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番俗六考〉中,西拉雅族的食衣住行

 編 按 

2024年是台南建城400年,本期特別企畫特別聚焦當地原住民西拉雅族,透過前人的記述與今人對身分認同的探討,不僅考古,也進一步認識台灣的多元樣貌。

◎許惠玟(台灣文學館研究員)

黃叔璥是首位巡台御史,在朱一貴事件後來到台灣,於1722到1724年間巡行各地,期間留下了《台海使槎錄》。《台海使槎錄》記有〈番俗六考〉三卷及〈番俗雜記〉一卷,對於當時的原住民族留下了一些紀錄。相較於許多宦遊文人「獵奇式」的書寫方式,他的用詞與觀點相對公正持平。

黃叔璥的〈番俗六考〉將原住民分成「北路諸羅番」和「南路鳳山番」兩部分,「北路諸羅番」分成10群,「南路鳳山番」分成3群,總共13群。「六考」則是針對這13群原住民的「居處」「飲食」「衣飾」「婚嫁」「喪葬」「器用」分別加以介紹。

本文簡介〈番俗六考〉卷一中關於「西拉雅族」的記載,也就是所謂「北路諸羅番一:新港目加溜灣一名灣裏蕭壟麻豆卓猴」,分別為「新港社」「目加溜灣社(一名灣裏)」「蕭壟社」「麻豆社」「卓猴社」,擇其中的「食衣住行」進行說明,作為台南文化的起始溯源。

黃叔璥關於西拉雅族飲食方面的書寫,主要分成兩部分:一是食與飲的種類,一是取得食物的方法。

食與飲的種類又分為飯與酒:

飯凡二種:一占米煮食,一篾筒貯糯米,置釜上蒸熟,手團食,日三飧,出則裹腰間。

飯的處理有兩種,一煮一蒸,方法不同:用占米煮食,以及把糯米塞在竹篾筒中蒸熟,作成飯糰。一天三餐,外出的時候會將飯糰掛在腰間,好方便取食。

酒凡二種:一舂秫米使碎,嚼米為曲,置地上,隔夜發氣,拌和藏甕中,數日發變,其味甘酸,曰姑待。婚娶、築舍、捕鹿,出此酒,沃以水,群坐地上,用木瓢或椰碗汲飲之;酒酣歌舞,夜深乃散。一將糯米蒸熟,拌曲,入篾籃,置甕口,津液下滴,藏久,色味香美;遇貴客始出以待,敬客必先嘗而後進。

酒的做法也有兩種,一種是「姑待酒」,適合婚娶、蓋房子、捕鹿等日常歡慶場合飲用,做法簡單,把秫米舂碎,放到口中嚼,使它發酵,放入甕中,經過數天後,味道變為甘酸,就可取出,用木瓢或椰碗飲用。另外一種做工較為繁複,需要將糯米蒸熟,拌麴,裝入竹篾作成的籃子中,再置於甕口,讓發酵後的液體往下滴,時間一久,色香味美,這種酒主要是用來招待貴客的。

西拉雅族取得食物的方法分成捕魚及捕鹿:黃叔璥提到捕魚的兩種方式,一是站在岸上「用三叉鏢射之」,另一是站在水裡「手網取之」,另一位巡台御史六十七在他的〈番社采風圖〉有一幅「捕魚」,正好跟上段文字呼應,描繪的是西拉雅族中目加溜灣、哆咯嘓等社的兩種捕魚方式。

捕鹿名曰出草,或鏢、或箭,帶犬追尋。獲鹿即剝割,群聚而飲。臟腑醃藏甕中,名曰膏蚌鮭;餘肉交通事貿易納餉。

捕鹿又名「出草」,使用鏢、箭等武器,利用犬隻搜尋,一旦捕獲就立刻剝皮割肉,聚眾飲酒,所喝的就是前面提到的「姑待酒」。處理完的鹿,將內臟等醃製在甕中,叫「膏蚌鮭」,剩餘的鹿肉則用以貿易或繳稅。

凡捕魚,於水清處見魚發發,用三叉鏢射之,或手網取之。小魚熟食;大則醃食,不剖魚腹,就魚口納鹽,藏甕中,俟年餘,生食之。(圖片來源:中研院史語所)

