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口無遮欄】除了炫技,還要回歸本質──台灣公民新聞的未來10年

管中祥(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

有機會參加一場座談討論「台灣公民新聞的未來10年」,這是有點難,卻又「簡單」的題目。一方面,時局、科技變化快速,公民新聞該如何發展其實很難預料,但新聞就是新聞,無論時勢、技術如何改變,「公民新聞」的本質也不該有太大的改變。

傳播科技大大提升民眾的媒體近用能力,1990年代末,公民新聞逐漸興起,強調報導權不再是專業、專職的媒體機構或個人,而是將傳播權、報導權回歸素人,在公民非以記者為本職的情況下,扮演報導者角色,從公民角度監督權力者,促成公共討論,這也是民主社會的基本價值。

雖然「公民新聞」的發展只有10多年,不過,現代人的媒體能力也和以往不同,不僅網路使用越來越普遍,新世代從中小學開始,便接觸媒體識讀課程,並且擁有簡單的網頁經營、影音製作、多媒體製作的能力,「報導」對年輕世代並不是太困難的事。

也因此,未來的「公民新聞」將不再只是單純文字或影像報導,而會透過網路等多媒體形式或界面進行,不論是傳布或吸睛能力上,都比現在更能引起注目,每則新聞都有機會依其屬性、閱聽眾而有不同變化與展現。

另一方面,網路的協作特質也得到更大的發揮,雲端空間、協作平台、社群媒體的功能將會更強大,這種跨越平台、空間的特性亦會讓公民新聞更容易朝向協作化、協力化的發展,新聞的呈現、視角、面向、深度更為多樣與層次,公民新聞更加立體化。

當然,不只是公民間的新聞協助,公民也會和主流及另類媒體有更多協力關係,一方面基於主流或另類媒體有其定位及資源限制,需要更多「補充」資訊,另方面,也會因「氣味相投」各自展開不同合作,甚至成為主體,而這樣的情況會隨著媒體投入資源越少、新聞工作越怠惰而越普遍。

然而,即使公民新聞再怎麼千變萬化,我們也不能忽略新聞的本質,如果公民新聞越來越瑣碎化、個人化、道德主義,那麼也就難以展現新聞該有的社會性、公共性、反思性與對話性特質。事實上,「新聞」並不是個人日記,也不單是溫馨感人的小品,若以「第四權」的角度觀之,更需要透過公共事務的呈現以監督權力者,或者促成公共討論,否則形式再怎麼千變萬化或多采多姿,也只是另一種滿足感官的炫技。

即使如此,也不代表未來的(網路)平台一定通行無阻,別忘了,網際網路並非全然中立,依然存在各樣的壟斷及過濾的可能,不論是資本、政府、文化、階級一旦成了壟斷力量,公民或公民新聞未必就能發聲。如何建制、維護自主並多樣的公民新聞平台,恐怕也是思考「台灣公民新聞的未來10年」不能忽略的課題。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