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他們眼中的台灣:我愛台灣宣教營

I Love Taiwan Mission,ILT

編  按

(插圖/李守慈)

「我愛台灣宣教營」(I Love Taiwan Mission,ILT),從2002開始舉辦至今,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

起初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青年事工委員會為北美的台裔青少年舉辦,期望他們藉著來台灣服事認識自己的故鄉。2005年之後,進一步開放各國夥伴教會的青年參加,邀請他們與台灣在地青年一同參與地方教會的服事。這幾年,ILT已逐漸成為國內外教會青年認識台灣和交流信仰的平台,留下許多美好的見證與回憶。2020年,台灣因疫情關閉國門,海外青年不克來台參與,直到疫情趨緩,今年PCT得以再次向各國夥伴教會發出邀請。

今年ILT的主題是「平安/Peace/Shalom」,共25位國外青年來台,有來自德國一位、匈牙利一位、韓國六位、日本四位、泰國一位、印度七位、加拿大二位、紐西蘭三位,加上國內青年31位及同工約70人。7月5日舉行為期三天的行前會後,啟程至各教會展開為期十天的暑期宣教服事。本報專訪其中幾位青年,分別來自印度、匈牙利、紐西蘭和泰國,請他們介紹自己的國家,也分享他們此行來台服事的感想。


採訪◉許家偉
相片提供◉許家偉、李守慈、Ruatdiki、總會青年

印度青年  乾淨、友善、聰明的國家 

印度的教會有七位青年參與這次ILT,都來自米佐蘭姆邦(Mizoram)。來訪的青年除了學生,還有警察、商販、大學教師等。雖然同樣來自米佐蘭姆,但分屬不同教會的他們其實是第一次與彼此見面。

一般人想到印度,心中浮現的可能是載歌載舞的印度電影,或是印中邊境的紛亂與衝突。印度青年魯阿迪基‧哈馬爾(Ruatdiki Hmar)則介紹,米佐蘭姆位於印度東北,與緬甸和中國相鄰,地形遍布山丘,居民有八、九成是基督徒,當地的長老教會是信徒人數最多的教會。每到週日,店家都會關上門停止營業,全家大小都到教會做禮拜。米佐蘭姆的公家機關裡,幾乎都是教會會友。這樣的印度,和一般外人認知的截然不同。

其實早在20年前,米佐蘭姆和台灣的教會就開始搭起友誼的橋梁,有許多台灣牧師拜訪當地。「一切歌頌讚美,都歸我主我的神……」哈馬爾說著說著就以中文唱出這首〈一切歌頌讚美〉,她說這首歌正是多年前從台灣牧師學會的。也是因為PCT和米佐蘭姆邦青年團契(CKTP)關係良好,他們才得以訪台參加ILT。

哈馬爾和同樣來自印度的F‧拉里安朱亞里(F. Lallianzuali)受派到台北中會淡水教會服事。她們異口同聲表示,淡水教會和米佐蘭姆同樣起於宣教師,有多代會友及牧者家庭。她們一面努力用英語和小朋友溝通,得到長輩的讚美,一面也看到淡水教會青年的活力,「從行動看出淡水教會是有信心的教會。」此外,她們走訪馬偕的宣教遺跡,如台灣第一間女子學院淡水女學堂等。在凌晨3點半出發,登上觀音山看日出,為台灣和教會禱告。那時她們忘記悶熱的天氣,只留下美景的記憶。身為女性,她們再三提起對淡水女學堂的印象深刻,以及淡水教會牧師許雅茹一路陪同的美好,並感謝淡水教會會友和牧師長執的接待。

受派至嘉義中會祥和教會的印度青年拉雷姆魯阿塔‧豪林(Lalremruata Khawlhring)則念念不忘在夏令營服事的時光。看到兒童在教會學拉小提琴,讓他敬佩台灣教會對兒童的重視,期望也能把這樣的經驗帶回印度。受派至Payuan(排灣)中會Vakaba(涼山)教會的印度青年梅洛迪‧拉林馬維特(Melody Lalrinmawiitj)則說,他感受到部落中人與人之間很強的連結,「人們花很多時間在一起。」活動期間認識的一位排灣族青年對他說,他的拜訪是個鼓勵,讓原本害羞的排灣青年即便不熟悉英語,也願意嘗試開口交流。他有感而發地說:「台灣是乾淨、友善、聰明的國家。」


紐西蘭青年  感受到自由和隨興的氣氛 

西門‧帕克斯(Simon Parkes)來自紐西蘭南島北端的尼爾森(Nelson),毛利語為「Whakatū」。這裡的居民有一小部分毛利人,也有來自歐洲的後裔和南太平洋的族群。但帕克斯坦言,他對歐洲並不熟悉,對自身的認同就是紐西蘭人。帕克斯的父親是長老教會的牧師,談及當地教會現況時,他說他發現願意參與聚會或信仰活動的人越來越少了。

位於南半球的紐西蘭,鄰近國家只有澳洲。同樣是島嶼國家,紐西蘭的土地面積是台灣的近八倍大,帕克斯說,在台灣看見很多海岸、山和火山地形,感覺兩國之間有許多相同點,但文化差異和語言溝通障礙仍不可避免。

受派到Sawalian ‘Amis(東美)中會Ciwkangan(長光)教會的帕克斯說,第一個切身感受的是台灣濕熱的天氣,是他在紐西蘭未曾經驗的。「人們做事的節奏也比較慢。」他解釋,紐西蘭人的自我意識普遍高於群體意識,通常比較克制情感(stoic),整個社會群體行事為人比較拘謹,會根據計畫按部就班做事,「通常不會為了好玩而唱歌,或是玩一些無厘頭的遊戲。」相較之下,他在台灣就感受到自由和隨興的氣氛。

