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婷高雄報導】勞工博物館與中山大學「城市是一座共事館USR計畫」跨域合作,推出「大港!人生錦旗——跨國移工篇章」特展,於7月31日開幕;當天也推出多場「東南亞文化日活動」,其中邀請雜誌《開外掛:東南亞新住民移工生活@高屏》的田調員吳庭寬專講,娓娓道來自己從2019年開始調查印尼移工表演社群,以及在東港田調印尼漁工的過程與心聲。

《開外掛》是台灣首本呈現高屏地區東南亞移民工樣貌的雜誌,創刊於2022年。「開外掛」電玩常見用語,指提升玩家能力的額外輔助,而將雜誌以此命名,點出台灣長照、工業、漁業、家務等許多產業雇用外籍移工的現況,也盼望台灣人願意去理解那些「移工」和「移民」標籤之下真實的「人」。

(攝影/林婉婷)

吳庭寬長時間關注移民工議題並投入相關社群服務,除了今年協助創刊《開外掛》雜誌,去年亦參與規劃「Jalan Jalan移路相伴:高屏地區移動人權」特展。

吳庭寬點出,印尼移工表演社團包含音樂、舞蹈和武術等,且未必都在正式舞台上,有時也會在廣場、公園、街頭,或是學校禮堂、里民活動中心等場所。這些空間,是移工聚集點延伸,也反映移工生活現況。

為了籌辦雜誌和展覽,他曾調查並統計高雄市和屏東縣東港鎮的移工聚集點。在高雄,不少店家裡可以看見工業、漁業的裝飾元素;又約在20年前,印尼商店就有投幣式卡拉OK機,除了是休閒,也是許多移工樂團的發展起點;從各種語言的歌譜可以看出印尼移工的組成和文化多元性,而思鄉與逐夢、跨國感情、台灣元素等,也常常成為移工音樂和周邊商品主題。

(攝影/林婉婷)

而在東港,可以看到各式店家招牌,甚至路牌、路標有印尼文翻譯;路邊有清早、凌晨、甚至有24小時經營的印尼商店。特別的是,港區的建設和船隻常見塗鴉,仔細研究能推敲出那是來自印尼哪個地區、哪座島嶼的漁工創作;吳庭寬認為這是一種漁工與台灣社會對話、發聲的管道,這些塗鴉不乏膾炙人口的印尼歌名,讓觀看者能快速暸解塗鴉者的想法。

漁工們也在台灣持續他們的信仰與文化活動。例如約在2004、2005年間,東港的穆斯林漁工們組成讀經團體,後來又租借場地聚會;在2017年,漁工們進一步自籌自購並自行裝潢,建立現今的「東港清真寺」。

由於東港當地的傳統信仰興盛,漁工們常以華語「拜拜」表達伊斯蘭教的祈禱/禮;在東港傳統信仰陣頭裡,也可以看見印尼漁工參與;又或者是沒有複雜調味、以「煮湯」台語命名的湯品「Cuteng」,是在台灣的印尼漁工們熟悉的味道。這些現象,都展現台灣雇主和印尼漁工的互動與交織。

(攝影/林婉婷)

吳庭寬小結,移民工的音樂、信仰、飲食、離家和想家,都可能發生在台灣人身上。在他看來,「歧視」是人們在分別和識別「自己」與「他人」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偏見、刻板印象和歧視的背後,是否願意進一步去理解?最後,吳庭寬分享自己2度因為穿著和長相被誤會為移工、遭遇臨檢的故事,邀請眾人思想在台灣的移工處境議題。

「大港!人生錦旗——跨國移工篇章」特展展出今年上半年,高雄工業區及海事跨國移工、勞博館志工、海星國際服務中心志工及住民所創作的「人生錦旗」和創作故事,藉此開啟跨社群及跨國界對話。展期至10月8日,展場在勞博館1樓,歡迎民眾把握展期前往參觀;更多展覽介紹可參考勞博館文章

(相片提供/勞工博物館)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