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同談】結婚與生育的世代價值觀差異(中)

Generation one line logo. Simple linear icon with a child, adult and old man and family protection idea.

◎Tâng-phoāⁿ(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

上期談到因為沒時間練習彼此相愛,長輩對社青許多善意的提醒或關心,反而可能讓彼此關係更加惡化!本期試著回到聖經,以創世記1~4章的「關鍵字」為例,建構可以正向對話的空間。

創世記的作者其寫作背景與目的,是提醒當時被擄歸回的以色列人們,在面對當代主流價值觀(帝國主義、經濟掛帥、多神信仰)的衝擊之下,信仰群體該如何活出不一樣的價值觀?

◆上帝的心意:形像、安息日、幫助者。上帝不要人為祂造像,但祂卻按造自己的形像造男造女。因此形像代表:人是上帝意志的延伸,使上帝的國藉人的管理運行在地上!設立安息日目的是對抗當時帝國(亞述、巴比倫、波斯)主流價值。在一個競爭激烈無法喘息的現實社會中,人唯有透過安息才有辦法讓彼此恢復身而為人的尊嚴。

另外,上帝看那人獨居不好,為他預備幫助者,其原文是指「站在他前面」,可見所謂的幫助者,其實具有互相抗衡的力量!因此上帝預備的不是單純聽話順服的「賢內助」,而是在那人跌倒、失敗甚至「走精」時,有力量拉他一把,使彼此不至偏離正路!

◆人的有限:渴望像神。筆者相信,身而為人都一定對其有限會產生無限的焦慮,也因此我們可以同理,其實自己也跟夏娃一樣,被試探、被挑釁、被比較之後會渴望像上帝知一切善惡,才能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判斷。

人的眼睛真的明亮了,但代價是關係上的死亡:天、人、物、我的關係被破壞,自己判斷自己(赤身肉體是羞愧)、人躲避上帝、人把責任推給別人、土地因人受咒詛。

◆上帝的拯救:審判與施恩。儘管人類「失職」愧對上帝,但我們從經文中還是看見上帝鍥而不捨的救贖計畫:為人做皮衣遮蓋,不放棄的繼續與人互動,上帝是接納者(接納獻祭)、督促者(提醒該隱要選擇制服罪)、審判者(你沒有照顧弟兄且害他的命)也是施恩者(給該隱存留性命的記號)。

透過對於文本的初步理解,試著開啟正向的對話空間。但要產生良性的互動,還需要很多的學習跟同理!下一篇,期待透過分析與反省,能覺察雖世代不同,但我們都一樣「在有限的生活中想當自己的上帝、習慣把當責的責任推給別人」。願這樣的覺察幫助我們再次經歷上帝的醫治與釋放,在主裡得自由的人才有辦法在正向的對話空間產生良好的互動!(待續)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