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史博口述歷史講座 從個人記憶看見大時代

(攝影/Dalul)

【Dalul台南報導】由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舉辦「為時代留聲:口述歷史經驗談」講座,於10月1日下午台南政大書城登場,現場聚集超過40位民眾與會。講座邀請前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研究員的許雪姬,以及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劉靜貞分享。

許雪姬研究專長為台灣史,研究二二八事件與口述歷史。她表示在自己學習歷史的過程中,不管是求學或研究,口述歷史一直是她所關注的領域;因為研究時可能會面臨相關主題的文史檔案不多、甚至有時候找不到,進行人物訪問非常有助於帶動往後研究,並且口述歷史就是歷史,如何將這些紀錄進一步為文本,也都是她所注重的;她相信文史紀錄流傳能幫助未來研究者,成為更多面向的思考。

(攝影/Dalul)

針對口述歷史實作,她指出可以從點、面的概念思考;核心人物的出現其實就是點的呈現,藉由訪問可以再延伸出不同的問題意識,像是《圓滿人生:台北第一高女陳瑳瑳女士訪問紀錄》就是採取這種做法;而面是遇到廣大的族群、群體有共同經驗,則就可以用訪問同儕團體的方式形塑出過去的面貌,像是《日治時期台灣人在滿洲的生活經驗》就是採取這種方式。

劉靜貞則在講座中提到自己與歷史的淵源,從大學到碩士、到博士班都從不同的主題延伸出不同的觀點,像是女性角度的宋史詮釋,透過史料找尋新的觀點與議題。她表示,自己過去曾參與的口述歷史包含《當口述歷史遇見女性》和《尋訪女性生活詩篇-以紀錄片為方法的思考》等書寫,因而思考口述歷史的用意與價值,在歷史大框架下,單一的個人如何在不同的背景下去記憶、分享同個時代的故事;這也是口述歷史特別的地方,人們透過選擇及記憶,去產出屬於自身的歷史詮釋。

(攝影/Dalul)

在講座後的問答環節中,有人問及關於如何在有興趣的領域中開始口述歷史的紀錄、可以從哪裡開始;許雪姬回應表示,如果能找到核心的重要人物有很大幫助,透過議題中心的人能夠更好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更重要的是成為連結的起點,後能慢慢延伸,從點變成面;而資料與檔案的部分,她指出當時的報章雜誌都能參考,甚至成為訪談的資料背景,與受訪者建立關係,都是口述歷史基本的知識;透過這些不同人物的詮釋資料,也能讓過往的記憶與其對現在的影響,有深刻的展現。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