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性之旅】夜探正濱漁港古蹟羣

為了活化老漁港,基隆市政府2017年開始推動「城市色彩示範計畫」。
(插圖/米雅)

【莫桑の鐵道四季風物詩】
▲上了高鐵台中站的月台,
▼不是北上,就是南下……

 帶著腰花走讀基隆 

高鐵台中站➡(高鐵)➡高鐵南港站➡台鐵南港站➡(台鐵區間車)➡基隆火車站

文圖◉莫桑

提起基隆,除了「雨港」,你還會聯想到什麼?有機會可以安排砲台之旅,基隆約有22座砲台;燈塔之旅,轄區內有四座燈塔;山區健行,到暖東峽谷、基隆嶼、忘憂谷走走……基隆不僅人文、地景皆豐富,因為靠海,現捕的海鮮漁貨更是應有盡有。

戰爭與和平

何其有幸,這次帶領我們走讀基隆的是台北藝術大學博物館所教授林益仁,他不僅是在地人,也是東海長青畢契。禮拜五的黃昏,大家從各地趕來,先到的人就在益仁老師家的屋頂吹著涼風,遠眺漁港和天邊的落日,聽他分享在地建築。一行人齊聚後,驅車前往深澳漁港一間主內兄姊開的友信餐廳,享用「現流」海鮮。「流」在台語是潮汐的意思,現流海鮮,便是指漁船出海後當天所捕未經冷凍的漁貨。

飽餐一頓後,我們車停漁會正濱大樓,沿著市長官邸(松浦新平宅)、基隆要塞司令官邸、太平輪遇難旅客紀念碑一路散步而去。

基隆要塞司令官邸。
太平輪遇難旅客紀念碑。

1883年,清國與法國為了越南主權問題而爆發戰爭,法國海軍將領孤拔率艦隊殲滅清國福建、南洋水師,隔年先後占領基隆和澎湖,是謂清法戰爭。為記念於清法戰爭犧牲的將士,1885年興建了基隆法國公墓與民族英雄墓,現在兩處合稱「清法戰爭紀念園區」。

清法戰爭紀念園區。

回顧過往,西班牙人、荷蘭人、法國人、原住民、日本人、支那人……譜寫基隆海港的歷史,也是世界的歷史,幾乎都離不開殺戮。人總是為了自身需要而爭取或掠奪,戰爭紀念園區是否真能告誡世人終止戰事,帶來和平?

走讀近代史

隔日,我們走讀基隆,同樣從漁會正濱大樓開始。此樓舊稱「基隆漁港水產館」,1934年由台北州水產會興建,是少數保存完整的日本時代漁業建築,對漁業文化的傳承極具價值。此建築物中可以看到漁會管理的產業鏈,如漁船、漁獲、漁民、油品、漁具、冷凍及銷售等。在文化部「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經費支持下,修復近兩年完工,目前暫不開放,只有每日夜間6至10點亮燈,未來將以藝術策展活化空間。

漁會正濱大樓。

接著,我們經過2019年完工的正濱漁港色彩屋。正濱漁港為北台灣第一個現代化漁港、台灣第一個遠洋漁業漁港,也是日治時期金瓜石礦產的主要輸出港。為了活化老漁港,基隆市政府2017年開始推動「城市色彩示範計畫」,先進行環境色彩調查,篩選出建議色後,再透過問卷及訪談選出在地色彩。據說,計畫使用的油漆,都是向民間單位募捐得來。

吹著涼風,遠眺漁港。

從和平橋這端望向彼岸的西班牙諸聖教堂考古遺址,想像當年港邊停滿大小戰艦,穿著盔甲的士兵聚集在聖薩爾瓦多城……當年西班牙戰艦船長瓦德斯在和平島插旗,奉主之名宣告此地從此為西班牙國王領土。然而,西班牙人終被荷蘭人驅逐,根據荷蘭史史料,荷蘭人曾將400多個西班牙俘虜囚禁在此教堂。

西班牙諸聖教堂考古遺址。

沿著海邊穿越小巷道走向和平島,我們聞到手工碳烤吉古拉的香味,忍不住食指大動。吉古拉是竹輪的日文ちくわ轉音,早期日本人為了不浪費漁貨,將魚肉打成魚漿,做成吉古拉、甜不辣等。

因為海港,台灣面向世界,踏上近代史舞台,成為多國異鄉人的新故鄉。如今講求在地,再接軌國際,因找到根基,才有對外發展的信心。

阿根納造船廠。

在東海畢契學姊吆喝下,回程時我們沒有預期地來到七星中會正濱教會。益仁老師沿途導覽,既風趣又有深度,我們一路說說笑笑。

七星中會正濱教會。
基隆建築依山而建,此為正濱教會旁階梯。

晨昏之間品味歷史,生動自然地梳理過往數百年的歲月,懷抱著對未來的想像,以及豐盛的現流海鮮締造同桌飲食的幸福……譜寫出這美妙的走讀篇章。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