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眺望】青年普世交流新思維

◉鍾曉芬(韓國基督教環境運動連帶執行委員)

隨著疫情的過去,各地的交流日漸回復正常,普世團體也增加實體的交流活動。去年世界基督徒學生聯盟(WSCF)和普世教協(WCC)分別於6、8月在德國舉行大會,今年亞太青年會聯盟(APAY)和亞洲教會議會(CCA)也會在9月舉行大會。在與各地普世青年談到未來要如何進行國際交流時,大家都認為不需要透過大型平台,而是更希望創建一個新的交流方式,讓入場門檻變更低、更容易和更流動。

香港代表在參與WCC大會後,舉行了一次分享會,參加者都表示普世運動很好,但要如何向年輕人介紹及讓他們也參與是一大難題。普世朋友中也不是每一個都有接觸過大型普世機構,參與過的朋友亦覺得對年輕人來說,大型普世機構有點「離地」,也就是說跟他們在關心的事太有距離,只流於「高大空」的概念。

於是,一群年輕人就馬上聯繫認識的韓國普世和公民團體,直接來一場交流。由於時間有限,活動只能快速了解韓國的公民團體和關心性少數的普世機構工作。

在交流的期間,我們也介紹及討論了普世合一運動的歷史、現況及限制。而當中最令年輕人卻步的就是一大個官僚的體制及政治角力,令整個體系年輕人的代表性及聲音都被比下去。歷史悠久的普世機構通常保留著傳統的架構和機制,然而對新一代人來說,他們更偏向快速和靈活的運動方式。這種代溝使得傳統體制難以追趕時代變遷的步伐。部分原因可能是這些機構不願進行大規模的改革或轉型。這種不適應性導致年輕人流失,年輕人傾向於自行組建新的團體或組織,專注於各種普世議題,從而更有效地實現他們在地若天的目標和使命。

這次交流,讓我們有機會重新評估各自的普世經驗,以及思考如何讓未來的普世合一運動更符合年輕一代的需求。筆者喜歡用一個比喻來形容:傳統的普世大機構就像基督教體制內的各種政府組織,需要進行官方交流;而我們這些致力於在地實踐的團體,則是負責民間外交。

目前,我們已有多個普世交流計畫,我們期待彼此學習與合作,為普世合一運動注入新的活力,繼續實踐天國在人間的使命。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