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廣場】別的地方絕對找不到的「誠實話」

──「苦勸」就是愛你的明證?

(相片提供/Pixabay)

◉碎渣兒

有時候,教會中的小組分享,真的會帶給我們很大的壓力,因為經常有人會來「苦勸」你。我很想對這些人說:「你以為你是在實踐愛的善行,其實你是在落實增加重擔的惡行。」

我相信,願意伸出援手的一方,多數是出於善意。這善意本是美好的,但在過程中變了味!每個人在不同原生家庭成長,有各自獨特的生命歷程,最後淬鍊成獨特的價值觀,讓我們在不同情境產生不同的決斷。但人們習慣用自己的視角判斷別人是否正確或合理。這些出於善意的勸告,其實是一種情緒勒索。

筆者曾在教會聽兩位基督徒在討論是否應該把年邁的父母送進養老院。支持方分享自己原生家庭破碎、有經濟問題、有界線不清問題等。所以,在無奈之下只能將父母安置於養老院。反對方則堅持,養育之恩高如天,應投之以桃,報之以李。怎可把父母放進養老院等死?務必接回家安養天年才是正道!

不論當時原分享者如何表達難處。反對者甚至引經據典說:「我是以愛心對你說誠實話。」(以弗所書4章15節)我看著為難的弟兄,竟嗅到了那令人窒息的壓力。無力、挫折、沮喪,在在讓我感受到愛心躲到哪裡去了……是不是哪裡搞錯了啊?一句話竟讓人如此招架不住,應該是因為神的話如兩刃的利劍(希伯來書4章12節),可以把人砍得體無完膚吧?甚至,當你表達聽到後的不舒服時,對方還會辯稱「誠實話總是傷人的」。實際上,希臘文原文解經是用愛心說「真理」。真理跟誠實,這完全是兩個不同等級的名詞。真理是亙古不變的;而誠實話是隨立場環境變動的。

有人可能會辯稱:「我沒有錯啊!我真的有用愛心去說誠實話。」但人墮落之後所謂的誠實,並不一定代表是正確的或一定是真理。每個人主觀認知的正確,套在不同的時空背景,可能就是完全不同的意思。譬如,2022年12月16日聯合新聞網報導,日本京都的「珈琲舍幹」,因為一個髒字,引起台灣人的轟動。其實,這跟台灣小咖啡館以經營者的名字命名沒兩樣。在日本,「幹」的意思是事物主要的部分,可算是美好的詞彙。在台灣,「幹」是禁語,所以明目張膽地拿來當店名,才轟動武林不是嗎?另一方面,當我們勸戒別人時,其實內心深處也偶而在享受「技高一籌」的優越感,不是嗎?這樣有愛心嗎?這樣是真理嗎?

人生在世,最適合你的決策,就是你當下用盡全力所做的決策。當我們看到別人決策與我相異時,要警惕自己的口,別落入論斷的試探(約翰福音7章24節)。我們要經常審思,我們勸戒別人時,自己的觀點是否合乎真理?時時刻刻查考聖經,比對自己的誠實話是否正確!還有,檢驗那隱藏的優越感是否正蠢蠢欲動呢? (作者為基督徒)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