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傳統知識與基督教的對話:「小米方舟」在B’bu

文圖/林益仁(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所長)

3月間,克里斯滕森基金會(The Christensen Fund)的友人Kyra跟Kate來訪,這是曾經支持我們籌辦「2016國際生態農夫結盟會議」的國際文化與生物多樣性保育組織。在泰雅族夥伴的同意下,我帶她們參與了難得的泰雅族播種祭儀Sma’tu。在尖石新光部落,大概山櫻花開的時節,就是小米播種的時刻。

部落耆老阿棟牧師告訴我,主祭者Tali老爹在祝禱時說,小米落入土中,就如埋葬一般,他懇求陽光的溫暖及雨露的滋潤,讓小米重新得著力量,獲得新生。就像聖經所記,一粒小米,若不落在土裡死了,就無法長出更多的子粒。泰雅族的小米播種祭,時間上接近復活節期。在傳統祭儀中,耆老藉此與基督信仰對話,特別的是Tali老爹帶進陽光與雨露的元素,讓原民生態智慧與聖經的創造教理彼此互惠。

不同於現代科學實驗室與種子庫的保育,原住民是透過實際的播種過程來保存完整的小米知識與文化。在過程中,不只是品種,更包括了儀式、語言、勞動、合作及共食的習慣來傳遞知識。這種照顧模式不只透過科技,更連結社會關係與實際的物質實踐及精神意涵。這種整全(holistic)的自然與文化地景的食物生產模式,讓國外友人驚豔不已,當然更讓我持續學習。

播種完小米,眾人回到家屋,族人繼續講述小米的知識與故事。具備深厚泰雅生態知識的Ino開始介紹不同小米品種、名稱以及用途,更有趣的是,他指出小米並非單獨種在田間,其他穀類與不同的豆子也跟小米一起雜種。這是真正的小米田,它構成了泰雅家戶的全面需要,因為日常不僅需要主食,還需要提供豐富蛋白質的豆類與玉米等副食品。

田埔耆老Pagung告訴我,根據傳說以前小米非常稀少,需要小心保護。有一晚,守護的人在小米田聽到聲響,以為是小偷來犯。但聲音是來自地底下,後來才發現是地瓜的根系在延伸所發出的聲響。不僅如此,根系的延伸創造了地土的縫隙與空間,讓小米得以往上竄出新芽。地瓜幫助小米的成長,聽在我的耳中,成了動人的生態共生故事。生態網的基本概念,早在原住民文化中透過故事口耳相傳了!

國外友人更進一步回饋說,太平洋島嶼的原住民傳說中碗豆、玉米及樹薯是三姊妹,樹薯在地底下鬆土,玉米得以垂直往上長,而豌豆則可以在玉米莖上盤旋而上,彼此互相依賴共生。雜種習俗的生態意義不言可喻,但是當代的綠色革命採取單一物種的大規模種植,卻違反此一微妙的大自然平衡。幸運的是,原住民的傳統農業文化替我們保存了此一古老的自然智慧。

● 復育展現再生力量與立約精神

在參加Tali家族的小米祭後,我帶Kyra和Kate繼續走到田埔部落,這是台灣難得的蕃茄鄉,台北第一果菜市場的黑柿蕃茄有一半是在這裡生產。但是,這次的重點是小米。Kyra在克里斯滕森基金會負責全球性的生物─文化地景的保育推動工作,我們到田埔拜訪婦女耆老Pagung,因為她正與尖石後山部落以及北醫團隊推動一個稱為「小米方舟」(Millet Ark)的計畫。

「小米方舟」不只是一個種子保存計畫,它更是活化食物地景的地方創生自主行動。2012年,我邀請Pagung與鎮西堡的Atung牧師跟我去不丹參加一個由十個國家的生態農夫共同思考如何面對氣候變遷的走動式工作坊。在那裡,Pagung受到在祕魯馬鈴薯公園的原住民部落復育馬鈴薯經驗的激勵,於是我們開始夢想著尖石後山是否能成為認識泰雅族傳統作物知識的基地。這裡沒有一艘真正的船,但卻逐漸擴展了一片以小米復育地景為主的方舟意象。方舟,取了聖經中挪亞的故事,預示了一種再生的力量,以及立約的精神。這個約,是天、地、人的和好,彩虹是重要的記號。

小米,正是這些傳統作物中的旗艦物種。

Pagung的做法是透過組織婦女及老人。從農試所提供的40多種過去分布在泰雅流域的品種及尖石後山的地區性品種,找地耕作。第一年,大多數的人都在觀望,揣測她的動機。慢慢地,老人開始靠近小米田跟Pagung聊天,分享她們童年的小米記憶以及相關的知識。或許是來自傳統文化的親切呼召,接下來她們就主動義務地參與了除草與間拔的工作。

