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廣場】需要的根本

Image by Freepik.

◎賴允亮

近日看到一則有關日本機器人LOVOT報導,它是一款什麼都不會做的機器人,卻在2019年獲得「最佳機器人獎」。它的外殼溫度設定在攝氏37至39度,彷彿就是一個生命體。它會在環境中移動、識別主人,然後要求抱抱,並且隨著主人的擁抱而發出咕咕聲,或是眨眼、半闔著眼睛彷彿要睡著一般。這就是它唯一的功能──陪伴並傳播愛。

這款機器人的開發者表示,許多科技的產生都是為了提高生產力,卻忽略了人最根本的需求,使得科技可能變得冰冷。而這款機器人看似沒有直接提高生產力,卻帶給人幸福的感覺。

這讓我想到在門診中,曾有一位年僅二十出頭歲的年輕人說:「醫師可以不要只跟我說治療方式嗎?我希望能夠聽到一些鼓勵安慰的話,而不是只一直告訴我該如何治療。」

也有已經在門診追蹤十幾年的熟識病人,在醫學上已經是屬於無疾病(disease-free)的階段,但是仍每個月一次從南部搭火車來台北看診。有一次他說:「其實我就是想來聊天,看看大家好不好。」更特別的是,也有病人已經過世,但是他的家人或孩子仍會與我們醫療團隊保持聯絡,甚至在特別的假日來看看我們。

醫療的發展,不只是為了提高存活率和治癒率,也應該增進人的幸福感、和滿足需要被安慰的需求。醫療的目的,不只是身體上的醫治,還有心靈上的關懷。醫療的對象,不只是病人,還有家屬。因為醫師除了擁有可以開處方和進行手術的手,醫師也可以讓那雙手成為握著病人、拍拍肩膀、給予安慰有溫度的手。

「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並天使的話語,卻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般。我若有先知講道之能,也明白各樣的奧祕……卻沒有愛,我就算不得什麼。」(哥林多前書13章1~2節)(作者為馬偕紀念醫院主治醫師)。

您對教會或社會有什麼看法?歡迎站在信仰角度回應,也歡迎回應本報的文章與新聞。文長勿超過650字。本報有刪改權,恕不退稿。公報廣場文章不代表本報立場。來稿可用筆名發表,但須註明真實姓名、聯絡電話與地址。若投稿兩個月內未通知採用與否,請另行處理或改投他報。投稿請多利用email:write@pctpress.org;傳真:06-237-8882。請勿一稿多投。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