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鄉賄聲賄影 有賴教育改變

【陳怡萱專題報導】2月初有媒體報導花蓮縣光復鄉代表會賄選案,花蓮地方法院判決10多人有罪,經上訴後,花蓮高分院宣判除少數幾人改判無罪,其餘仍有罪。故鄉就在花蓮縣光復鄉的台南市政府民族事務委員會主委以撒克.阿復(Isak Afo)痛心表示:「這是我的故鄉&hellip&hellip其中有好多是我的舊識或朋友,真的要好好思考,選舉對原住民族社會的意義何在?」

年初大選中,原住民立委6席全數由泛藍及無黨籍瓜分。紀錄片、社運導演馬躍.比吼以無黨籍身分投入這次的平地原住民立委選舉,雖試圖以清新形象爭取年輕原住民選票,仍然不敵現任原民立委多年在原鄉的經營與布局而落選。以撒克.阿復表示,原住民地區的選舉長期以來受到黨派操縱,例如國民黨龐大黨產與綿密的地方組織,部落意見領袖多為常被灌輸黨國思想的軍警、公務人員或教師,另外媒體總是污名化民進黨代表「動亂、不安」,再加上原鄉得到的資訊不足,原住民地區的選舉特別是立委這類的民意代表,民進黨幾乎可說是沒有空間。

以撒克.阿復十分感嘆原住民的選舉「向來都是賄聲賄影」,更直言:「很多原住民立委候選人都有嫌疑,只是沒有被抓到。」談到原住民與賄選,以撒克.阿復認為這是國民黨種下的惡果;原住民文化本來就有殺豬、宴客等習慣,國民黨藉此傳統挹注大量資源協辦,而原住民是重視「共同體」與家族的民族,往往部落意見領袖一發言,其他人不會多想就跟隨,很容易就能因影響少數人而動員起所有族人。

在進入公部門服務以前,以撒克.阿復曾是西美中會任命的傳道師,太太則是西美中會中央教會的牧師張麗娟,對於部落與教會各自意識型態的不同,以撒克.阿復也頗有感觸。「原住民教會的傳道人很辛苦,因為長老教會強調本土,但長老執事與會友卻多數支持國民黨,光靠傳道人要翻轉族人的思想,很不容易。」他進一步表示,有的會友在教會內明知道要有「正確的選擇」,但走出教會回到工作場所可能迫於無奈,只能配合多數人的想法。

以撒克.阿復指出,國民黨在地方組織的經營相當有一套,其中,提供豐富的社福資源就是一個方式,例如喪葬補助,「在貧窮的社會中,這個很有幫助。」另外,結構性的貧窮造成基層民眾很容易只看到眼前的物質需求是否得到滿足,只求一時的溫飽,除非是像台東美麗灣這類立即而緊急的威脅,不然談轉變、談理想都太過遙遠,就算出現少數的年輕人例如東海岸的藝術家、社運人士有新的想法,仍然很難跟強大的鄉公所、農會等地方團體抗衡。

「轉變不是一時的,要長期努力,特別是『教育』。」目前有越來越多原住民為了謀生和子女教育,從原鄉搬遷到都市居住,以撒克.阿復身為民族事務委員會主委,希望能從教育著手,加強原住民自我認同以及宏觀視野,除了原民會全國性的政策外,他認為必須提高各項訊息的傳播效率,另外也舉辦成長課程協助原住民提升自身能力。

以撒克.阿復也希望教會應該重視「反賄選」的宣導,這跟支持哪個黨派沒有關連,「反賄選」本來就是普世價值。他以同樣身為原住民向其他原住民喊話,「大家要看清楚所選的是什麼,不要只看眼前利益,雖然物質很重要,但也要考慮到宏觀政策,這是為了原住民的永續發展!」不過,他深知長期以來部落中結構性貧窮是很大的問題,希望社會不要過於苛責原住民。

扶路客╱原運

主體意識崛起 從生活經驗著手

【陳韋鑑專題報導】吳鳳銅像倒下,象徵著原住民意識的覺醒,不再屈辱背負扭曲的歷史;從正名運動開始逐漸覺醒的原住民運動,由此找到對抗國家機器的施力點。1988年年底,一群受過URM訓練的原住民,包含幾位玉山神學院神學生,決定把象徵虛假意識的吳鳳銅像拆毀,過程中多人遭到毆打及逮捕。

