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婷專題報導】一條又一條族人走出的路,乘載原住民族遷移與貿易、以及無數族群文化交會的記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五屆共作展「Kadadalranane路.手舞.足蹈」,於11月11日在屏東縣霧台鄉谷川部落開幕;展至2024年2月9日。禮拜六、日全日開放,禮拜三到五需預約導覽

這場展覽攜手「魯凱樹企業社-1的n次方工作室」、以「貿易之路」為主題,不僅有族人選出10件中研院典藏的東魯凱及西魯凱文物,還有29件來自霧台鄉魯凱族文物館、谷川和神山部落族人的文物和影像;而展覽場地本身是具有濃厚魯凱族文化和藝術特色的民宅,因此民眾不僅是認識文物與背後故事,也可以欣賞宅邸本身的石板建材、雕塑、壁畫等設計。

部落族人不僅是提供展品和展場,包含開幕儀式演出和招待、展場播放短片與主題曲等,都是由部落族人貢獻己力或參與其中,實踐「共作展」的價值;另配合展覽有設計系列活動,包含12月聖誕節手作體驗和健走、點燈,2024年1月有原住民青年分享加拿大族群創傷研究心得,2月有Kabalelradhane(神山)教會主辦、行之有年的「奔馳24」活動。

延伸閱讀:邁向永恆之星 霧台聖誕點燈以健走開場

「Kadadalranane」是魯凱族語的「路」,而「手舞」意指族人手所做的,包含採集、耕作、狩獵、編織,辛勤勞動產出珍寶,「足蹈」則是指族人從翻山越嶺、走向平地貿易的過程;這兩者以路徑串連,即帶出本此展覽的貿易主題。

展覽共有五個展區。三樓可以看見谷川大橋,而展區「Kudrengere 谷川部落-近代生活集錦」也是以谷川部落視角出發,搜集大量谷川、神山、霧台等部落的照片並組成布幔,當中可以看見早期興建的伊拉橋圖像,與莫拉克風災後興建的谷川大橋成為今昔對比。掃描展板的條碼,可以聆聽橋樑興建時,部落長輩們如何根據傳統智慧與生活經驗給予建築建議;避開強勁水流的橋墩或許較不容易被沖垮,但在地震頻繁的台灣,那高出部落許多的大橋若真的坍塌位帶來哪些危害,仍是族人們心頭的隱憂。

展區「打包幸褔」則邀請谷川部落婦女以傳統素材竹子、月桃荃和現代素材塑膠條編織出地墊、容器、背包、提袋,展現出魯凱族人心靈手巧的特質;這個展區使用這棟宅邸主人生前最喜愛的小空間,並以魯凱語、華語呈現其最愛的經文——馬太福音11章28節:「凡勞苦擔重擔的人都到我這裏來,我要使你們得安息。」每個細節都傳遞出平靜的感受。

而在展區「Malraici 化『語』為『名』」,民眾將可以在此看見魯凱族婦女們精湛的手藝:透過編織呈現的魯凱族貿易地圖,以及每個部落、地點、路徑、山川的族名,來理解魯凱族移動歷史和命名美學。

只要有名字 就知道家在何方

在編織地圖裡,藍色平面編織為河川,綠色與黃色交織的長方體是山,紅色平面為路徑;綠色球體為西魯凱族部落,黃色球體是排灣族部落、金色球體是非原住民族聚落、金紅交織是大型城鎮;地圖上方為北,但有很多種觀看和詮釋方式,若以不同起點出發,可以得出不同的故事與感動。

舉例來說,地圖東南方位有個綠黃交織是球體,那正是指魯凱族和排灣族共生的谷川部落(魯凱語:Kudrengere);而地圖西北方位,有兩座比鄰的山、被稱為「手足山」(魯凱語:Lamataka,排灣語:Sumalrikaka),此位置正是現在的高屏溪斜張橋;通過手足山口徑往北走,終將止步在一個金紅交織的大球體,那正是位在台南的安平港(Sakame)。

需要注意的是,該地圖的族語地名是以魯凱語表達,但或許谷川或其他部落對這些部落、地點、路徑和山川有屬於他們的習慣、傳統稱法,策展人Peresang Sukinarhimi(貝若桑・甦給那笛米)在導覽時認為這值得進一步研究。

另編織地圖上所呈現的部落,都是古老、原生的部落,而不是遷徙後、現在的部落;他們的華語名稱或許都是同樣的,但從族語可以看出不同,例如同樣是大武部落,古老的大武是Labwane,而更為現代人所熟悉的大武是Dadele;而古老時候生活在Dadele區域的人們,在日治時期被遷居到現在的青葉部落(Talamakau);因此若要辦理尋根,青葉部落的人要到現在大武部落(Dadele)的位置、大武部落的人要前往古老大武(Labwane)的位置。

