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東門教會姊妹團契聚會 東俊卿談台語正名

(攝影/邱國榮)

【邱國榮台北報導】七星中會台北東門教會姊妹團契於6月25日舉行例會,邀請「111年度教育部社會教育貢獻獎」得主東俊卿長老專講「戀戀台灣話-台語之媠」。東俊卿於演講中強調,台語族群在台灣已經生根多個世代,其語言與閩南語有明顯區別,因此應正名稱之「台語」。他舉例,美國早期語言稱為英語,但早已經正名為美語,台灣也應該進行台語正名。

20年前,東俊卿即投入台語正名的相關抗爭。他表示,台語有許多生活用語及地名使用是平埔族群語,而且還有受到荷蘭語、西班牙語、法語、日語等外來語影響;又1946年、國民黨撤退來台後,台灣與中國隔閡40年,語言或因社會關係、地理接觸等因素各自演變,閩南語與台灣話已經分歧,在中國的閩南人聽不懂許多台語詞彙。他強調,閩南語與台灣話各自有其特殊的歷史背景與民俗文化差異,所以閩南語並不等於台語。

根據《國家語言發展法》第三條,國家語言指各固有族群使用之語言及台灣手語,然教育部語言能力認證考試方面,沒有「台語」而是「閩南語」。東俊卿在受訪時指出,官方仍然沿用「閩南語」或「台灣閩南語」,必須盡早取消,並批評政治角力是造成官方尚未正名台語的主要原因之一;他也指出台灣已是一個國家,堅決反對把講台灣話的族群稱為閩南族群,因為他認同自己是「台灣人」;亦反對將台灣話稱為台灣閩南語,因為台灣就是台灣,不需要畫蛇添足加上閩南語的稱呼。

20年前,東俊卿即投入台語正名的相關抗爭。東俊卿也提到,從教育部重視母語開始,政府對台語的稱呼一再轉變,從過去的「本土語言」到之後的「鄉土語言」,再到現今的「閩南語」及「台灣閩南語」;但他相信,只要更多人參與正名並重視此議題,台語被正名成功指日可待。他也相信,如果現在透過選票來決定族群語言名稱,支持台語的選票應該會獲得到80%左右的支持率。

當天除了介紹台語與閩南語在用詞方面的諸多差異以外,東俊卿也談到許多台語趣談、文雅,及令學習台語的人經常感到困惑的八聲七調。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