排灣中會玉泉教會扶路客牧師(vuluk)是當時受URM訓練的神學生,雖然拉倒銅像時不在現場,然而不管事前訓練與事後抗爭,他都參與。扶路客表示,「當時吳鳳相關議題吵得很大,」拉倒銅像前一年,國民政府才斥資億元修建吳鳳廟,讓阿里山鄒族原住民無法接受,學界也提出越來越多證據,證明吳鳳故事是日治時期虛構後,國民黨沿用迷惑原住民的謊言。在URM重視覺醒與行動的教導下,學員們決定推倒吳鳳像;隔年政府宣布吳鳳鄉改名阿里山鄉,課本裡也不再有吳鳳的故事。「當時整個社會氣氛是嚴肅的,電視也只會用暴力來詮釋街頭運動者,有些人要面對部落耆老親族的壓力,不過參與學員都帶著向歷史交代的心情。」

關於原民運動,扶路客時常將訊息帶回部落,並用族人生活實例來啟發;他認為要從族人面臨土地與房子等問題開始,讓族人產生自覺與行動。扶路客強調,談論議題是需要方法的,他舉酗酒為例,「喝酒是族群文化,但是酗酒並不是,公賣局在每個村子都賣便宜的菸酒,完全沒有尊重部落原有的喝酒文化、倫理與方式,只想賺錢只想控制原住民,原有的釀酒、喝酒文化被破壞,許多刻板印象與污名化就是這樣產生的。」

「如果沒有改變經濟環境,沒有滿足工作權,光是談教育是沒有用的,要滿足生計才談得到教育。」扶路客強調,漢人看原住民似乎是一個族群,其實各族群相當不同,彼此也有衝突,他說,「以自治為例,原住民族間就有衝突,如果無法整合,問題會越大,」「不過原住民有一起被傷害的經驗,是可以一起努力的。」

他也提醒年輕人,「雖然現在經濟不景氣,但是不要只想著考公務員,」有些部落的公務員還是黨國不分,認為政府就是國民黨,支持就是支持政府國民黨,他提醒年輕人不要忘記反省民主意識,「永遠不要忘記自己是原住民,是台灣人。」

樂歌安╱婦女

擺盪部落街頭 用行動建構認同

【陳韋鑑專題報導】排灣中會樂歌安.督達里茂(legean)牧師多年關懷原住民婦女議題,目前在地方教會牧會的她,更能從部落以及地方的角度來看這些事工。提到當年反雛妓運動,最早開始關心雛妓問題的民間團體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1986年成立的「彩虹專案」,當時尚在玉山神學院就讀的樂歌安就在此實習。回憶起實習的情形,她說:「當時資訊比較不流通,而且在街頭上會受到地方保鑣的威脅恐嚇,」她認為,「當時長老教會總會扮演起重要的角色,但是同時也要面對部落販賣少女的事實。」

「這是很矛盾的心情,部落的問題被曝光,媒體的報導也會造成對族人的刻板印象,一般人不會去想到社會結構與人口仲介的問題,」後來不管是回到部落牧會或是在機構服事,她都會開始反思,「當時部落的資訊來源就是過去的3家電視台,部落無法了解我們在街頭做的,反而會被貼上『激進者』的標籤,我只能用寫文章的方式來傳遞訊息。」

樂歌安表示,「回到部落與在街頭,面對的是不同的問題。」走街頭是讓大眾知道有這些問題,在部落則是要面對經濟問題。「只能從教育做起,」樂歌安說,從聖經到一般的法律常識,都必須要開始教育族人,「我自己的經驗是用總會推動的《新眼光讀經》,其中就有關於行動的部分,漸漸地在青少年中會有認同,」她強調,「現在的孩子雖然不是生長在部落裡,但是都原教會就是一個部落。」

談到牧會的女性議題,樂歌安認為,雖然經過日本及漢族兩種大男人文化介入的影響:「由於排灣族本來就是兩性共治的社會,所以較好介入性別議題;以傳統長女也可以代表家族的概念蚑秅k性議題時,比較容易帶回女性自信,排灣中會女傳較多也可能是這個原因,只要你大膽承認自己的角色,教會就會接納。」不過必須同時扮演女性與牧者兩個角色,依然是十分辛苦的事。樂歌安說,「就算被肯定,也常要蠟燭兩頭燒,有時自己也會陷入矛盾。」

對未來原住民女性事工,樂歌安除了期待既有的婦女事工機構外,也希望從文化與語言等部分著手,她提醒,「現代原住民婦女很容易被主流文化影響,我們還是要依靠信仰反省。」

總會原宣促立法 保障原民權益&nbsp

歐蜜•偉浪盼強化部落培力發展夥伴教會 重視母語匯聚見證故事

【林宜瑩專題報導】2012年總統立委大選結果,仍有8成原住民票投國民黨,對此,總會原宣幹事歐蜜•偉浪牧師認為,609萬票投蔡英文是認同本土台灣的驕傲,可是對689萬票投馬英九、有不同選擇的人,也是我們的兄弟姊妹,「彼此尊重、和平相處,兄弟和睦同居是上帝所喜悅的!」歐蜜•偉浪指出,這次民進黨原住民得票數只成長2%,國民黨長期在經營原住民部落,民進黨必須更努力改進,才能獲得原住民認同。