關於西拉雅族衣飾的書寫,黃叔璥則分成了衣服與飾品。

衣黑白不等,俱短至臍,名籠仔。用布二幅,縫其半於背,左右及腋而止;餘尺許垂肩及臂,無袖。披其襟衣長至足者,名。暑則圍二幅半烏布,寒則披。

近亦有仿漢人衣褌者。番婦衣短至腰,或織茜毛於領,或緣以他色。腰下圍幅布,旁無襞積為桶裙。膝以下用烏布十餘重,堅束其腓至踝。

衣著方面,顏色有黑有白,有冬衣有夏衣。上衣長度到肚臍,名「籠仔」。是用兩幅布,縫一半在背上,縫到左右邊腋下,剩餘大概一尺左右的布就垂到肩膀和手臂,沒有袖子。夏天就圍兩幅半的黑布。冬天則改為披「」,這是長度到腳的襟衣。下半身穿著沒有褶皺的「桶裙」,小腿上則用十幾重的黑布層層纏住。黃叔璥當時的西拉雅族,應該已經受到一定程度的漢化,裡面就提到女性服飾上開始「仿漢人衣褌」,在原本黑色或白色的服色上增加花樣,有的是在領子上縫上茜毛,有的則在邊緣點綴其他花色。

飾品方面,戴在頭上的叫「沙其落」。也佩戴瑪瑙珠,他們稱瑪瑙珠為「卑那苓」。脖子上會戴上銀錢、戒指、螺貝及紅毛錢等飾品,這些纏繞好幾圈的頸飾,被稱為「夏落」。除此之外,手臂上、手腕上也會佩戴東洋鐲、銅起花鐲、瑪瑙等,這種手圈被則稱為「龜老」。現存於「國家文化記憶庫」的這張照片(上圖),中間幾人身上的衣飾,與黃叔璥的紀錄大致相符。

西拉雅族房屋橫梁材質是竹木,四面為竹牆,上面蓋上茅草。中間有大梁柱支撐,形狀像翻轉下的船。他們稱為「囤」。

作室名囤。先以竹木結成椽桷,編竹為牆,蓋以茅草,為兩大扇;中豎大梁,備酒豕邀請番眾,舉上兩扇,合為屋;狀如覆舟,寬二丈餘,長數丈;前後門戶疏通,夫、妻、子、女同聚一室,門兩旁上下,丹雘采色,燦然可觀。舍內地淨無塵。前廊竹木鋪設如橋,俯欄頗亦有致。鑿木板為階梯,木極堅韌,或以相思木為之;又一種木,文理樛結如檀梨狀,從內山採出,番亦不名何木,高可五、六尺。入室者拾級而入。

房高二層,鑿木板作樓梯,以供上下進出之用。門的周圍有紅色塗料裝飾,屋外設有欄杆及廊道。房屋的前後門相通,全家人共處一室生活。

頭上珠飾,名曰沙其落;瑪瑙珠,名曰卑那苓。頸掛銀錢、約指、螺貝及紅毛錢。瓔珞累累,盤繞數市,名曰夏落。臂釧,東洋鐲銅起花鐲,或穿瑪瑙為之。手圈名曰龜老。(相片來源:國家文化記憶庫)

還沒娶妻的年輕男性,被稱為「麻達」,由於擅走,有的會負責傳遞公文的工作,可謂健步如飛。

麻達走遞公文,插雉尾於首,手背繫薩豉宜,以鐵為之,狀如捲荷,長三寸許。展足鬪捷,腳掌去地尺餘,撲及其臀;沙起風飛,手鐲與薩豉宜相擊,丁當遠聞,瞬息數十里。習紅毛字者曰教冊,用鵝毛管削尖,注墨汁於筒,湛而橫書,自左而右,登記符檄、錢穀數目。暇則將鵝管插於頭上,或貯腰間。

傳遞公文的麻達,頭上會戴著雉雞尾,手背上會繫著「薩豉宜」。「薩豉宜」的作用類似腳踏車上的鈴鐺,當麻達奔跑時,手鐲跟「薩豉宜」碰撞後發出的聲響,可以在數十里外被聽見。這樣的描述跟前面提到賽跑時的樣態,多少有些誇大,但也展示了原住民男性身手矯健的一面。

黃叔璥在〈番俗六考〉一開始提到「台盡番地」,初始印象是「質勝而野」,以為當時這些原住民的文化禮節較為欠缺,顯得鄙陋。直到身歷其境,實際相處之後,發現他們其實「與中土人民無二」。由於這三卷紀錄是站在「番社不一,俗尚各殊,比而同之不可也」的立場撰寫,因此更能凸顯每個族群間的特色。每個番社之後附「番歌」,以漢字「記音」的方式留下當時原住民的語言,並附上漢字說明,是極為難得的史料,也凸顯〈番俗六考〉的重要性,在此舉〈蕭壟社種稻歌〉一觀:

呵搭其礁(同伴在此),加朱馬池唎唭麻如(及時播種)。包烏投烏達(要求降雨),符加量其斗逸(保佑好年冬)。知葉搭著礁斗逸(到冬熟後),投滿生唭僉藍(都須備祭品),被離離帶明音免單(到田間謝田神)。

延伸閱讀:【特別企畫】誰是西拉雅?──漫談身分認同的實踐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