「所以要追溯歷史、要追溯文化的核心意義,必須回到其原本的與會才能理解。」當魯凱族人在介紹自己來自何方時,他們有兩個說法,起源部落的人們被稱為「部落的人」,而遷居部落的人們則自稱「田間的人」;透過這個尊重起源部落的稱呼,光是靠著「族語命名」就能整理出各個部落發展與遷移的初步脈絡。

魯凱族人的名字由來有三個途徑:傳統的「繼承」(Ngwacungulu)和「記念失去」(Takawlrawlrasane),以及近代的「典故」,以個人特殊的貢獻或事蹟,選取合乎其情境的形容詞或名詞作為名字。例如貴族女子「Pathakaw」的父親為她取了另一個名字「Malraici」,在魯凱語意指「枯萎」。

由於古老時候沒有橋,族人們又需要沿著河流行走,因此多是趁著水位較低的旱季進行貿易。雖然南部旱季是秋冬時節,但行走在沒有任何遮蔭的河床仍然相當炎熱;族人們會頭戴以新鮮草葉編織防曬和驅蟲的草圈,但草圈經常抵達安平港之前的途中就枯萎。甚至當地面真的太過炙熱、赤著腳的族人們難以行走時,拋草圈為立足地也成為他們繼續前進的方式。

而Pathakaw的「thakaw」則是指打狗(Takaw)、也就是現在的高雄,此為馬卡道族語音譯。從這兩個名字可以看出父親希望女兒記念他和族人們前往安平港貿易的辛勞。

跨族群貿易 不同文化的交會

位在二樓的「用醫治換取溫暖」展區,民眾可以進一步認識魯凱族人貿易的主要物品;族人採集「藥用植物」、狩獵並割取「動物」的皮骨等部位,最常交易的是日常生活必備「布料」和「鐵製品」。

有趣的是,因為魯凱族人並不會使用中醫藥草,因此他們僅知道這些植物的外貌,但不確定其療效和華語名稱,因此展板僅以圖片和族名呈現。Peresang Sukinarhimi認為這也是展覽特別之處:當民眾們來欣賞展覽,透過圖片辨識Milrigi、Thalraithai、Taevele、Racumai這幾種植物的華語名稱,這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就像呈現早年不同族群的對遇、對話。

而有交易價值的動物部位則包含熊的骨頭(Culrale)和膽(Page)、鹿的骨頭、反芻胃室(Kababai)和鹿茸(Tuburu)、山羌與山羊的骨頭、反芻胃室、猴的骨頭和頭(Awlru)等。當時交易也會依照提供物品的價值高低,來調整可換得物品的多寡;例如一個鹿茸可以換得整捆、足以製成好幾套衣服的布料,而累積到一定數量的藥草則可以換得幾尺、約莫能製成一套成年人衣物的布料。

▲ 苧麻布(魯凱語:Imai,排灣語:Kaitungane)|魯凱族傳統布料,主要為米白色,可以染黑。手工織成的苧麻布有寬度限制,要大片布料需拼接。除了用以製作衣物,也會用來包裹要安葬的離世親人。

Peresang Sukinarhimi特別提到,在田調與採訪過程中,許多長輩都提到早期布料相當昂貴,且自行生產有限;魯凱族的語彙與布料材質相關的只有「棉花」和「蠶絲」。而布料不只僅是製作衣物,包含清潔、禦寒等方面都有需要。

而一樓的展區「Imai和Makalrilaw」,當中比較魯凱族傳統布料「苧麻布」(魯凱語:Imai,排灣語:Kaitungane)和貿易布料(Makalrilaw)的差異。另有小展間陳列大量與魯凱族飲食文化相關的器物,包含捕撈、烹飪、承裝、儲存等工具;其中有中研院借展文物,也有谷川、神山、霧台部落的居民提供之展品。各展板標註展品的魯凱語、排灣語、華語名稱,並有簡短文字介紹器物功能和意義。

如果對魯凱族布料和服飾文化感興趣,Peresang Sukinarhimi推薦眾人前往霧台鄉魯凱族文物館、欣賞現正展出的「持織以恆:魯凱族女子一生所繫」特展,展期至2024年4月30日。

▲ 男子短上衣(魯凱語:Ibuku,排灣語:Ibuku)|來自台東的達努瑪克部落。要符合七個特定結構與設計才能被稱為「Ibuku」;而這件上衣是使用貿易得來的花布製成,不論是在過去或現代,看起來都相當時髦。
▲ 女長袍(魯凱語:Talapu,排灣語:Longpaw)|來自吉露部落。這件女童長袍的刺繡相當精美。魯凱族衣服的繡片也會「傳承」,當一件衣服磨損但繡片仍完整,就小心拆下後縫製到新衣服上頭。
▲ 上下雨色混搭的女子長袍、長袍三種顏色並列混搭的女裙 (魯凱語:Cinungulane ka talapu、Nilraviane ka kunu)|由於外來布料珍貴,因此早期像這種多色混搭的服飾可說是相當珍貴。
▲ 男綁褲(魯凱語:Kacingi ka kinalruzwazungane,排灣語:Kacingi)|來自好茶部落。綁在正面的前檔片褲。早期外來布料珍稀,以多色拼縫製成的衣物相當珍貴;其腰帶的刺繡圖飾也相當華美。