對馬英九總統連任後原住民的權益,歐蜜•偉浪悲觀指出,於馬總統一味傾中政策,加上配合財團利益,一定會犧牲台灣人民權益,對相形弱勢的原住民族,無論教育、經濟、文化、政治、醫療、交通、產業、健康等方面都會雪上加霜,所以,針對原住民的尊嚴與維護傳統領域的土地使用權、花東發展條例、88災後興建的永久屋問題、核廢料的安置、原住民自治法、原住民教育法等議題上,未來總會原宣都會持續關心。

歐蜜•偉浪認為,要讓原住民權益獲得保障,立法是關鍵,所以總會原宣將會拜訪立院各黨團,尤其是一向支持長老教會主張的親民黨團瓦歷斯•貝林與台聯黨團周倪安,並強化與國民黨和民進黨的溝通與聯繫,盼望未來能與其他原住民民間團體合作,透過政黨協商的機制,在《原住民自治法》及原民各樣權益的立法上更加確實。

另外,總會原宣也會強化在原住民部落進行培力訓練,引用URM與OST開放空間的課程,使各原住民族培養自我的公民意識,突破現今對公共議題的冷漠。

在福音傳道部分,也會強化對都會原住民的關懷事工,以解決多數原住民為了生存必須離鄉背井去工作,在信仰上如何穩定原民基督徒每週的主日禮拜,為原住民教會與平地教會間,建立更緊密的夥伴教會關係,這也是當務之急。

在普世關係上,今年5月份歐蜜•偉浪與長老教會總會助理總幹事星•歐拉姆牧師會前往日本北海道了解當地愛努族的關懷事工;另外在馬來西亞的傳福事工上,由於阿美族牧者已投入20餘年,總會原宣也盼望能持續關心、參與,對如何強化與南洋島嶼各原住民族的互動與連結,總會原宣都正在積極規劃中。

在族群語言上,總會原宣也在研擬各原住民母語的簡明辭典,盼望透過1500字左右的羅馬拼音完成各族母語的簡明辭典,目前已完成阿美族簡明辭典,而泰雅爾族的也正在編輯,將會逐年完成各族群母語的辭典。目前,總會原宣也正在積極蒐集各族群的信仰生命故事,將匯集成見證集來出版,以激勵更多原住民在信仰上的渴望追求。

歐蜜•偉浪強調,總會原宣的事工都以原住民尊嚴與權益為首要,雖然大選結果不如人意,而原宣事工的前景也一定會遭遇種種艱難與荊棘,但是他一定會全力以赴與各族群牧長們來努力,也會強化與各原住民族民間團體的連結與合作,一同擔負起台灣原住民的歷史使命與守護土地的重責大任。

立委參選人●馬躍•比吼

盼進體制改變社會 &nbsp種子未來將成大樹

【林宜瑩專題報導】參選這次平地原住民立委的原住民紀錄片導演馬躍•比吼,雖僅獲4553票落選,但他採小額募捐方式參選,獲得原民藝術、音樂界支持,更因此喚起原住民族自覺意識,讓大家明白,身為原住民不用只在國民黨、民進黨之間做抉擇,「改變已經產生!」這是馬躍•比吼選後最大的感想與獲得!

拍攝過30多部原民部落紀錄片的馬躍•比吼說,去年初為了阿美族傳統領域被侵害,有許多老人家走上凱道夜宿抗議,還有原住民立委抓住機會作秀,事後卻毫無作為,「既然公平正義遲遲不來,不如我自己試試看!」馬躍•比吼說,過去用鏡頭記錄歷史,無法有任何改變,不如進入體制,「看看能不能快點改變。」

競選期間,他提出還我祖先的土地森林與海洋(傳統領域)、平等互相尊重的台灣(族群平等法)、大聲喊出自己的名字(恢復傳統人名及地名)、孩子的未來(民族教育學校)、還我世代耕種的田園(增編保留地)等訴求,獲原住民藝術、音樂家支持。「這4553票乾乾淨淨!」鄒族金鐘影后高慧君說,馬躍•比吼雖敗猶榮;布農族歌手巴奈與那布也說,4553票就是4553顆希望改變的種子,「總有一天會長成大樹!」

面臨多數原住民票投國民黨,馬躍•比吼直言,國民黨服務深入部落基層,婚喪喜慶都服務到家,文化祭典活動、各種旅遊、補助申請、透過立委買到火車票等買票式服務,甚至有教會圍牆油漆費用也獲得補助,有人說,原住民早被養、圈、殺,形容得相當貼切!

