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圖資訊素養研習 談認知戰與疑美論

(攝影/林婉婷)

【林婉婷高雄報導】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舉辦「數位公民Level Up!資訊素養研習坊」,透過系列講座帶領民眾認識與思辨數位時代相關議題。9月10日下午,邀請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陳方隅擔任主講人,暢談「資訊戰是什麼?公民媒體如何推廣科普以及回應疑美論?」。

講座的上半場,陳方隅指出戰爭不只是武力的競爭,外交作戰、經濟作戰、資訊作戰都是混合戰的一環;而資訊作戰即包含認知領域攻擊。陳方隅說明,認知作戰的特性包含透過大量社群媒體專頁、社團或帳號進行「協同行為」,例如在看似與政治無關的生活群組裡散播假資訊,或假冒台灣軍警消大量訂購商品後棄單、破壞人民對軍警消的信任,以對軍警消進行「假徵才真滲透」,甚至透過人工智慧(AI)製造更逼真的假帳號、助長假資訊傳播等。

認知作戰的主要影響對象為對政治冷感、政治效能感較低、較無特定政黨認同的人;陳方隅特別強調要留意「短影音」的興起與影響。「短影音」只有幾秒鐘,功能不是為深入探討政策,而是經營與傳遞形象、潛移默化;中國將這種形式定位為「入島、入戶、入腦、入心」。

關於「疑美論」,陳方隅歸納出三個要點:中國一定強、美國一定不會來、台灣一定要投降,相關論點包含美國不可靠、會遺棄台灣,台灣抵抗無效、要遵照中國才能避戰等等。而在烏俄戰爭爆發後,再加上中國經濟衰退、美國總統拜登多次公開承諾會協防台灣等,讓「疑美論」論點進一步演變為:世界的衝突都是美國的錯、美國惹怒中國才導致中國攻打台灣等。

他也提醒,不論美中關係如何,中國就是要侵略台灣,台灣備戰是為了守護家園、不是成為誰的代理人。針對擔心台灣成為美國「籌碼」而非「盟友」的聲音,陳方隅直言國際政治確實有不同的運作方式,透過壯大國家、簽署合作等形式讓雙方互動更趨平等;甚至也有個主張是不論美國態度如何、台灣都應以能「獨立抵禦中國」為目標。

(攝影/林婉婷)

陳方隅介紹抵抗認知作戰的生態系,有助於民眾養成識別認知作戰的能力:最基本的「事實查核」有MyGoPen、Cofacts真的假的、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趨勢科技防詐達人、蘭姆酒吐司等;「認知作戰研究」有台灣民主實驗室、IORG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等,「媒體識讀推廣」有假新聞清潔劑、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放伴、真的吧等。

政府現也加強既有澄清專區與社群媒體,更快速提供正確資訊;不過陳方隅認為長期而言還是需要訂定《數位中介服務法》。在問答時間,陳方隅坦言事實查核的有限性,尤其當假資訊包裝為「個人意見或解讀」就無法執行事實查核;這時更多仰賴資訊識讀素養教育。

下半場講座中,陳方隅回顧2014年的太陽花運動讓社會看見網路串連的力量,並催生許多從各專業領域出發、探討公共議題的新媒體平台,包含陳方隅參與創辦的「菜市場政治學」。比起發表論文要歷經審查等漫長程序,「科普文章」以學術理論為基礎評析時事,透過大眾更理解的用語表達,藉由社群媒體平台推廣,及早傳遞更正確的知識、資訊;不過近來科普文章也受到資訊接收型態轉變、平台政策調整、閱聽人分眾化等挑戰。

陳方隅點出,事實上大眾是「缺乏資訊的」(Uninformed),因此撰寫科普文章時可能會引來不理解或持相反意見者的反駁;他推薦閱讀《話語權的世紀角力》,直言雖然言論市場越趨複雜,但這也是公共知識份子持續科普的動力,讓資訊更透明、讓公眾有更多判斷基礎;最後他鼓勵眾人平常就要討論公共政策,不只是選舉時關心或投票。

(相片提供/高市圖)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