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障福放映怪咖紀錄片 接納特別的自己與他人

(攝影/林婉婷)

【林婉婷屏東報導】平安基金會經管屏東縣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攜手隆中向上教育基金會,於9月16日下午在屏東縣立圖書館五樓舉辦「怪咖紀錄片」放映暨映後座談活動,以「關於妳」為主題,選片為蔡佳璇導演的《多肉女子生存之道》和《有時Mama,有時Mimi》,邀請民眾透過兩部紀錄片思想關於自己身體與他人生命的種種課題。

屏東障福中心主任陳芬芩表示,自己在一場校園活動中接觸到「怪咖」,因而促成這場合作。「怪咖」系列紀錄片是導演楊力州發起的拍攝計畫,以三年拍攝18部紀錄片探討多元社會議題;獲得隆中向上教育基金會與執行長王德蕙大力支持,也曾配合紀錄片設計校園與企業放映、推廣講座、圖文懶人包等。

(攝影/林婉婷)

王德蕙在映前介紹,「怪咖」乍聽是負面的,但她特別以同志平權運動先鋒祁家威為例,點出社會所謂的「怪」不一定真的就是負面的;然而社群媒體發展,讓人越來越難聽見非同溫層的聲音。盼望透過紀錄片讓社會看見「不一樣」的力量,提升台灣的思考力,找到社會共同相信的價值並付諸行動。

《多肉女子生存之道》講述曾組成「肉彈甜心」的林昱君(Amy)、謝莉君(馬力)投入身體平權倡議,過程中持續學習「接納自己」的生命功課,《有時Mama,有時Mimi》,前者記錄楊婕妤自1986創辦「關愛之家」,先後從事愛滋病患、外籍移工寶寶與家長照顧等服務的歷程。

蔡佳璇在《多肉女子生存之道》映後分享,自己拍攝時曾擔心無法貼近被拍攝者的心境,但不論身材是否相似,每個人的成長過程可能多少因為身材、外貌而有不自信的時候,尤其在社群媒體上能看到不少「容貌焦慮」的討論。她希望這部紀錄片能引導觀影者思想,在價值觀趨於單一的社會,如何更接受自己的存在。

(攝影/林婉婷)

關於「容貌焦慮」,蔡佳璇認為每個人處理焦慮的方式不同,她的個人建議是可以往內心探索,包含諮商等,關心自己的狀態、暸解真正的情緒來源。王德蕙則補充,這部片相當受到歡迎,從國小學生到社會人士,都可能面臨容貌焦慮及因外表遭遇霸凌的問題;而關於紀錄片裡也有收錄的「網路霸凌」問題,王德蕙不諱言「網路霸凌」對學生們而言是老生常談,但透過類似體驗教育的方式探討議題,或許會比單純宣導更有效果。

而楊婕妤則在《有時Mama,有時Mimi》映後說明失聯移工在台灣的處境,因為非法居留而無法順利取得醫療資源,孕婦與寶寶面臨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風險。提供中途照顧服務的「關愛之家」,目前所照顧的兒少有210位;因為孩子沒有台灣國籍,因此關愛之家會鼓勵家長在孩子約六歲左右返國、讓孩子接受正式教育。事實上,印尼政府為了讓孩子能學習自己國家的語言、宗教和文化,也會主動協助將身在台灣的印尼孩子們接回國。

(攝影/林婉婷)

因為台灣簽署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已正式提供公部門資源給這些非本國籍的移工媽媽與孩子們,但也會有民眾質疑這些移工與孩子佔用台灣資源;這些抗拒的聲音,使關愛之家的服務據點不得不多次轉移。楊婕妤強調,每個人心裡都有自己的「烏托邦」,而看到關愛之家的志工付出、移工媽媽們互相扶持、能為孩子們留下溫暖回憶,這是她的烏托邦藍圖。

有觀影民眾表示,不只是移工,甚至是已經嫁入台灣家庭的新住民,還是有台灣人對她們抱有異樣眼光;王德蕙則以自己與新住民、新二代相處的經驗,談到新二代其實也面臨著自我與文化認同的拉扯,而新住民與移工確實對台灣產業貢獻良多,值得台灣人更多尊重。

延伸閱讀:屏東障福放映怪咖紀錄片 還孩子不一樣的生命經驗

(攝影/林婉婷)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