族群和解事工能夠付出代禱並有所貢獻。

誠如北方福音派信義會(NELC)的代表Benzjlaigra Moshahary所言:「進行和平的穿梭調解在現階段並不是容易的工作;但是,我們會盡全力去恢復和諧。」(資料來源:ENI, LWF, NCCI, The Economist)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