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賴佳華】7月5日到7日,由排灣中會青年事工部主辦第3屆青年大會在文樂教會舉行,一進到會場,100多個學員從國中到社青都有。今年的主題是「Ti ma Ken?我是誰?」
第1天專講「我的教會:長老教會改革中」,邀請七星中會古亭教會牧師陳思豪主講。陳思豪牧師深入淺出介紹台灣長老教會,很清晰批判地說了長老教會的特色,要青年們不要羨慕別人的教會,再次重申長老教會是7-11不是Costco,要在地的陪伴看見在地的需要。也犀利點出了長老教會目前的危機,如教育的荒廢:選舉長執變成是有能力資源的人,而不再是敬虔的人。聖靈的教導和解釋混亂:迷失在量的成長,教會應該注重的是質,一個人的生命品質的改變才是重要的。也提到語言傳承的後遺症,關於這點我真的很多反思,我們說要語言傳承,但只有主日禮拜才用母語,我們的青年、主日學甚至是團契都是用華語,這樣的模式培養出來的年輕人,有可能進入到主日崇拜聽族語嗎?是不是很有可能就轉而進入國語禮拜堂聚會了?
教會存在的意義是:成為試吃品。我們傳福音的迷失,以為是要傳給陌生人,其實不是,是要傳給聽得懂上帝的人。怎麼傳?實在的生活。活出基督的樣式,看見別人的需要,不計回報的幫忙,教會註定會吃虧會被消耗,但也會因為分享愛和共同承擔別人的苦,會讓別人想要變得跟你一樣也成為基督徒。這讓我再次提醒自己傳道人的身份,雖然我仍在適應,我們就是榜樣,若是連我們都無法實在的生活,這福音怎麼傳?我們還對得起自己的呼召嗎?生活不是人前人後不一樣,生活是用來榮耀神的做見證的,是對自己和上帝負責。
晚上的部落之夜,在文樂的聚會所,吉他聲隨著雨後的風輕輕地送,沒有五光十色的絢麗舞台,單純在部落聽部落裡的好聲音,聽自己族人的聲音。文樂青年會的小夥子們,當主持人問他們參與青年會的感受,他們說:「部落人做部落事,沒有人是局外人。」
第2天在專講「我的信仰實踐:基督徒社會參與」,由西美中會傳道師、原運工作者以撒克・阿復擔任講師。不管是在都原或是部落,要先有認同,自我價值感的認同,想到自己既使從幼稚園就在平地就讀,不斷的補助、外表被提醒自己是原住民,想要說服自己跟漢人同學一樣,我內心自負又自卑的感受,到十八歲之前困惑著我,一直到大學才真正開始認識自己,開始有機會閱讀原住民文學,關心社會議題,這樣對自己認識內心的激動,是驅使我進入神學院的初衷之一。
但進入神學院之後,卻發現實際狀況是,面對不公義,曾經在第一線為正義努力的大人們,要我們沉默。他們那一代在街頭的故事,彷彿成了黑白照片,與我們無關,除了控訴之外,看著滿場不到二十歲的青年,我更想知道,現在的我們能做些什麼努力?上一代丟掉的,我們怎麼透過信仰再找回來?
我們總說漢人歧視,會不會更多的是我們對自己沒有自信,我們自己自卑的心理反應?信仰有沒有辦法成為出口?讓我們能夠有自信地去與別人對視進而對話,讓歧視變成瞭解。總有種感慨,青年一旦離開部落後,就離開教會,迷失在「忙、盲、茫」的生活。
第3天專講「我的信仰反思:青少年信仰面面觀」請到高雄原住民大專學生中心牧師里安・達那比瑪演講。里安牧師試圖把守護部落的勇士和基督教會的精兵融合,「信仰生活化,生活信仰化」,而這個提供青年很好的提醒,要遠離外在的誘惑、努力的充實自我、尋根、回饋部落。
大會設計5種工作坊:李宇平傳道師「我的靈恩之旅」、Umav Ispalakan「我們的網路時代」、馬郁芳「畫出回家的路」、鄭君平牧師「GP談性別」與曾參與普世營會與事工的青年帶領「普世教我的事」等。在我選擇靈恩、性別議題的工作坊,2位講師都用開放的態度,不給予標準答案,而是希望能透過經驗所產生的問題,反思。青年小組分享讓人感動,透過不斷的思考和找尋答案,建立認同和價值感。改革教會進而改革社會,一開始長老會的主張,3天的專題都提出一個很重要的呼籲,就是回應、行動。反省思考後要帶出行動,回到生活中去實踐。
回到開會禮拜時竹嫵・法之山牧師用母語談到:Ti是、ma成為(從過去、現在、未來)、Ken我。是啊,我是誰?蘊含從以前到現在我對自己生命的找尋、認同;這樣的自己更是包含對未來的想像、形塑,我可以成為怎樣的我?我是誰,是一個生命狀態持續的過程。
想起仍在外面徘徊找尋不到自己的青年,部落、教會在等著你回來,回家吧,孩子,外面的生活是無限空虛的循環,最後並不會讓你獲得什麼,你可以擁有不一樣的生活方式,一個讓你感覺到自己價值感的地方,愛上帝、愛自己。(作者為長老教會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