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廣場】罪與非罪之間

社工為何成了眾矢之的?

Image by Freepik.

◎瑪發姬

針對最近的保母虐殺兒童的案件,我認為應該檢討的是凶手保母。在很多角落,或許也正在上演這樣的案件,但看到陳姓社工被冠上過失致死罪名並被上銬,我內心十分憂愁,一切都太詭譎!何時做社工會變成一種罪?變成加害人的幫凶?重點是社工並沒有親手虐殺小孩,真正動手的是保母。為何媒體的問題如此有針對性?為何網路評論都在責怪陳姓社工?

大眾可能不了解社工的工作內容。據我以及眾多社工朋友的第一線經驗所知,社工第一次訪視通常以建立關係為主,了解一些基本資訊,以家庭背景等簡易資訊為主;第二次訪視也不會隨便檢查兒少身體有無受虐,會先相信主要照顧者的說詞。因為,社工在做家庭工作的時候,建立關係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會談時必須小心用詞,兩、三次訪視不太可能完全了解案家或制定合適的處遇計畫。社工蒐集的資訊其實很多,來自共案網絡單位、自己訪視、主要照顧者或委監者等,這些資訊可能影響對孩子身心照顧的判斷。

我必須強調,沒有一個社工,甚至沒有一個助人者的初心,是為了成為殺人幫凶而選擇這個職業。就像此案中的陳姓社工,她的自責和難過誰又明白?大家卻只是一味批判,在沒有相關物證完全顯露前,一再傷害這個對助人工作滿懷熱忱的年輕人。

想做社工的人,本著愛心、服務或回饋的精神服務需要幫助的人群。社工薪水並不優渥,但只要家庭出事,都會牽扯到社工,不分年齡層和議題,社工都需要介入處理。

希望司法能給予這個受虐的孩子公道,也盼望大眾能夠理性判斷。預防凶殺案和責任通報不只是社工的責任,而是我們每一個人。察覺到不對勁時,可以通報相關單位,或可避免憾事發生。別讓對社工有熱忱的人灰心,社會仍需要社工的專業與服務。(作者為社工、教會青年)

您對教會或社會有什麼看法?歡迎站在信仰角度回應,也歡迎回應本報的文章與新聞。文長勿超過650字。本報有刪改權,恕不退稿。公報廣場文章不代表本報立場。來稿可用筆名發表,但須註明真實姓名、聯絡電話與地址。若投稿兩個月內未通知採用與否,請另行處理或改投他報。投稿請多利用email:write@pctpress.org;傳真:06-237-8882。請勿一稿多投。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