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眺望】我們的故事,可能也是別人的故事

(攝影/林宜瑩)

盧恩萱(NEAAC書記)

有幸參與由普世夥伴主辦的台灣普世論壇(TEF),本屆論壇特別於會前舉辦青年會前會,希望青年以基督信仰為根基,省思台灣及亞太地區面對轉型正義之路能有什麼作為與回應,而大會也安排論壇的第一場座談由青年主領,針對公義與和平,率先向與會者提出屬於青年的觀點。

青年座談顯示TEF對年輕世代的關注,然而,我們仍須思考教會給予青年鼓勵,是否真的等同重視青年的聲音。除了肯定與讚賞年輕人的想法,TEF能否邀請青年進入執行小組與聆聽洞察小組?當TEF強調青年的恩賜與聲音,肯定其貢獻並希望栽培時,我認為應賦予更多青年參與的機會。

大型會議舉辦時間,往往限制了因學業或工作無法持續委身普世事工的年輕人。教會除了栽培牧者與神學生投入普世工作外,也須正視如何將該事工擴及更多年輕的平信徒,如此,「青年的聲音」才更具備多元性。

TEF緊扣台灣民主歷程及當今國際處境,於九合一大選後再次剖析國家現況,確實富含意義。然而,當台灣走在追求主權獨立的路上,不只要強調民主受難與獨立困境,更應賦予國家更寬廣的詮釋;建立的性別里程碑、原住民自決、青年對社會的參與及覺醒,皆豐富台灣的國家內涵。事實上,台灣年輕世代感受最深刻的危機不只是純粹的台獨議題。舉凡國內勞資不平等、性別多元、貧富差距等,都殊途同歸地和台灣受到中國種種政治壓迫一般,是在一條公義和平之路面臨掙扎,並匍匐前進。

過去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與許多民主前輩共同行走在社會運動的道路上,但如今面對執政黨的缺失卻鮮少批判。青年希望的是,教會面對這些與弱勢直接相關的困境時,有勇氣繼續提出先知性的警醒,正如同TEF上提出的普世青年宣言,「我們挑戰教會,包含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在青年激進地對於遭受種族、宗教、社經、性傾向與性別歧視的族群委身認同時,能針對青年的先知性聲音來聆聽與行動。」

帝國的霸權在各處壓迫弱勢者,走在這條公義與和平之路,應思考如何將台灣經驗帶給國外,更因著苦難能共享。我們的故事,可能也是別人的故事。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