未來,馬躍•比吼要在520總統就職日前,推動馬英九總統要向原住民道歉的活動,另外也有各地邀約的演講共120場,透過他的分享,期望能讓原住民自覺運動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也會定期進行《原住民自治法》的擬定,並繼續關心美麗灣違法BOT、花東發展條例、原住民學生考試加分公平性等議題,「只要持續努力,我相信,原住民的未來一定會改變!」

原住民青年●白 布 農

政府必須展現誠意 &nbsp期年輕人理性思考

【陳怡萱專題報導】「我們原住民一定要改變!改變才有活路!」曾在總統大選前騎腳踏車「挺小英」的東華大學學生白布農,坦然面對選後結果,對原住民的覺醒與轉變仍然抱持信心。他覺得原住民慢慢在改變,雖然要花比較長的時間,但終有一天,部落裡的選舉不靠「綁椿」和「賄選」,真正有能力、理想的人會出頭。

年初大選,白布農把人生第一張總統選票投給蔡英文,同時擔任台東縣延平鄉蔡英文競選總部會長。選前他很認真研究民進黨和國民黨的原住民政策,發覺兩黨差別很大,「馬英九只有一個台灣加油讚,就沒別的了!」反而民進黨提出許多政策談原住民自治,小英更承諾當選後會代表政府向原住民道歉,白布農認為這是展現誠意的基本態度。

白布農把原住民部落稱為「綠色沙漠」,指出原住民的選票結構非常藍,年輕人因為對「民主」沒有熱情,通常跟隨家人的想法,除非受到長老教會或其他影響。在這種環境下,白布農要跟同年紀的朋友講政治,常常受到阻礙和質疑,有朋友因此不跟他往來。「我不是挺民進黨,而是看誰的政策真正為原住民設想。」他希望年輕一代在受到較好的教育後,能用理性去思考與判斷,認清事實後再做選擇,不要為了反對而反對。

白布農表示,選舉的結果早就預料到了,在部落裡面,「綠色」非常難生存而且弱勢,但就算是這樣他還是要表達心聲、影響身邊的朋友,「也許他們不一定投小英,可能根本就沒回家投票,但我相信民主的種子已經種下去了!」

會有這樣的信心,是因為自從他開始在臉書上分享有關選舉的訊息,本來不那麼認同他的朋友後來會給他按「讚」,也有跟他不同立場的朋友讚美他「真勇敢!」白布農說,對的事情就要堅持下去,希望教會為原住民族守望禱告,盼望部落走出封閉與黑暗,不再有金錢、酗酒、綁椿、買票等不良文化惡性循環。

為何原住民愛投「藍」?

【方嵐亭╱特稿】1月14日總統大選結果出爐,執政的馬政府在88水災重創區支持度依舊居高不下,如同苗栗大埔的怪手挖農田,人民的不滿並沒有反應在選票上;無法信任的族群情結,力量大於不滿情緒,加上原住民菁英的結構,國民黨勢力在原民部落牢不可破。長期觀察原住民選舉的友人表示,以那瑪夏來看,這是雙方差距最小的一次了。果真如此,在原鄉擁有超過500間地方教會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其原住民信徒的政治立場是如何?筆者提供一脈絡供讀者參考。

國民政府初到台灣之前,原住民已經對平地人、特別是福佬人積壓數十甚至上百年的不滿情緒。國民政府的百萬大軍,受安插的進公部門、受照顧的進榮家,其餘苦命被抓來打共匪的則千山獨行入原鄉。孤苦的「外省人」遇到熱情原住民的接納,在原鄉落葉生根,「外省人」在他們的眼中不若佔他們土地、賣他們女兒的平地人奸詐。情感上,他們沒有理由將選票投給「平地人的頭目」。即便他們發現國民黨是有計畫地掠奪山林、以限縮的政策對待也是近20年的事了。

而6、70年前,開啟原住民宣教的長老教會,本著關心人民、愛鄉土的信仰精神,在原鄉傳揚福音、透過教會提倡公共衛生、鼓勵教育與升學,為原鄉帶來希望的風貌。弔詭的是,到教會的原住民相對有機會擠身原民社會菁英,但礙於原住民在社會的發展中沒有企業家、少有醫生與律師等高收入族群,以至於典型的原民社經地位高者,皆為穩定收入的公教人士。

公教人士替長期執政的國民黨在原民部落築出一道固若金湯的防線,讓滿懷熱情的玉山神學院畢業生篳路藍縷。這些菁英們當起教會長執,告誡有公義憐憫、決心導正部落文化的傳道人們:「傳道,我們不要批評政府!」「牧師,你再說國民黨不好,我們就請你走。」

別咒罵原住民不覺醒,只是山更高、路更遠。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