更驚人的是,婦女開始分享一些私房的種子跟Pagung交流,有趣的事於是開始在田埔的小米地景上發生,種植小米的地從原先的一塊,變成現在的6塊。今年,田埔的小米祭有超過20位老中青婦女參與其中,成為一個沒有國家資源挹注的可觀在地團隊。她們循著傳統,不徇私彼此交換種子,分享經驗,我甚至發現Tali老爹家的小米品種也出現在田埔的小米田。

去年,Pagung代表北醫「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的團隊去了祕魯的馬鈴薯公園(Potato Park)一趟,這是國際上原住民參與保種貢獻的顯著個案,也是聯合國指定的世界文化遺產。跟泰雅一樣,她們透過維護食物地景的種植方式,替全世界保存幾千種的馬鈴薯。我們也夢想著,是否尖石後山可以替台灣保存小米的不同品種,這是小米方舟計畫的由來。

● 小米活出部落族人共同記憶

Pagung所組織的小米田,不是她自己的,而是屬於部落共有的文化資產,這裡有部落族人共同的記憶、生活與文化。5月初,她帶我與北醫的學生進入她的小米穀倉,它簡直就是一個故事屋,裡面不僅陳列了不同的種子,還有她在泰雅文化知識的保存工作過程中滿滿的人生故事。這裡有她從祕魯帶回來的玉米種子,在台灣這塊土地長出來的新生代種子,原住民的分享跨越國界。還有,不同的小米品種,上面寫著泰雅族的名稱。其實,同一種品種在不同的原住民部落,還是有不同的名稱與使用記憶。生物與文化多樣性的加乘效果實在很驚人。

我們身處其中,品嚐著清甜的小米粥,感受小米產地的滋味。在這裡,除了故事以外,就是一個食物生態的圖書館,這個圖書館有許多的「書」,特別的是這些書的內容是透過地景來展示,必須要有心人,用慧眼來辨識才行。當我們師生走在田埂間聽Pagung解說時,彷彿可以感受到不同小米的在地知識正開始從周遭的經濟作物中一一掙脫出來,兩者都是當代泰雅人所需,一個是為日常生計,另一個則是重要的文化認同底蘊。田埔,是許多觀光客去司馬庫斯的過站,通常僅是呼嘯而過,這裡沒有雄偉的神木與漂亮的民宿,卻有傳統泰雅知識的寶庫,她就安靜地在觀光的過路之中。Kyra、Kate、我與學生深感榮幸,可以進入這樣的寶庫。更重要的是,泰雅耆老們的帶路與指點。

Pagung是其中關鍵人物之一,力圖活出泰雅小米的文化與知識,是她這幾年的心願。逐漸成長的小米栽種地景,加上Pagung與部落族人建造的小米穀倉,結合在基督教「方舟」的信仰異象之上,為學術界流行的後殖民論述提供一些新的角度。那些濃厚複雜的族群變遷故事正是透過小米的消逝與再生,透過Pagung的生命故事娓娓道來。我在穀倉中看到學生走動的鞋與Pagung辛苦搜集的小米粒罐並排時,心中突然產生一種莫名的感動。是的,文化的復振不是透過華麗計畫文字做成的,更重要的是一步一步紮實地走出來。我與學生在尖石後山見證這個過程,並且榮幸地參與其中。
前陣子,我看到朋友臉書上的「方舟」啟示,它說:

1.不要誤點,趕不上船出發的時間。
2.記得,我們都在同一條船上。
3.提前計畫,記得挪亞建照方舟時還沒下雨。
4.保持健康,說不定你600歲的時候,有人會找你做一件很大的事,就像挪亞一樣。
5.不要人云亦云,只要盯緊你需要完成的事。
6.凡事往高處想。
7.為了安全,結伴同行。
8.速度不一定是最重要的,因為蝸牛與花豹都同在一艘船上。
9.當你感到有壓力時,稍微讓自己可以漂流一下。
10.記得,挪亞方舟是業餘人蓋的,鐵達尼號才是專家蓋的。
11.不管風雨多大,只要與神同行,彩虹總是在望。

我在尖石後山的小米方舟行動,明確地看到這些啟示。這個行動的主力是婦女與老人,他們不是所謂的專家與有力人士。他們正在做的事,很多人並不看在眼裡。然而,他們憑藉著信心,不受影響地集體行動,不輕看微弱的力量,不急躁地以一步一腳印的方式營造共同體。他們的保種行動,視野是超然的,不是只看到自己,也沒有非得如何不可,是抱著盼望前行的。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