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愛台灣的百款方式:從課堂中,走入台灣史與信仰的匯流

從個人反思帶來台灣史觀的啟發,
到信仰團體關心弱勢帶來生活的改變,
以至全教會投入社會關懷帶來生命的翻轉,
基督徒愛台灣的方式百百款,
人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實踐信仰,
見證教會與社會不脫節。


◎許妝莊(台灣大學歷史所博士生)

感謝上主,感謝疼愛我的雙親將寶貴的基督信仰承傳給我,並讓我在馬偕紀念醫院出生,這是我與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從出生開始就有的美好相遇。高中選擇大學志願時,原先是以中文系為目標,但從國文老師受到很大的壓力和打擊,繼而生病,於是意外地進入政治大學歷史系讀書。在政大歷史系求學時,先後得到呂紹理老師、薛化元老師的教導,是我在台灣史學習旅途中最早的啟蒙師長。其後於2007年來到台灣大學歷史系攻讀碩士,有幸得到周婉窈老師指導,並於博士班階段再度受教於呂紹理老師,以及陳翠蓮和鍾淑敏兩位老師,豐富了我台灣史的知識與眼界。

特別感謝周婉窈老師在碩士班與博士班給予的指導,在周老師的鼓勵下,我的歷史所碩士論文選擇探討日治時期馬偕醫院的宣教師與台灣總督府之競合關係,也因這篇論文而開始學習台語及日語。在周老師的「台灣史經典名著選讀」課程中,閱讀到日治時期台灣人創作的日語小說,至今仍記得翁鬧的〈天亮前的戀愛故事〉,作品中意識流的前衛寫作手法帶給我很深的感動,其後也因這份感動,而有機會以「日語是如何表記台語?」分析角度探究前輩作家在日語小說中使用的台語詞彙,完成日文所論文,取得第二個台大碩士學位。

作者(左)與周婉窈老師。(攝影/哲攝光)

台語的學習歷程,因為周婉窈老師的鼓勵而變得豐富多彩。在周老師的教導與分享下,我逐漸產生新的台灣認同,進而渴望將信仰定根於本土。2014年,我正式加入七星中會濟南教會,希望更多學習台語。先後得到林吟洋和黃春生牧師的牧養,並有幸擔任執事。在教會服事中,則參與過教會聖歌隊、台語禮拜進行時的華語翻譯。感謝黃菁菁老師、陳主揚老師、闕盟昌長老、姚貴玲長老娘、陳銘德執事、盧悅文姊等前輩,在服事中給予我的教導和幫助。藉由台語聖詩的吟唱與台語禮拜的翻譯,除了幫助我台語更進步,也讓我的信仰更多與土地相結連,激發我愛惜台灣的決心。其後,也感謝黃牧師開創處境查經班,在查經班中又得到柯怡政牧師、邱凱莉老師、陳怡萱執事的幫助,讓我學習將台灣的歷史處境與聖經經文交互思考,並連結到周婉窈老師全台語課程「近代台灣的歷程」帶給我的啟發。

因為周老師的課程特別提及二二八、白色恐怖的歷史,以及在這樣的背景下,長老教會雖然受到監控與壓迫,仍能勇敢發表〈人權宣言〉等三大宣言,讓我看到長老教會在面對大環境的真實苦難時,仍然抵抗不屈的信仰力量,以及在台灣民主化歷程中做出的貢獻。作為長老教會稍微年輕的一代,對於信仰,我因此更看重的是教會如何追求公義,如何落實上帝國的價值觀於台灣社會之中,而非只是在意教會的人數成長。

雖然我的身體自高中以來就有宿疾,但感謝主奇妙的恩典,讓我在濟南教會遇見幫助我的醫師。特別感謝陳喬琪醫師/長老、王守珍長老伉儷給予我的醫治與扶持,使我在生病的情況下,仍然能繼續在學校學習、在教會服事。

近期在為博士班努力的過程,有幸聆聽台灣神學院鄭仰恩老師的退休感言,提及蘭大弼(David Landsborough IV)醫師的勉勵:“Young man, remember, it is a privilege and grace of God for us to serve.”蘭醫師的勉勵出自以弗所書3章8節:「雖然我是所有信徒中最微不足道的,竟蒙上帝賜給我這特權(恩典),得以把基督那無限豐富的福音傳給外邦人。」(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感謝仰恩老師的教導,與這段寶貴分享,讓我想到自己雖然病弱,但因為上主的恩典與慈愛,使我能走在台灣史與長老教會信仰的匯流中,因此能將台灣歷史與基督信仰交互反思,更誠實地面對聖經與自我。我想這樣的信仰是踏實而篤定的,能為人生引路,也能為台灣帶來盼望。

延伸閱讀: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