器物出自哪 部落中的博物館

籌備這場展覽,Peresang Sukinarhimi分享自己在當中最大的啟發是「路徑帶來交流」。她指出,路徑不僅是實際的道路,還有人們相遇後彼此的感受、想法與對話,「有時候你是一條路,有時候是一座橋,有時候是一個轉彎。」遇見不同的人和處境,要以不同的角色去應對,而這交流過程又產生出新的議題與現象。

「但最棒的是,無論如何我們都將在某一處相遇。」她認為要打開心胸去接觸那些不熟悉群體,練習不帶偏見進入一個場域;尤其近幾年國際戰爭不斷,她更相信交會與溝通是重要且必要的。

▲ 防燙拿鍋網布(魯凱語:Sapele,排灣語:Sapele)。小杵臼(魯凱語:Lulungu,排灣語:Valranga)|用來搗碎花生和芝麻,搭配南瓜和地瓜食用。杯子(魯凱語:Karuthaili,排灣語:Lrangale)|單杯為日常使用,雙杯常為儀式使用。取水葫蘆(魯凱語:Taliwru,排灣語:Lui)。木匙(魯凱語:Kidringi,排灣語:Kizing)。木碗(魯凱語:Thalange,排灣語:Lringada)|尺寸夠大的碗也可以作為嬰兒澡盆。背包刀(魯凱語:Bakale,排灣語:Vakale)

另一位策展人、投入台24線道路變遷研究的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林文玲表示,自己過去就觀察到部落時常因為風災而交通受阻、形成孤島,來到中研院後便開始道路研究計畫。「我們看到的是貿易之路,但這是百年前就存在的道路;它將過去與現在的時間連接再一起。」對於曾參與這段歷史的人,或是單純來欣賞展覽的人來說,這條貿易之路的樣貌或許不同,但盼望這場展覽提供更多刺激,促進每個人心中有更不同的想像。

事實上,有達努瑪克的族人來參觀這場,並對這條祖先也曾參與其中的貿易路徑感到好奇、驚訝,並著手從自己部落為出發研究這段歷史,期待能應用在自己所任職的原住民族實驗學校教學。而現任霧台鄉鄉長Dralrausu Pacekele(巴正義)則盼望未來能延續貿易之路的概念,以「信仰」為核心來追尋「宣教之路」。

▲ 大竹籩(魯凱語:Balraku,排灣語:Takaze)|小米去殼工具,也可以承裝熟食。小竹籩(魯凱語:Vucukulu,排灣語:Vucukulu)。高腳寬口淺盤(魯凱語:大Kadapare,小Taemere,排灣語:Kadapare)|承裝食物容器,男子若以此盛裝熟食去拜訪心儀女子,會被認為有誠意。
▲ 竹製有蓋寶盒(魯凱語:大Salese,小Saesalese,排灣語:大Salese,小Saesalese)|用來收藏重要的器物。嬰兒搖籃(魯凱語:Niwku,排灣語:Niw)|嬰兒睡房。家人會為第一個新生兒製作,並傳承給弟弟、妹妹們繼續使用。

原住民族遭受歧視的問題仍在校園、職場和網路世界不斷發生,文化工作者如何看待這種不同族群間的不理解、甚至偏見或歧視現象?

Peresang Sukinarhimi認為重點在於「是否願意聆聽」,並且「不是只為成就自己」的態度,也就是會在意自己以外的他者。她點出,大的現象取決於小的想法,因此要面對的其實不是大群體,而是更根本的,也就是一個人的心態與觀念;唯有暸解和掌握根本性問題,才能有效減少歧視事件。

但她也相信,每個人有自己的想法,並不是全體一致才是和諧。「大自然裡有這麼多不同性質的事物,卻可以和諧相處。」她認為或許可以多想想、多看看造物者所創造的世界、甚至宇宙,是如何讓這麼多異質的事物,在同個時空存在,並按照各自的軌道前行。

林文玲坦言自己屆臨退休,所重視的不再是單純研究和發表,而是研究對象本身的主體性與主動性,以及自己所做的是可以多少人產生較友善影響。她也強調,每個都有自己的價值觀,吸收哪些想法、做出哪些判斷,其實是很複雜的過程,自己能做的是透過類似展覽等形式,搭建一個更舒服、包容的平台,讓人們可以接近並願意傾聽、交流想法。


專題攝影|林婉婷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