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使命

&nbsp路加福音1章1~4節

◎陳清芳(美國北維州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

&nbsp

「提阿非羅大人哪,有好些人提筆作書,述說在我們中間所成就的事,是照傳道的人從起初親眼看見,又傳給我們的,這些事我既從起頭都詳細考察了,就定意要按著次序寫給你,使你知道所學之道都是確實的。」(路加福音1章1至4節)

路加福音(包括整本聖經)不是上帝放在金盤中賜給我們的,聖經是上帝的啟示,乃藉上帝所揀選的人的口與筆傳遞下來的。學者公認路加福音和使徒行傳是路加醫生(歌羅西書4章14節)所寫的,路加被譽為第一位基督徒歷史學家。學者也一致認為路加福音1章1~4節這4節是新約聖經中用最優美的希臘文寫成的(路加福音15章浪子的故事也被稱為世上最偉大的短篇故事),它只是一個句子,用從屬關係子句和片語來修飾說明,每個用詞都有極深的含義,這句子的主詞是第3節的「我」,動詞是「寫」。這4節是路加的序言(自序),是最短的序言,只有一句,卻詳細敘述他所要完成的使命,包括:寫作的對象、寫作的動機、寫作的方法、題目的重要性及所要達到的目的。我們每個人也都有福音使命,應該學習效法路加的榜樣。

我們需要努力地傳福音(v.1)

路加既然(「既然」是加強語氣之詞,中文聖經沒有譯出)知道已有好些人或許多人提筆作書,為何他還要多此一舉寫書呢?一般人寫書是為創作,但不少人寫書,為要標榜自己,或批評貶低別人。今日也有一些不正確的觀念,在教會林立的地區再設立教會,為要標榜自己的教會是純正的教會,其他教會都是不好的,或是有問題。我們不是不能在教會林立的地方設立教會,因為每個教會傳福音有不同的對象與使命,應清楚知道自己的使命,都必須傳福音,因此路加寫書、傳福音並不是多此一舉。但也有些人走另一極端,既然有那麼多人在傳福音、在服事,沒有差我一個,就偷懶、不服事。

路加醫生得救後,隨從保羅四處傳福音,他思念主人「提阿非羅大人」,相傳這主人為人仁慈,家中僕婢和寄食的門生很多,路加可能是門生之一,為了將福音傳給這位主人,路加就在極忙碌中,用他認為最有效的方法寫書來傳福音。上帝給我們每一位都有不同的負擔與恩賜,向我們親人或甚至遠方的陌生人傳福音。聖經教導我們:「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傳福音,並用百般的忍耐,各樣的教訓,責備人,警戒人,勸勉人。」(提摩太後書4章2節)

傳福音和寫書都是一件艱鉅的工作,所以要有努力的態度。路加用「提筆」這字,在新約聖經只出現這一次,是主動語態直說語氣,含有中文「提筆有千斤之重」之意,需要仰賴上帝,靠自己絕對是徒勞無功,但我們不是被動,乃是主動順從聖靈的帶領,努力工作,並將榮耀歸給上帝。

我們需要親身經歷福音(v.1~2)

路加肯定好些人的著書(傳福音),他們都親身經歷了福音。「這些人述說在我們中間所成就的事,是照傳道的人從起初親眼看見,又傳給我們的。」「親眼看見」這個字,新約聖經也只出現在這裡,是醫學用詞,也就是今日「驗屍」這字的演變,「驗屍」不是走馬看花,隨便看看,乃要仔細檢查,還為了一個目的在檢查,是有意義的舉動。基督徒的信仰不是憑空?造,而是建基於歷史的事實,是有意義的信仰。「傳給」這個字含有服事的意義,是指基督徒信仰的代代相傳,是靠得住、經得起考驗,不是耳語所傳的路邊新聞,亦不是道聽塗說的人云亦云。

路加肯定別人著書,我們也應用積極的態度肯定別人設立的教會,肯定別人的服事,一起合作,將信仰傳承下去,每個人都扮演重要的角色。希伯來書2章3~4節:「我們若忽略這麼大的救恩怎能逃罪呢。這救恩是主親自講的,後來是聽見的人給我們證實了,上帝又按自己的旨意,用神蹟奇事和百般的異能,並聖靈的恩賜,同他們作見證。」我們不是第一手資料的見證人,都是後來聽見的人,也因親身驗證經歷了福音。「證實」這詞是法庭用詞,有宣誓的保證。我們也應肯定證實,福音絕對是正確、有功效的。這裡提到三位一體的上帝、聖靈與耶穌同為救恩作見證。「神蹟」這字是記號的意思,這字演變成「意義」(significance),我們不是看重神蹟的本身,而是要傳揚神蹟所要表明的意義,包括上帝的屬性、上帝的拯救。

我們需要詳細考察福音(v.3~4)

福音不僅有主觀的經歷,也有客觀的證據。路加說:「這些事我既從起頭都詳細考察了,就定意要按著次序寫給你,使你知道所學之道都是確實的。」路加搜集了各種資料,與主要的人物都談過話,並經詳細的考察,根據歷史事實,寫成了路加福音書和使徒行傳這2本書。

路加知道語言文字的重要,要詳細考察,字字仔細斟酌。談話與對話也要句句斟酌,使用語言不僅僅是傳遞音訊資料,應該將意義傳遞出去,以達到講道、教導、輔導的目的。今日社會,語言不是被人濫用,就是用來欺騙,缺乏意義。

靈修學大師畢德生牧師在他的書《天天活出神的話》中有一則發人深省的故事,他說:

「當我女兒凱倫還小的時候,我常常帶著她到療養院探訪。她比聖經還管用。只要她一進門,療養院中的老年人個個精神一振。他們很喜歡她的笑容,也向她問個不停,時而碰觸她的皮膚,時而撫摸她的頭髮。有一次,我們探訪屬於老人痴呆症前期的何老太太。她話說個不停,全都對著凱倫說。大概凱倫的出現觸發了她的聯想,因此她講了一個自己童年時期的軼事。然而,當她講完整個故事後,又一字不改地重複了一遍、一遍,又一遍。大約過了20分鐘,我擔心凱倫會覺得不自在,或是不知發生了什麼事。因此,我打斷了何老太太的故事,為她抹油、按手和禱告。在回程的車上,我稱讚凱倫耐心十足又肯關懷,在聆聽這個不斷重複的故事時,絲毫沒有露出任何煩躁或沉悶的表情。我說:『凱倫,何老太太頭腦的運作方式和我們的不同。』凱倫接下去說:『噢,這個我知道,爹地,她不是在告訴我們某件事。她是在向我們說,她是怎樣的一個人。』

年僅9歲的凱倫已懂得兩者的分別。她曉得何老太太使用話語不是為了與人商討事情,而是尋求生命上的交流。我們整體的文化很少會關心這樣的事,但這卻是牧師必須關注的事。我們的主要任務,或說牧師的主要任務,不是為了傳遞訊息,而是尋求生命的交流。」

路加知道每一個人都有使命,需要傳福音,他樹立了榜樣給我們,我們傳福音之先,要努力下工夫,正確地了解信息,自己先受益,才能說服別人,使別人得幫助。傳福音的態度也要嚴謹,若用隨隨便便的態度傳福音,別人也就輕看福音。傳福音是生命的交流,需要生命受裝備。每一位信徒不但要常常聽傳道人講道,參加查經聚會,也要自己勤讀聖經,詳細研究,免得在這個混亂的世代,被異端學說迷惑。

&nbsp

&nbsp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