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探索奇妙難解的事物

台灣人類學家胡台麗教授5月8日過世,許多文化界人士都發文悼念。她在演講時曾自述對「獨特奇妙難解的事物」有高度的好奇心,例如「人和神靈的溝通」,就是她主要研究的項目之一。胡台麗致力親身田野調查,並用影像及散文留下紀錄,包括排灣族五年祭、蘭嶼的文化價值碰撞,甚至台灣農村變遷及外省榮民研究,都是她關注的主題。

原住民立委Saidhai Tahovecahe(伍麗華)的紀念文中,分享她16歲時的親身經歷,當年她的表哥梁景龍牧師與台灣大學人類學碩士王長華結婚,這場高學歷平地人嫁給部落頭目的聯姻,雙方家族都覺得對方稱不上門當戶對。當時胡台麗親自來到萬山村參加這場婚禮,並寫成〈願嫁山地郎〉一文。Saidhai Tahovecahe說,直到她就讀碩士班時做人類學質性研究,才真正認識這是一篇極好的民族誌,讓她開始愛上胡台麗的作品。

其實,胡台麗的研究亦非事事順心。作家夏曼‧藍波安就憶起當年胡台麗來到蘭嶼進行田野調查,嘗試交涉一同坐船出海捕飛魚,卻遭到夏曼‧藍波安的父親誠懇拒絕,更不肯透露出海及回航的時間,背後有其深刻達悟族傳統文化邏輯,表明從日治時期以來與人類學者接觸的一貫立場,即「我們不為外來學者的知識服務」,最終讓胡台麗不得其門而入。

事實上,胡台麗的父親胡唯一還是第一版《摩門經》的中文翻譯者。她曾在接受《壹週刊》專訪時提到:「小時候父親帶我去教會,但附著在心裡的某種信仰越來越淡,反而排灣族咒語反饋到自己的現實生活,這些經語在生活中給人提示,提醒我不要做勉強自己的事。」她了解基督宗教傳入原住民部落後,希望巫師祭儀不要再進行,她卻情不自禁獻身投入保存這些她心中全世界人類的文化珍寶。

胡台麗的心得,同時也反映基督信仰面對人類學研究時的尷尬處境。福音與文化間的緊張關係,始終是一道難解的習題,然而歷史上許多重要的神學探討,也在相似的文化衝突中迸發出耀眼的火花。上帝總是不吝留下窗口,讓人們看見一道道亮光。

在台灣,今日部落青年對於自身族群文化逐漸找回過去失落的自信,甚至在嘗試恢復傳統祭儀的時刻,不免與教會產生矛盾與張力。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整全宣教六大面向之一的「福音與文化」,即賦予當代的部落信徒探究信仰與文化思辨的使命,這也是對信仰負責的表現。祈願上主賞賜智慧,讓我們在奇妙難解的事物中,找到人與神溝通的管道。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