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性之旅】人生征途,且行且愛

台中萬里長城登山步道⇄ 麗水漁港

朋友的人際關係狀況頻頻,
常常找我輔導。
但誰都能力有限,
有時我真不知能幫什麼忙,
除了禱告,
偶爾就會帶她去走走。
這一天,我陪伴她走的是
台中萬里長城登山步道與麗水漁港。

文圖◉顏穎

坎坷命途

我走大肚藍色公路下山,接友人上車後,開始傾聽她傾巢而出的難題,話未說完,我們已來到萬里長城登山步道入口。

步道位於大肚山台地西南側的保安林區,因為蜿蜒如長城而得名。步道兩側林相優美、花木扶疏,有好走的石板路與土徑,單程約需一小時路程。步道沿途有很多制高點可以遠眺,能望向南寮登山步道及台中火力發電場,也能望向彰化。路途不算太長,但地勢起起伏伏,就如同友人沿途對話中所透露在人際關係上遭遇的痛苦。

這步道應該是老少咸宜,但我好一陣子沒健行,走得有些吃力,友人因心情不好,也走得跌跌絆絆。可是難走的何止腳下的路?人生路途更是崎嶇不平。盤根錯結的何止樹根,人與人之間的糾結更是錯綜複雜。能否從沮喪和自暴自棄走出來?能否放下自我中心、完美主義?步道沒有給出答案。發酸的何只久未行動的雙腿,心裡更是因著一再重複的惡性循環而酸澀不已。

腳程快慢因人而異,共同的是走到終點還要原路返回。心情不好,也得面對現實,山上再美,不可能久留。放眼未來,似乎總有走不到目的地的喘息,也像是人再怎麼努力也看不到好結果的嘆息。

走著、走著,原本是我陪伴她,卻從她的叨叨絮絮聽到自己的心聲。人想要什麼?我想要什麼?神啊!我們真的清楚嗎?用完午餐後,我們繼續前往麗水漁港。


難蹚渾水

麗水漁港最初建於清國乾隆年間,是為防禦海賊而修築的港口。當時隨著台灣中部稻米輸往中國,大甲溪與大肚溪間另外兩個港口也繼而興起,北為梧棲港、南為麗水漁港,舊名「塗葛堀港」。麗水漁港緊鄰大肚溪出海口,故資源豐富,百年前曾為中部僅次於鹿港的第二大港。這裡本是草澤,範圍為龍井鄉麗水村至台中火力發電廠間,蘆葦、雲林莞草、海雀稗等水草生長茂盛。如今大肚溪口濕地是國家級保育溼地,不復見當年漁港的風貌,漁船換成了膠筏。多年前有心人在此種植紅樹林,改變了泥沙比例,一度威脅台灣特有招潮蟹「旱招潮」的生存。顯見好意有時也會帶來不良後果,人的籌謀總是難以面面俱到。

現今的麗水漁港的堤防有一條自行車道,從麗水驛站到彩虹廊道長達三公里,將已荒廢的海巡檢哨站改建為希臘地中海風的藍白色觀景平台。


得享安息

站在堤防上吹著風,望向前方那片紅樹林,我問神:人生路可能是山路、泥路、上坡路、下坡路、淺灘、泥沼或深海,我們有能力一一走過嗎?我們總想解決眼前遇到的難題或爭執,但解決後仍可能一再重複,變成惡性循環。即使初衷是出於好意,結果卻不一定美好,甚至碰上進退兩難的局面。


我辛苦的朋友被焦慮、恐懼和怒氣包圍,已經連續三天未能好眠。直到彼時她吹著海風、晒著太陽,竟抱著膝睡著了。我不知她受了何等的安慰,得到怎樣的安息,但神啊!祢是行奇事的神,「祢的道在海中;祢的路在大水中;祢的腳蹤無人知道。」(詩篇77篇19節)

爭執當下我們都只看到事件本身,但事件背後應該還有其他隱患,所以不能只解決表面現況的問題,該解決的是深層生命的問題。朋友的經歷使她自覺是失敗者,還未找到解決方法,她就先定自己的罪。我真想時刻陪伴她身旁,但偏偏做不到,而且自己也是遇到頗多難題,一路上只能聆聽著、禱告著。

不同的是,我有平安的確據。「是高處的,是低處的,是別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們與神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的。」(羅馬書8章39節)要解決的可能不是問題,而是我們與神的關係。我們常將問題放手了又抓回來,於是痛苦一丁點未減。當我們坐上審判的寶座,不但審判別人也審判自己,但那位置不是給我們的,而是神自己的,我們必須謙卑讓位,等候神的手介入,提醒自己:神的愛不會被隔絕。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