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追求和平的勇氣

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每年年末都會邀請全國民眾投票選年度漢字。今年選出「戰」字作為2022年度代表字,讓人直接聯想到2022年2月爆發烏俄戰爭,使全球政治經濟秩序重新洗牌。此外,其他事件包括前首相安倍晉三遭到刺殺、北韓和中國軍演一再挑戰東亞秩序,也使得這個字顯得格外適切。

事實上,「戰」字一直也是台灣最真切的寫照。雖然台灣民眾早已司空見慣中國的軍事挑釁,但仍避免不了怪罪受害者的偏誤。許多人不責怪侵略者,反而用一句「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場」,將執政黨搞得七葷八素。回想當年國民黨還在執政時,一舉將義務兵役期限下修為四個月,卻絲毫未減中國的侵略惡意,讓人感嘆投降主義者「自我感覺良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面對希特勒不斷逼近的威脅,英國首相張伯倫採取綏靖主義(或稱姑息主義)一再讓步,希望以此換取世界和平。然而,這種做法不但促成希特勒大膽侵略其他國家,也使張伯倫成為後人的笑柄。姑息主義不會帶來和平,只會讓惡者肆無忌憚。歷史殷鑒不遠,台灣人不可不知。

相反地,瑞士是個世界知名的永久中立國,雖然土地面積只有台灣的七分之一,但由於地處歐洲交通樞紐,百年來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然而,瑞士並沒有放棄軍力,反而是實行全民皆兵的義務役民兵制以促進和平。瑞士的人口約為850萬,預估在戰爭爆發48小時內就可以動員22萬人參戰。而台灣的人口大約是瑞士的三倍,因此如果戰爭爆發,等於就可以動員60多萬人保家衛土。

綜觀前述二例,一位心心念念世界和平的大國首相,處處讓步卻換來了惡戰;一個地處要衝的小國,卻以軍事力量達成不戰而屈人之兵,成功維護和平。無怪乎當年台灣縮短兵役期限,立刻讓美國和日本等主要國際盟友關注,擔憂台灣沒有意願保護自己。如今,台灣政府背負政治責任,再次將服役期限調整為一年,並做出相應的調整以保障勞動權益,滿足自我防衛的需求,達到避免戰爭的目的,也使青年生計得以兼顧,實在應該得到更多社會認同。

申命記31章6節記載,摩西告訴以色列人,上帝要引領他們進入應許之地,雖然強敵環伺,但「你們當剛強壯膽,不要害怕,也不要畏懼他們,因為耶和華——你的上帝和你同去。祂必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新的一年到來,盼望上帝賜給台灣人追求和平與正義的勇氣,不讓姑息與鄉愿迷濛了雙眼,珍惜捍衛台灣人的應許之地。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