另一個文化上最大的差距是食物的地位。帕克斯說,在紐西蘭日常生活中,食物不是那麼重要,平常飲食都很簡單,但在台灣,他從飲食體會到許多文化精神。

帕克斯雖不是毛利人,但他在行後會以毛利人傳統戰舞「卡馬泰」(KaMate)介紹自己的國家。這樣是否在消費毛利人?「我想主要是態度的問題,用尊敬而非戲謔的態度。」紐西蘭是很新的國家,不同族群常常彼此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有共同的歷史認同,「這一點,紐西蘭是幸運的。」


匈牙利青年  人們很和善,但是太過熱情 

芬妮‧赫曼(Fanni Herman)是本次ILT唯一來自匈牙利的青年。匈牙利是歐洲的內陸國家,國境東邊緊鄰烏克蘭,因此也在這次烏俄戰爭中接收許多難民。然而,赫曼表示,匈牙利和歐盟多數國家立場不同,仍和俄羅斯維持外交關係。

赫曼說,匈牙利是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簽署了兩次戰敗條約,不只損失土地,以前的國土面積是現在的三倍大,經濟也大受影響。因此,如今很多匈牙利人看起來居住在周邊國家,其實他們是住在原本屬於匈牙利的土地。此外,她認為匈牙利語堪稱歐洲最難的語言,匈牙利有許多德裔移民,但即使居住多年,仍然只會簡單的問候語。

赫曼的家鄉在首都布達佩斯東北邊的諾斯沃伊(Noszvaj),意思是「我們的村莊」。諾斯沃伊是一個觀光小鎮,有美麗的洞穴屋和城堡。這次參加ILT是赫曼第一次來到台灣,也是第一次來到亞洲,她深受文化衝擊,「連廁所和充電插座這些基本的日常都有很大的差異。」她一臉驚嚇地模仿有人突然接近她,眼睛瞪得大大地看著她,「台灣人很和善,但是太過熱情。」不過幾天之後,她也慢慢習慣了。

赫曼參與台北中會士林教會暑期兒童營的服事時,一開始擔心會有語言障礙。但她驚喜地發現,兒童並不會被語言問題攔阻,而是在遊戲中認識彼此。兒童營分組進行活動的方式,也讓她耳目一新。

赫曼未來想要成為牧師,9月即將進入神學院就讀。她表示,雖然有文化差異,而且這趟長途旅程對她而言非常昂貴,但她仍很感謝能夠來台灣參加ILT。此次她來訪,主要是因為觀察到近年來佛教在歐洲日益流行,於是想來台灣看看,親自感受一下亞洲的佛教文化和信仰。她也對基督教在台灣的現況感到好奇,並期待藉著在台灣的經驗反思歐洲的處境,「歐洲的基督信仰有自身要面對的難題。」

赫曼表示,匈牙利的教會,目前還不至於像德國的教會因著聚會人數減少,紛紛變成觀光景點或咖啡廳。但是匈牙利同樣擁有悠長的基督信仰歷史,如今基督信仰對人們來說已不再真實,人們不再追求,僅僅是文化的一部分,「人們把基督信仰當作神話故事看待。」她期望來台灣這次旅程,能對她未來接受神學教育有所助益,「不論神話或童話,當中的信仰與文化記憶都不該被遺忘。」


泰國青年  願意開放討論很多社會議題 


泰國青年瓦拉帕‧貝尼亞庫爾(Wallapaw Beniakul)的家鄉在董里府(Trang),擁有美麗的沙灘和克雷登島(Koh Kradan),家裡經營一間家庭式餐館。這不是貝尼亞庫爾第一次來台灣,五年前她參加過PCT和泰國基督教會(CCT)舉辦的普世青年交流計畫(EYEP)。她表示,其實在疫情前就想參加ILT,因疫情而延後數年。好不容易今年開放,她卻是在報名只剩兩天時才得知消息。時隔五年終於再次來到台灣,讓她直呼很幸運。

泰國的基督徒比例只有1%,但是貝尼亞庫爾的家鄉有20多間教會。她說自己並非成長在基督化家庭,也沒有很多基督徒朋友。她對於基督信仰的認識,是從祖父信主開始,父母雖然也受洗了,但不常去教會。因此,貝尼亞庫爾主日時總是孤身前往教會做禮拜,「還好有一起參與教會事工的朋友。」

這次訪台,貝尼亞庫爾觀察到台灣教會舉辦的兒童營與泰國有許多相似處。但在泰國,多以聖經故事為主,她期望也能像台灣一樣,有更多元的活動。她表示,泰國的教會人數增長速度緩慢,因此教會投入較著重在傳福音,不太願意觸碰社會議題,尤其是官方敏感議題如泰皇相關。但她發現台灣人不僅關心日常生活和周遭事物,也開放地討論很多社會議題,所以她期望泰國的教會能從信仰角度關心這些議題。尤其泰國新世代的學生,從學校畢業之後,就對歷史漠不關心,她對此特別感到憂心。

「來訪15天,我不曾有思鄉的念頭。」貝尼亞庫爾如此說,表達她對台灣的喜愛。受派至Ngudradrekai(魯凱)中會Teldreka(茂林)教會的她表示,在茂林乘坐小貨車翻山越嶺過小溪,是此次最難忘的美好回憶。另外,看到台灣熱議「行人地獄」,也讓她發現台灣人比泰國人更愛走路,而且有許多步道可以散步。

她感謝Teldreka教會的接待,讓她感受到友善和用心,也很高興和五年前認識的朋友再相見。她以學到的台語說:「媠啦!」期望來年還有機會能夠到台灣與朋友們見面。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